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走进安阳 >> 印象安阳 >> 浏览安阳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古文化遗址

2013/10/21 17:58:43 点击数: 【字体:

  洹河,古称洹水,又名安阳河,是安阳境内一条古老而重要的河流,文献早有记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戊子贞,其烄于洹水泉”①的字句。而最早见于史籍,则在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成公十七年》载:“声伯梦涉洹”,《战国策•赵策》:“苏秦说赵肃侯,令天下之将相盟于洹水之上”。

  洹河,全长 160公里,流经林州市、安阳市区、安阳县,至内黄县范阳口注入卫河。流域面积1953平方公里,年均迳流量2.65亿立方米,河床最大流量每秒1100立方米,为常年河。亿万斯年,奔腾不息,孕育了安阳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浇灌着安阳大片丰腴富饶的土地,哺育着安阳人民成长。洹河,与安阳人民休戚相关,很有研究的必要。

  洹河溯源

  洹河源于何处?历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说法有三:(一)源于山西省泫氏县(今高平县)、 长子县说。郦道元《水经注》讲:“洹水出上党泫氏县。 水出洹山, 山在长子县也”②。 (二)林县说。在《后汉书•林虑(今林州市)》条下晋徐广作注说:“洹水所出, 苏秦会诸侯盟处”③。新版《辞海》亦讲:“洹水, 源出林县隆虑山(即林虑山)”④:(三)源于山西省黎城县说。 1982年11月重印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86年3月版《辞源》均讲:“洹水,源出山西黎城县”。

  上述三种说法, 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的说法影响最大,安阳的旧府、县志,多沿用此说。然而,对郦注的说法,人们很早就提出了疑问,或作了否定。《魏书》讲“林虑,有陵阳河,东流为洹”⑤。清光绪八年(1882年)山西《长子县志》云:“案洹水出林虑山(在今河南林州市),东流入淇, 去长子甚远, 郦注未核”。《重修林县志》载:“在县北者有洹水:出县北隆虑山下(《旧志》引《水经》谓源出上党泫氏县,伏流至隆虑复出者误)”⑥ 。新编《林县志》说:“洹水发源于林县县北林虑山下⑦。”

  洹河的源头到底在哪儿?今天,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弄清洹河的源头所在,安阳市地名办公室于1986年10月21日和11月5日,组织安阳县、林县、安阳市郊区地名办公室的同志,在安阳市水利局的配合下,两次赴山西、林县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又于同年12月9日,邀请河南省地质一队工程师刘振江,安阳市水利局总工程师丘培佳、万金渠管理处工程师白雪村、林县水利局工程师林广栓等同志,就洹河发源地问题专门进行了学术讨论。经过充分论证,得出结论   :洹 河,发源于林县林虑山。这是因为:

  (一)从地表上看,在山西省高平县(古缘称泫氏县)、长子县,未发现行为四走向的古河床痕迹;河南省林县与山西省交界处,有南北走向的太行山阻隔,洹河不可能由西向东穿山而过;且高平县地势北高南低,该县境内河流——丹河与沁河均由北向南流注入黄河。长子县、黎城县境内诸河流,则属浊漳河水系,均注入漳河。从地表情况分析看,山西境内的高平县、长子县和黎城县不可能是洹河的发源地。  

  (二)从地质构造上看,林县境内的地质构造形态, 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太行山本身就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大背斜。林县恰在该背斜东翼,而山西省高平县、长子县、黎城县,均在该背斜西翼。此背斜轴部岩性,均为古老的变质岩系,隔水性能良好,在林县和长子诸县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挡水墙,山西高平、长子等县的地表水翻越太行山而进入林县,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从实地考察和卫星照片上看,均未发现太行山上有东西走向的古河床沉积物。这说明第四纪以后,太行山以西的地表水,没有进入过林县盆地。

  (四)据在考察中访问的长子县地名办公室李裕民讲:“在长子县境内进行地名普查时,没有发现有洹山,亦无带洹字的地名”。另据高平县地名办公室魏清河说,他们县亦无洹字的地名存在。上述两县地名办公室在编写本县地名辞条时, 均未记载“洹山”、“洹水”辞条。

  以上所述证明:洹河确实发源于林县林虑山。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讲“洹水出上党泫氏县。水出洹山,山在长子县”,与事实不符,是错误的。  

  《水经注》系郦道元在公元六世纪初期,为桑钦所撰《水经》作注的一部著作。据载,桑钦所写的经文,仅记载了我国水道137条。内容比较简单。而郦道元所写的注文,记载的水道却有1252条,“对于每一条水道都多方印证”,从总体上讲,是科学可信的。但也有疏漏之处。王国维在校聚珍本《水经注》之后,就“感到颇有漏略未尽处”⑧,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校勘。郦道元关于洹河源头的记载,何以失实呢?现场调查时高平县群众介绍说,该县有一条河流,今称丹河,古时称“泫水”,“泫”与“洹”语音相近,郦道元可能把“泫水”误认为“洹水”。故谓“洹水出上党泫氏县”。之后,代代相因,遂延误至今。

  古文化的载体、殷都的屏障

  实地考察发现,洹河有黄华河、陵阳河、桃源河三条主要支流。三条支流的源头,均在林虑山中山崖断层的破碎带上,沿山流下来后,黄华河、陵阳河两条支流在林县县城北陵阳村汇合。向东流至林县横水乡横水村,又有桃源河汇注。然后,继续东流,至横水乡郭家窑村,潜流地下,至安阳县善应山出露。历史上因此有洹河“逢横而入,逢善而出”之说。自善应山至彰武村段,河道处山丘地区,自然落差大,水流湍急。自彰武村下,河道处平原地区,流势渐趋平稳。至安阳县蒋村乡东部,有珠泉河注入。至麻水村东,又有汾洪河汇入。然后,蜿蜒东去,至内黄范阳口,注入卫河。洹河,在安阳市、县境内,长约110公里。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之一。古人择水而居、而都,这是一条已经为人们所公认的规律。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洹河便成了安阳古文化的载体。安阳境内的古文化遗址有20余处,大部分分布在洹河沿岸。据著名甲骨文学家胡厚宣讲,在洹河两岸,光三层文化遗址就有十几处。驰名中外的小南海原始洞穴、殷墟、后岗、大寒遗址,都座落在洹河岸边。

  小南海原始洞穴,位置在善应山洹水出露处附近,是1960年3月拦洹河修建小南海水库时发现的。1960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了第一次发掘,1978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探明:该遗址文化层厚6米左右。出土石器有7000余件。还有野驴、水牛、野猪、斑鹿、羚羊、猩猩、狼、驼鸟蛋等动物化石多种。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和北京周口店遗址有相似之处。由此证明:在2.5万多年前,先民就繁衍生息在洹河岸边。

  在今安阳市区高楼庄洹河岸边,发掘有晚于小南海文化的三层文化:下层,是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彩陶文化;中层,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龙山黑陶文化;上层,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小屯白陶文化,最初在这里解决了仰韶在先、龙山居中、小屯在后的三层文化历史顺序问题。

  座落在洹河南岸的殷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有确切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⑨,“商代,从盘庚至帝辛(纣),在此建都273年”(后考证为254年)⑩。盘庚所以迁都到殷,洹河是他考虑的地理因素之一。洹河对于殷都,有两个明显的作用:

  第一,造成广大的冲击平原,又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使殷地成为富庶之地。“从土壤分布来看,小屯附近属褐土”,“腐植质丰富,水分充足,宜种农作物较多,复种指数也较大” 11 。这就为殷都小屯及其附近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晚商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防御作用。“一些都城的选择,也注意到河流在防御方面的作用 12”。明初,三国时的吴国和其后的东晋、宋、齐、梁、陈诸朝之所以定鼎建康(南京),就是想借长江天险便于防御敌国入侵。

  商王宫殿区,是殷的中心。座落在洹河南岸小屯村。小屯村北、东两面,紧临洹河。村西约200米处,发现一条巨大的晚商壕沟,已探查了750米长的一段。该壕沟宽约7—12米,深约5—10米,由小屯的西南蜿蜒向东北,与洹河的弯曲部构成了一个环形防御设施。于此,洹河成了保卫殷都安全的天然屏障。  

  今天,为再现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面貌,在商王宫殿区兴建了“殷墟博物苑”。苑内,根据甲骨文资料,复原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享堂;在‘甲十二’和‘乙二十’遗址,建仿殷两层楼和大殿各一座。”三栋建筑物均为木结构、茅草顶,外有围廊、雕柱。此外的15处址均用鹅卵石铺设标志,周围点缀着十多处殷墟出土文物石人、石象、石鸟等雕塑” 13,都城面貌初见端倪。在“殷墟博物苑”的北、东两面,洹水潺潺流过,拱卫作用不减当年。

  灌溉、漕运之利

  洹河河床深且稳定,不易泛溢,冬季不封冻,水量较足富灌溉,漕运之利。

  灌溉:“甲骨文中的‘田’字作   ”,“田字中间的格子是表示田地上的疆界和沟洫” 14;“甲骨文中‘彤’字是田间的水沟,说明灌溉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15。所用灌溉之水,一则取自井水;一则可能取自洹河水。致于汲水工具,根据商代科学技术和制陶业的发展,是完全有能力解决的。

  唐咸亨三年(672年),相州刺史李景“自高平作堰,引洹水入渠”16,始建高平渠,史称万金渠。该渠自西而东流,其间依次设曲沟、流寺、盖村、孙平四道水闸。流至安阳城东,分为南、北、中三条支流。“所有该渠流域村庄,其地势足以接渠使水者”,“均援扩充水利之说,挖引渠无算” 17。

  水冶镇西有珍珠泉,泉源上涌,水珠串串,明若珠玑。后魏仆射高隆之,在该泉北侧创修广遂渠,“引珠水灌田”,由阜城附近的钓洞开口,引水东流四、五里,灌田40余顷。沿渠阜城、蒋村、姬家屯等村, 均受其惠。民国年间,主事者由珍珠泉之侧,浚导马蹄、狗刨二泉,沿水冶镇东南方向开民生渠灌田,群众称便。

  漕运:洹河的漕运,历史上曾经十分发达。清康熙年间(1662—1722),曾在万金渠首高于以下兴办漕运。“因以济运为急,规定每年三月初一日起, 五月十五日止,在此75日中,以竹络装石堵塞渠口,使大流济运” 18。至道光十年(1830年)安阳人民开始在洹河下游,建造木船,发展河运。运行船只,主要航行在今安阳市区郭家湾至内黄县楚旺140余里的河段上。向东,近可达楚旺,远则可达滑县道口镇、临清、天津等地。所运货物,出以煤、铁为大宗;入以天津之卫盐、煤油为大宗。其他杂货,籍以运者无算。

  民国12年至26年(1923—1937)的15年间,洹河的漕运达到了鼎盛时期,时有大小木船470余只,煤货运量年均达百余万吨,盐运量约为八百万斤。建立了郭家湾、安阳桥两座码头,相继有“同昌”、“同兴”、“同顺和”等8个商号在码头边经营航运商品。从事航运的人,有2500人之多。 当时豆腐营村,有80户人家,其中船户就有57家, 占71.5%。 连同安阳桥、漳涧等村的船户合并计算,船户有几百户之多。这些船家把船摆开,从郭家湾至漳涧的八、九里长的河段,不见水靣。 1957年安阳桥村老人申聚林回忆当时的情况说:“记得当时一个船上有五、 六个人,跑一次临清15天时间,除了吃用,净余钱合现在的人民币80来元。一年跑上十几次,收入总有千把块钱。”那时,群众中流传着一句话:“家有两顷田,不如一条船。”看来,经济效益显著,是人们争相从事船运业的主要原因。

  如此红火的洹河航运业,至1937年10月5日日军侵占安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大小木船大部被日军烧毁,少数幸存船也因船工四散逃难,无主人看管,顺水漂流而去,不知去向,所有依靠船运维持生活的船户,都破产了。洹河漕运,从此一蹶不振。

  洹河,带给安阳人民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北宋韩琦判相州时,对万金渠进行了疏浚。在此基础上,“置水磨30余处” 19,加工粮食,方便群众。1946年,王魁等人筹集10个股份(每股一千斤小麦),在洹河郭家湾处拦河建水磨坊,加工面粉、棉籽。1949年5月6日安阳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该磨坊。

  鉴于洹河给安阳人民带来的诸多好处, 1950年一些有识之士讲:“地理上若无洹河,历史上便不会有安阳”20 。此话,看来是有道理的。

  注:  

  ①董作宾:《殷墟文字甲编》1940年, 简称《甲》。

  ②转引自王国维《水经注校》第337页,198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③《后汉书》第3397页, 中华书局1982年8月版。

  ④1979年版《辞海》第927页。

  ⑤《魏书》第2459至2460页, 中华书局版。

  ⑥1964年5月翻印本《重修林县志》第61页。

  ⑦1985年编《林县志》第二至四卷第35~36页。

  ⑧吴泽:《<水经注校>前言》,1984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⑨⑩新版《辞海》第1532页。

  11见胡厚宣主编:《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31、132页。载1985年2月版《殷都学刊•增刊》。

  12史念海:《我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载《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1986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版。

  131987年9月7日《光明日报》第一版《安阳市兴建殷墟倚物死》。

  14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第21页。

  15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69页。

  16 17 18 民国二十二年《续安阳县志》卷三。

  19 明成化《河南总志》卷十。

  20 安阳市档案局1950年永久卷1号《河渠整理》。

  (选自:《安阳古都研究》79—87页。)

  (作者:孙晓奎)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安阳古都研究(2011-11-16)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考古揭秘:司母戊鼎是何神秘物件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