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安阳工艺 >> 工艺赏析 >> 浏览安阳

滑县木版年画起源

2013/7/11 15:08:40 点击数: 【字体:


    滑县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朝,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2007年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先生2006年11月到滑县考察后称滑县木版年画是“普查、抢救文化遗产的一个惊人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新发现的一个年画产品。”“一种失落的文明,中州大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

  滑县木版画分布于黄河流域滑县境内,主要产地集中于滑县的慈周寨乡、老店乡、八里营乡。滑县地处中原腹地,黄河故道,滑县慈周寨乡位于滑县县城所在地道口镇东南35公里处,老店乡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八里营乡位于县城东部约30公里处。滑县乾隆年间为中原商埠要冲,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为木版年画的产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滑县木版年画的发展经过了非常曲折的历程。在传承过程中,艺人迫于生计,相互之间技艺保密,选择传承人更是极其谨慎。作为一个民族民间艺术,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极其稀少,收集整理困难也较大,据慈周寨乡李方屯目前健在老辈人介绍,李方屯村木版画的始祖是一个潦倒艺人韩朝英(原名韩国栋),他心灵手巧,对在木版上作画潜心钻研,融入本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形成了木版画,他的生活也因此而富足起来,这门手艺也被看成是他的传家宝,一代代的传给后人。经过后辈的流传,逐渐出现了几个派号,于乾隆年间就出现了以韩凤岐、韩凤仪、韩凤祥为代表的三家作坊,分别是“兴隆号”、“兴义号”和“兴盛号”。

  解放前夕,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制年画艺人纷纷改行,开业生产的作坊屈指可数。1958年前后横扫“牛鬼蛇神”,木版年画愈加衰落。当时,有的艺人冒着被批斗的危险把老画版埋藏于地下、房顶、墙板内,保住了一些版面,但许多珍贵的版面则被毁掉永久的消失了。直到1962年,政策放宽,木版年画市场开始复苏。以慈周寨李方屯村全村为例,1963年,全村400多口人,就有30多户将近200人制作年画,每家都有二、三十块木板,一人一天平时能印100多张,全村全年能卖出100多万张年画,一张卖四、五块钱,跟当时的小麦一个价。外来的画贩有时需要住上四、五天才能买到年画,并且每张年画都须政府委派的专人盖章,作为纳税的手续。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立四新”,木版年画又被作为“封、资、修”的产物,不能留一块一版,被迫停产,有些老印版又被埋在了地下、屋顶等处。文革后,将这些版面挖出后,试探着制做一些,但生产量很有限,也销售不动。改革开放后,木版画作为民间手工艺珍品,收藏和观赏价值日益提升,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并喜爱,木版画艺人在相互交流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整理,使木版画得以恢复,艺人又开始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地位。

  滑县木版画在乾隆年间大多是通过浚县、内黄、东明、长垣、兰考、开封县及本县的画贩销往全国各地的,也有来自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地的画贩自己来采购的,这些画贩,专做批发木版年画业务,有的连续做到第三代、第四代。每到腊月,纷至沓来,排队等候,年画生产不出来,有时在艺人家里一住十几天。至清朝末年已远销至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目前发现的画幅上就有许多认不出来的文字。当时钱粮交换的场景非常繁盛,直到民国时期一些作坊还继续保留着,虽然从鼎盛时期的一家作坊年产100余万张到民国时期的年产仅50余万张,规模越来越小,但在社会上仍具有较大的影响。解放后(1963年),木版年画逐渐复苏,生产和销售又达到繁盛。一进腊月,画贩就推车挑担远道而来,以农产品小麦、高粱、玉米等换取年画。到了文革时期,被迫停产。改革开放后,政策放宽,又开始了正式的生产和销售。

  滑县木版年画内容丰富,以神像、族谱、神话故事、山水、戏曲故事等为表现内容,以中堂、门神、灶君、对联、扇面等为表现形式,主要与民间信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古代人与天地之间一种和谐的期望。

  滑县木版年画采用印绘结合的制作方法,基本程序为:绘稿、雕版、印刷、涂色,至今仍保留着这种最原始的制作工艺。【原标题:滑县木版年画起源】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浪河南 2009年06月26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