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与中华姓氏
内黄,曾是古黄河流经之地,战国时称黄邑,汉置县,因陈留已有“外黄”之称,便将这里称做 “内黄”。
内黄是“三皇五帝”中的第二帝颛顼、第三帝帝喾兴业、置都、建陵之地,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颛顼、帝喾位列“五帝”,前承炎黄,后启尧舜,不仅开创和发展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而且改革和继承了传统祭祀文化,奠定和丰富了姓氏文化,是中国姓氏寻根文化研究界公认的数百家姓氏的起源,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尊为华夏人文始祖。
内黄历史沿革
4500年前,华夏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建都、建业、建陵于此,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发源地,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已均先后建都于内黄亳城约百余年,称相土或故殷城,早于殷墟。
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魏称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故有内黄、外黄之称。黄河南岸有外黄和小黄,黄河以北称内黄。
抗日战争时期内黄是冀鲁豫革命边区根据地,被誉为“红色沙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99年辖4个镇、13个乡。2008年辖6个镇、11个乡。2010年辖2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10个乡。
内黄历史人文
内黄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内黄于汉高祖九年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内黄是最早的“四朝古都”,华夏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建都、建业、建陵于此,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商鞅、南北朝冉魏皇帝冉闵、唐代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民族英雄岳飞童年生活、成长的地方。
内黄是革命老区,被誉为“红色沙区”。早在1927年大革命时期,就成为豫北革命的一面旗帜。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得志、杨勇、崔田民等率部进驻内黄,创建了以沙区为中心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后勤部设在内黄,沙区儿女积极参军参战,支援战勤,为解放全国做出了应有贡献,内黄被誉为 “红色沙区”,成为豫北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帝陵
颛顼、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颛顼帝喾陵简称二帝陵,上古时代,颛顼帝喾二帝在内黄建都立业,黄河古道上留下了灿烂的华夏文明。1986年,二帝陵被世人发现。二帝在内黄建业定都后,完成了华夏文化统一大业,然后通过频繁的社会交往和生存斗争,最后融合为一体,形成为华夏族群,同时也产生出大量的姓和氏。在梁庄镇曹李庄村东开挖引黄工程中新发现的一块唐开元二年的墓志上有明确记载,一位姓窦的官太爷就把自己的墓地选在了二帝陵的旁边。
据史料记载,汉代建陵,唐代立庙,宋代修缮,金代重修,后经元、明、清历代多次修葺。昔日建筑宏伟,古朴典雅,碑碣林立,松柏蓊郁。清末,被黄沙湮埋,1986年清沙时重见天日。颛顼帝喾陵,双陵并峙。经考古确认均为汉代初建、元代修缮,发现有御桥、御道、神道、水井、山门、棂星门、庙院、寝殿、享殿等基址。其中165通历朝历代祭祀碑,古朴苍劲,记录帝陵的历史。颛顼陵有元、清标志碑,帝喾陵有明代标志碑。元、明、清三代陵碑均立于两位上古帝王陵前,实属罕见。颛顼帝喾陵是颇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的发源地,华夏寻根祭祖圣地。
帝喾,姬姓,名俊(一作夋),五帝之一。出生于高辛,中国上古时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山海经》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就是帝喾。15岁受封为辛侯,30岁受禅即位 ,号高辛氏。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商族认为是其第一位先祖。
颛顼,姬姓,本名乾荒,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又称黑帝或玄帝,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颛顼始自穷桑,而迁都于商丘 ,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国语·楚语》说颛顼是继少昊之后主政。《山海经·大荒东经》神话中说少昊育颛顼于东海。后来的虞(舜)、夏、秦、楚都成了他的子孙,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颛顼帝喾姓氏寻根
颛顼姓系
b:鲍
c:陈、程、曹、楚、赐、差
d:董、窦、东楼
e:恩
f:费、法、弗
g:勾、葛、顾、谷、归、苟、戈、观、甘
h:黄、韩、胡、扈
j:景、季、江、敬、计
k:孔
l:李、梁、龙、陆、骆、楼、娄、灵、栎
m:马、苗、缪、孟、莫、满
n:宁、倪
o:欧、欧阳
p:彭、潘、裴
q:秦、穷、启、杞、区
r:仍、柔
s:苏、舜、尚、莘、施、上官
t:童、谭、田
w:伍、韦、威
x:徐、辛、夏、寻、相、郇、夏侯、西楼
y:嬴、叶、余、雍、严、颜、尤、姚、俞、虞、袁、研、禹、越
z:赵、张、朱、植、邹、庄、曾、针、占
帝喾姓系
a:安、阿、艾
b:包、白、薄、亳、暴、丙、比、边、勃、卞、贝、百、宾、毕、步、柏、卜、百里
c:迟、常、崔、丛、厨、从、成、充、蔡、晁、朝
d:狄、刁、杜、丹、邓、戴、丁、旦、督、定、道、刀、端、段、带、都、荡、顿
f:冯、范、房、傅、繁、封、凡、丰、伐、副、方、樊、复、幅、富、符、鲋
g:龚、耿、功、孤、贯、庚、龟、郭、巩、共、宫、关、告、管、盖、古、冠、官、恭、贡、赣、桂
h:衡、黑、合、郝、华、皇、获、何、后、霍、厚、贺、侯、桓、恒、槐、翰、皇甫
j:京、甲、几、既、举、蒋、近、焦、井、斤、晋、贾、解、军、居、鉴、家、靖、将、经、岑、简、鞠、进、籍
k:空、开、康、考、匡、葵、寇、亢、蒯
l:刘、林、罗、吕、卢、路、雷、黎、芦、留、来、邻、牢、鳞、鹿、僚、鲁、兰、令、辽、郎、柳、栗、礼、冷、赖、廖、栾、郦、蔺、令狐
m:米、牟、曼、梅、目、墨、穆、毛、木、买、明、密、猛、谬、梦、闵
n:那、牛、泥、南、聂
o:偶
p:平、沛、庞
q:屈、钱、乔、起、邱、祁、权、潜、曲、千、庆、仇、瞿、戚
r:任、仁、若、荣、儒、冉、芮
s:沈、孙、隋、士、商、时、索、宋、署、所、沙、桑、省、司、石、盛、师、市、史、胜、事、生、朔、使、世、叔、邵、单、帅、涉、肃、司马、司空
t:陶、唐、汤、同、桐、铁、条、投、堂、谈、通、腾、泰、太、屠、邰、桃
w:魏、王、汪、温、瓦、武、微、尾、吴、巫、万、卫、乌、闻、文、完、翁、尉、沃、邬
x:许、薛、向、萧、新、鲜、信、荥、星、先、项、邢、宣、旬、显、欣、行、息、校、席、西门
y:杨、阮、尹、岳、伊、御、殷、乙、鱼、阳、养、燕、于、意、扬、应、阎、永、豫、阴、易、翼、业、元、艺、郁、乐、原、邺
z:周、钟、卓、左、祝、至、竹、祖、正、宗、政、征、专、职、止、郑、召、绵、州、枕、治、展、足、宰、褚、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