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安阳

韦——源于夏豕韦国的姓

2015/8/19 17:23:15 点击数: 【字体:


    韦wéi——源于夏豕韦国的姓
韦——源于夏豕韦国的姓

    韦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最早的一支系以国为氏,出自今河南滑县,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已经形成。据南朝宋何承天《姓苑》记载:韦姓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少康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苗裔以国为氏。相传大彭是古帝颛顼之孙,为夏代诸候;夏帝少康时,另封他一个叫元哲的孙子于豕韦(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豕韦,一作韦,与附近的己姓昆吾国、顾国都是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和东部的屏障。夏朝末年,商部落领袖汤率领军队攻夏,首先灭掉这几个诸侯国。《诗·商颂·长发》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这是说韦国和顾国已被商汤灭掉,挨到昆吾和夏桀也接续灭亡了。亡国后的韦国王族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韦氏。但是,《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皆称韦国亡于东周末代君主周赧王时,即把韦姓的形成下延至战国末期。对此,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批驳道:“春秋时自无韦国,何得至赧王也?”

    另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记载,韦姓还有三个来源:一、西汉初年,开国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丞相萧何暗中派蒯彻把韩信的儿子韩滢送往南粤(即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南越王赵佗为韩滢改姓为韦,即取韩字的半边为姓,并将他封于海滨。二、西汉时疏勒国有韦姓。疏勒国故治在今新疆喀什市,该国居民从事农业,精工艺,开采铜铁,有城郭、文字,自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起,属西域都护府。三、唐中宗李显赐其臣桓彦范为韦氏。李显之妻韦皇后曾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

    韦国灭亡后,其遗民的迁徙,据何光岳《楚源流史》说:一支从滑县北迁于东北,主要分布于今辽宁辽阳、鞍山一带,演变为室韦族;大部分人被迫与大彭退避于西方,到达今陕西岐山县东,依附于西羌;另有一支于秦、汉时南迁到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大多融入于今壮、瑶、布依、水、毛难、仡佬、仫佬、侗等族,仍姓韦,且在壮、水、布依族中为大姓;而留居中原的,成为北方大姓名族。又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韦失国后,子孙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韦伯遐二十四世孙孟,为汉楚王傅,去位,徙居鲁国邹县(今属山东);孟四世孙(应为五世孙)贤,汉丞相、扶阳节侯,又徙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自韦贤以后,京兆尹、郡(治所在今西安市西北)成为韦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官宦相继,名人辈出,唐代为极盛时期,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仍列韦氏为京兆郡八大姓之首,直到宋代以后,京兆韦氏才逐渐衰落,因此,韦氏以京兆郡为郡望。此外,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今江苏丹阳、常州及山西临汾、湖北襄阳等地均有韦氏的聚居点;唐、宋时期,韦氏还分布于今广东、四川、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一些地方。大约从清代开始,南方沿海地区的韦氏,陆续有人去海外谋生,侨居于新加坡等国。

    载入史册的韦姓名人较多,现仅择其知名度较高者予以概述。西汉时的彭城人韦孟,为楚元王傅,后又为元王子夷王、孙王戊傅,同时也是诗人,在戊参与吴楚七国之乱以前,曾作诗讽谏,后去位迁家于邹,又作《在邹诗》。韦孟五世孙韦贤,笃志好学,号称邹鲁大儒,西汉宣帝时官至丞相,封扶阳侯。韦贤之子韦玄成,继修父业,西汉元帝时官至丞相。由于父子相继为相,且皆以明经至丞相,故为世所推重,邹鲁间谚云:“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三国时,魏有书法家韦诞,京兆人,魏代宝器铭题,皆系他所书,还善辞章及制笔;吴有史学家韦昭,云阳(今江苏丹阳)人,孙皓时为侍中,领修国史。南朝梁有将领韦叡,京兆杜陵人,官至雍州刺史、护军将军。隋代有外交家韦节,隋炀帝时任侍御史,被派与杜行满同使西域,曾至今阿富汗及乌兹别克等国,归后撰有《西蕃记》。唐代,韦氏人才济济,基本上都出自京兆韦氏家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及其《校勘记》载,韦氏任宰相者即有16人:韦弘敏、韦方质、韦待价、韦思谦、韦承庆,皆相武后;韦巨源、韦嗣立,相武后、中宗;韦安石,相武后、中宗、睿宗;韦温,相中宗、殇帝;韦见素,相玄宗;韦执谊,相顺宗、宪宗;韦贯之,相宪宗;韦处厚,相文宗;韦保衡,相懿宗;韦昭度,相僖宗、昭宗;韦贻范,相昭宗。此外,唐代还有水利家韦坚,任陕郡太守、水陆转运,曾在渭水旁作堰及漕渠,又开广运潭,以便漕运;诗人韦应物,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名将韦皋,在任西川节度使时,曾遣使与南诏通好,并多次击败吐蕃兵。陕西长安城南有地名韦曲,为樊川第一名胜,因唐代诸韦世居于此而得名;还有望族杜氏所居地名杜曲,时称“韦杜”,成为后人借喻高贵门第的代名词。于此可见,唐代京兆韦氏繁盛之一斑。五代前蜀有诗人、词人韦庄,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官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其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在《花间集》中较有特色。明代有桂林古田(治今广西永福县西北寿城)僮族起义首领韦银豹,喜靖年间与其从父韦朝威攻陷洛容县,自永福入桂林,劫布政司库,杀参政黎民衷。清代有南笼(府治今贵州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起义首领韦朝元,为布依族;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首领韦绍光;太平天国北王、六千岁韦昌辉,广西桂平人,壮族。现代有广西东兰壮族人韦拔群,为百色起义领导人之一。

    韦姓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居于第50位,在当今按人数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122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1%,分布较广,以广西、河南居多,这二省区韦姓约占全国汉族韦姓人口的67%。韦姓不仅是汉族常见姓,而且也是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清代广西庆远府、湖广施南古巴地、贵州贵阳府定番州等土司均有韦姓;海南东方县讲“侾炎”土语的黎族姓,自称“勒豪”,意为木棉的孩子,以木棉为氏族图腾,汉姓为韦;苗、瑶、水、藏、壮、黎、侗、仫佬、布依、土家、景颇等民族也都有韦姓。作者:谢钧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