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讳锟梿ㄦ嶃佸瀮
閻€劍鍩涢崥锟�  鐎靛棛鐖�    濞夈劌鍞芥导姘喅 閹垫儳娲栫€靛棛鐖�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安阳

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十六——裴氏泥塑

2016/12/23 10:46:50 点击数:824 【字体:

      “裴氏泥塑”是滑县城关镇史固村裴氏家族起源、传承发展至今的一个具有独特雕塑风格的民间手工艺术。

    史固村距离县城5公里,它北临道(口)大(寨)公路,南临城(关)桑(村)公路,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全村共有3000余人,是一个古老且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

      “裴氏泥塑”是用上等淤泥做主要材料,通过扎框架、上粗泥、沙泥等十几道工序,最后成为一尊形象逼真的塑像。特别是近代传人在继承先辈们技艺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用传统手法与现代技艺相结合。雕出的作品柔中有刚、泥中有骨、安谧中藏隐着激越,浮荡中自有一股从容。特别是人物构造型(如《关公》、《秦琼》等)更是出神入化、活灵活现。

      “裴氏泥塑”历史悠久,民间手工技艺高超、美术内涵丰富,其雕塑手法均属祖传秘技,堪称“泥塑瑰宝”。

      “裴氏泥塑”自清乾隆年间形成,随历史传承发展至今,它具有浓厚的民间雕塑艺术特色。今天的众多庙宇、殿堂、寺院等烧香拜佛场所,都有人物塑像。“裴氏泥塑”最早始创于清乾隆年(公元1736年-1796年)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该泥塑一直在城关镇史固村的裴氏家族中传承延续,所以称之为“裴氏泥塑”。

      据现在健在的第三代传人裴林科老人讲,第一代传人裴风山(生卒年月不详)从小失去双亲,后跟随当地一位有雕塑技术的人干下手活(如和泥、扎骨架、上色等),并以此来维持生计。由于他聪明勤快,再加上对雕塑技艺的悟性较高,年仅15岁的裴风山就已经基本上掌握了雕塑作品过程的全部技艺。长大后,裴风山就独自走南闯北,云游全国各地,并主动找到当地的庙宇、殿堂、寺院,联系有关雕塑事宜。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劳力与不断探索,裴风山塑制出的作品(特别是各种古代人物塑像)构图匀称,比例适中,形态逼真,很受老百姓的喜爱。

      经过第二代传人裴三杰、第三代传人裴林科的不断传承、发展,使“裴氏泥塑”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

      第四代传人裴松柏从小酷爱泥塑,他对泥艺的热爱简直达到了痴迷状态。在学校里捏、在家里捏。村里说小松柏中魔了,整天玩泥巴,不爱干净,不务正业。母亲骂、邻居嚷,他只好背着人捏,在夜深人静时捏。有时将捏好的泥人藏在床下,半夜醒来,拉亮电灯,摸出作品又欣赏一遍,有着莫名的兴奋。为了励志,他在床边墙上写下“捏泥人”三个大字。

      初中毕业后,母亲又送裴松柏到县文化馆专门学了三个月的素描。经过专业美术老师的指导,他的绘画基础有了较大提高。后又到广州一家工艺美术厂专业学习模具雕刻技术,在工艺厂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一把刻刀伴随在他左右。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裴松柏成了该工艺厂的“雕刻第一把刀”。

      如今的裴松柏对泥塑技艺的执着一直没变,他说:“泥巴是有生命的,我觉得我的泥塑艺术在开出灿烂的花儿”。“这门民间绝技不但我要学好学精,我还要传给我的儿子,决不能让“裴氏泥塑”失传。”其在继承先辈雕塑技艺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用传统手法与现代技艺相结合,雕塑出的作品柔中有刚、泥中有骨,安谧中藏隐者激越、浮荡中自有一股从容。特别是人物造型,更是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裴氏泥塑”取材广泛,创意新颖,充分运用传统艺术与现代手法,雕塑出的作品(特别是古代人物)柔中有刚,泥中有骨,安谧中藏隐着激越,浮荡中自有一股从容。如他的代表作《关公》、《素琼》等塑像更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近年来,裴松柏这位民间青年艺人的足迹遍布豫北大地。神庙中、道观里、寺院内,都留下他雕塑的身影。他捏制的泥人《吉祥娃》、《虎头娃》、《放炮童子》及各种动物的存钱罐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他的不少作品被安阳市民俗博物馆、滑县民俗博物院收藏。

      “裴氏泥塑”是几代艺人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结晶,雕塑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为我国民间手工雕塑艺术的形成提供了可贵的实物佐证。雕塑作品文化底蕴深厚,美术内涵极为丰富,是一项非常珍贵的民间艺术珍宝,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科学研究、艺术观赏、保护传承价值。

      “裴氏泥塑”历史上在当地就有较大影响,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被称为“雕塑一绝”。而今,前来邀请裴松柏雕塑者经常不断,本县的、济源的、山东的也慕名前来洽谈雕塑业务。近几年,他的雕塑作品多次参加安阳市、滑县举办的民间手工技艺展赛活动,并数次获奖。《安阳日报》、《安阳广插电视报》《滑县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裴氏泥塑”也予以宣传报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古老的雕塑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该项目技艺难学不好掌握,致使愿学此艺者少之又少,特别一尊大的雕塑泥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工, 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由于缺少资金,现仍是小作坊式的制作,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裴氏泥塑”的发展。目前,裴氏泥塑已入录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单位:滑县城关镇史固村委会

 

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十六——裴氏泥塑
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十六——裴氏泥塑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滑县文化馆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滑县农民裴松柏妙手雕塑精彩人生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缃戠珯棣栭〉鍏充簬鎴戜滑鑱旂郴鎴戜滑瀹㈡埛鏈嶅姟鏈嶅姟鏉℃浜烘墠鎷涜仒浼氬憳娉ㄥ唽绔欏唴鍏憡鍏嶈矗澹版槑鎰忚鍙嶉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鍦板潃锛� 娌冲崡鐪侀儜宸炲競閲戞按璺�305鍙� 閭紪锛�450008
鐢佃瘽锛�0371-86663763 浼犵湡锛�0371-86663763 鐢靛瓙閭欢锛歽xhenan163@163.com
璞獻CP澶�11032303鍙�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