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走进郑州 >> 印象郑州 >> 浏览郑州

重读郑州—— 一座考古大发现推出的创世王都

2013/9/4 15:25:01 点击数: 【字体:

    在中国秦汉以后两千余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郑州或为州,或为县,未曾做过名邑大都,不曾有过耀眼辉煌。因此,在不少现代人的心目中,郑州似乎是一座历史文明并不厚重的城市。然而,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关于郑州地下考古大发现的新闻却接二连三,令人炫目,使人震撼。

    1950年,二里岗商代遗址的赫然发现为中国殷商文明找到了源头;1976年王城岗城池面纱的悄悄揭去,使人们看到了寻找夏王朝的曙光;1978年裴李岗文化的探得,将中国氏族社会发展史由六千年前的仰韶时代上推二千余载;1993年,西山古城的横空出世,让人们领略了五千年前中国最早板筑城池的雄浑身姿;2003年,新砦遗址内涵的廓清,引发人们对夏王朝变迁的更多遐思;而历经了四千余年风雨仍磅礴屹立于地面之上的古城寨城池建造年代的确认,更为人们寻求黄帝部落带来希冀……。

    这一次次的发现, 使郑州惊艳,也让中国历史重写。中国最古老的村落在郑州,中国最古老的城池在郑州,中国最古老的王都在郑州,中国最引人骄傲的文明标志丝绸、瓷器的最早遗存在郑州。在近二十年全国评出的二百项年度考古大发现中,郑州有十一项入选;在已公布的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郑州以38处43项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这是一方何等厚重而现代人却又十分陌生的文明沃土啊!这是一座还蕴藏有多少惊天秘密需要我们去破译解读的历史宝库啊!郑州绝不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无足轻重的小州小县,她的地下埋藏着中华民族的最早文明。

    郑州需要发现。郑州需要重读。

    一、中华文明之基石

    中华文明一万五千年前开始孕育,五千年前开始形成。由旧石器到新石器,由游牧穴居到聚落城池,由农业形成到行业分工,由城邦国家到一统王朝,郑州是完整经历并参与创造这一进程的地区。特别是在由氏族社会向国家文明转变的关键时刻,郑州以包罗万象的开放胸襟兼收并蓄,从祖国大地多元发展的文化格局中脱颖而出,擎起“邦国共主”的大旗,奠定中华文明“一统天下”的基石。

    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郑州人脚下的这片土地则是欧亚板块中最先露出海洋的大陆。“五世同堂”的巍巍嵩山向人们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中国人类大约在距今二十五万年前后开始迈向智人,而郑州则在至少十万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人类居住的历史,厚达24米文化层的织机洞向人们展示着一段段人类进化的生动印记。

    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大约从距今一万五千年开始播种萌发,历经万年,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终开文明之花。这段被称为新石器时代的历史进程,考古学家们将它分为早、中、晚、末四个时期,其发展跌宕起伏,其演义多姿多彩,其传播似星火燎原,其辉煌若喷薄朝阳。郑州在这场进程中始终担当了瞩目的角色。

    距今15000年前至9000年前被称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明的种子在这一时期播下。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制造原始陶器,磨制石器,驯养家畜,并开始栽培稻子,这种创造力所迸发的文明之火最早在郑州李家沟、怀柔转年、徐水南庄头、道县玉蟾岩、万年仙人洞、英德牛栏洞、桂林甑皮岩等十多个点开始引燃,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面积三万平方米、出土两百多片陶片的郑州李家沟遗址不仅在同类遗址中面积最大,出土陶片最多,而且地层关系非常清晰地标明,李家沟遗址由旧石器时代发展而来,又向其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昂然而去,成为目前已经知道的同时期所有遗址中年代延续最长、地层关系最清晰,内涵最丰富的遗址。其标志的人们从洞穴生活走向平原生活的历史存在具有极其重大的划时代意义。

    距今9000年前——7000年前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文明种子开始萌发,这一时期住房已经出现,聚落已经形成,人口数量已达一定规模,栽培作物除了水稻,又增添了粟、黍,家畜驯养,又增添了牛、羊、鸡等,新出现的玉器、彩陶、白陶,反映了先民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契刻龟甲、陶祖、骨笛的出现表明这一时期的人们已开始初步有了精神追求和文化生活。这一时期人类生活的区域逐步扩展,在中原地区有裴李岗文化,在西北地区有大地湾文化,在华北地区有磁山文化,在东北地区有兴隆洼文化,在华南地区有彭头山文化,在东南地区有上山文化,在东部地区有后李文化等。在这些文化遗存中,截至目前,发现于郑州的裴李岗文化区域分布和影响最大,发现的遗址已有一百七十多处,其中仅唐户一处遗址面积即达30多万平米,彰显了这一时期郑州在全国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蓬勃之势。

    距今7000年前——5000年前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的种子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迅速破土,茁壮成长。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崧泽文化,江淮地区的双墩文化——凌家滩文化,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等等,在如此广袤的大地上,各个文化区主体文化都以自己的方式建立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之势犹如百舸争流。这个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出现分工,部落成员开始分化,一些中心聚落筑起了防卫性的壕沟和城墙,更多的氏族集团出现了用于战争的武器,到处都有战死者或非正常死亡的乱葬坑,到处都有贵族与贫民的差别,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开始了变革。在这些灿若星辰的文化遗墟中,三门峡西坡的庞大墓葬、甘肃秦安的原始殿堂、西安姜寨的向心式聚落布局、浙江河姆渡的雕刻艺术等标志了那个时代社会发展的最新成就,而被称为中华第一城的郑州西山古城、被称为中国最早天象记录的郑州大河村天文绘图、被称为中国最早丝织品实物的郑州青台丝织品遗存等则是这些成就中引人瞩目的亮色,标志了郑州人不同凡响的开创性贡献。

    距今5000年前后,新石器时代进入末期,氏族社会发展到了顶峰,原始的刻文、初级的国家组织形态、金属冶铸等元素的出现,表明文明已经悄然到来,社会正在迈向国家的门槛。继郑州西山古城、湖南城头山古城之后,这一时期各地涌现出一批城池,中国开始进入城邦国家时代,在血与火的较量中,一些部落城邦迅速强大,一些部落氏族瞬间衰亡,演绎了一幕幕群雄并起、英豪悲歌的大戏。东北红山文明的庞大神庙、雄伟祭坛将氏族社会的庙堂大典推向顶峰。江浙良渚文明的恢宏城池、精美玉雕谱就了邦国时代无与伦比的绝唱。还有山东龙山文明的黑陶、湖北石家河文明的刻文、甘肃马家窑文明的彩陶等等,争奇斗艳,叹为观止。然而,这些在不同土壤和环境中萌生、成长的文明元素的能量积累,却导致了不平衡的发生,短短的瞬间,这些环绕在中原地区周围、文明发展甚至超越中原的辉煌邦国,如过眼浮云转瞬消失,甚至不知所终。与此相反,被称作华夏的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地区在蓄势之后,步履铿锵地扎实快行,迅速崛起。她凭借通衢八方的优越区位,融天下各方文化、思想于一炉,将自己的文明推向高峰,将自己的辉煌播向四方。考古发现表明,约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以后,孕育了近万年的多方文明元素在中原汇聚、碰撞后开始蝶变,选择这里进行大踏步突破。而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在融汇各地文明后也涅槃再生,开始强烈辐射外邦,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一统”。终于,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生活在郑州的夏部落凭借包罗万象的开放胸襟在众多邦国中脱颖而出,成为“邦国共主”。以夏部落统治中原并控御周边地区为标志,邦国时代退场了,王国时代开始了,邦国时代各区域的“多元文明”也随之被王国时代夏王朝的“一体文明”所主导,“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最终在郑州完成奠基。王国文明作为跨越广袤地域的文化核心,使中华文明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随后中华大一统国家政权的基石。

    二、开国立都之源头

    中国大一统国家历史自夏禹开创,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十一个大的历史时期,绵绵四千余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而这一伟大发展历程的开端是从郑州起步的。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夏王朝在郑州诞生,拉开了中国国家文明时代的帷幕。三千六百年前,商王朝在此建国立都,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高峰。两周战国,管、虢、郐、郑、韩等先后建都郑州,富邦名都,逐鹿天下。在中国国家文明史的前两千年历程中郑州七次为都,时逾千年,书写了中国国家和都城发展历史的开篇之章。

    中国远古社会的发展经过邦国时代的碰撞与融合,凌驾于众邦之上的夏部落在郑州屹立而起,以世袭王国的形式开创了王朝时代,王朝的建立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文明时代和王国时代。夏不仅被认为是中国王朝的开端,也被公认为中国的开端。

    人们对夏王朝的存在不存疑义,但文献记载的缺失,为人们清晰地认识夏的史迹带来困难。20世纪初叶,甲骨文的破译和近代考古学的引进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先是安阳殷商遗存及其年代的确定,后又有早于安阳殷墟时代郑州商城的发现,随之又有洛阳二里头遗址、郑州王城岗遗址、郑州新砦遗址、郑州花地嘴遗址、郑州大师姑遗址、襄汾陶寺遗址等一系列更早遗迹的面世。这些大发现助推人们对夏王朝的研究出现新突破,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历经多年研究认定,夏王朝存在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王城岗、新砦、二里头是这一年代框架内具有都城规模的夏代遗址,夏王朝的辉煌一步步映入人们的视野。

    人们最早认识夏王朝是从洛阳二里头遗址开始的,宏大的宫殿基址、精美的玉器和青铜器,无一不折射王族的威仪与堂皇。二里头遗址为夏代王都没有任何疑问,但是,经碳十四年代测定,二里头遗存上限不超公元前1800年,下限不过公元前1600年,这显然是夏代晚期都城,不是夏代开国之地。

    郑州新砦遗址是年代早于二里头的又一夏代遗址,它拥有近100万平米的城池,城内发现有青铜器残片和制作精美的高规格器物。新砦遗址存在于公元前1900年前后,年代早于二里头,学术界认为这是时代早于二里头的夏王朝又一都城。但从年代框架上看,新砦遗址为夏代中期都邑,仍不是夏代最早的都城。

    人们追寻夏王朝开国之地的目光转向了郑州王城岗。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在这里先发现了两座一万平方米的小城堡,随后又在九十年代发现了一座面积至少是35万平方米的古城,这是一座环有巨大城壕的城池,城内分布多片夯土遗存,城中出土青铜铸件、刻符陶片和大量牺牲。这是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夏部族活动范围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城池,碳十四测定,这座城池存在年代在公元前2190——前1965年之间,这正与夏初大禹立国的时代相符。似乎为佐证大禹曾立都于此,王城岗周边浸润着大禹的故事与传说,至今仍高高耸立着的建于汉代的启母阙、少室阙,是目前存在的时代最早的标志大禹生活地的纪念建筑,昭示大禹活动创业于此。更为巧合的是王城岗夏城周边又发现一座春秋时代的城池,城内出土的大量陶器上刻有“阳城仓仓器”的文字,表明此城即为春秋阳城,这是历史上存在的年代最早也是离大禹时代最近的叫阳城的城市,而史书上曾明确记载“禹都阳城”,这一系列的证据链,使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专家大都认定,郑州王城岗即夏代大禹开国立都之阳城,王城岗夏代城址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都城遗址。

    六十年的追寻,传说中的夏王朝有了模糊的身影,从4100年前的王城岗,到3900年前的新砦,再到3800年前的二里头,夏王朝从郑州王城岗立都建国,开创中国发展之始。在郑州新砦成长强盛,谱写中华文明发展融合新篇章,在洛阳二里头走完辉煌之路,孕育华夏变革再迈新征程。

    公元前十七世纪,商汤起兵推翻夏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开启六百年商王朝发展之路,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高峰。在目前发现的殷商部族活动范围数百处重要遗址中,有十处遗址拥有城池或人工环壕,具有都邑或区域中心的性质,经过对这些遗址的科学考古发掘和研究,建立了以重要考古遗址为描述语言的商王朝基本年代框架。学术界认定郑州商城(面积约1500万平米)、郑州望京楼商城(面积160万平米)、洛阳偃师商城(面积200万平米)、垣曲商城(面积13万平米)、焦作府城商城(面积90万平米)、武汉盘龙商城(面积7.5万平米)、夏县东下冯商城(面积约20万平米)为商代早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400年)遗址,郑州小双桥遗址(面积约600万平米)、安阳洹北商城(面积470万平米)为商代中期(约公元前1400年——前1250年)遗址,安阳殷墟(宫殿王陵区面积约70万平米)、郑州关帝庙遗址(10万平米)为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250年至前1050年)遗址。又经过长时期持续讨论,学术界确认,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是商王朝早期王都,郑州小双桥遗址、安阳洹北商城是商王朝中期王都,安阳殷墟为商王朝晚期王都。在这五座能够推定的商代王都中,郑州商城是规模最为庞大的都城,也是唯一拥有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城格局的都城,都城内出土数以万件商代文物,青铜重器雄浑,金饰宝玉璀璨,牙雕骨珍天工,青瓷灰陶拙巧,甲骨朱书旷世,兵刃利器精锐,无不使人慨叹肃然,反映了新生商王朝蓬勃向上的生机和独霸天下的威仪。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多方面、多学科综合研究后认为,郑州为3600年前商王朝灭夏之后的开国之地,郑州商城为商王朝开国之君商汤所立国都——亳。

    公元前一千四百五十年前后,王族内部的纷争,导致商王朝立国亳都后频繁迁都,郑州小双桥遗址是这一时期的都城遗址之一。郑州小双桥遗址拥有极其丰富的遗迹,不仅有商代目前仅存的仍高耸于地上的雄伟殿堂夯土基址、大型祭祀遗址、精美青铜建筑构件、神秘的朱书文字、丰富的陶器和骨器,而且遗留有阔达十多米的纵横大道,道路上至今仍清晰留存有三十多条车辙,反映了繁盛的商代社会生活。

    商王朝两次立都郑州,在这里书写了自己创造历史的辉煌篇章,也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高峰。自郑州小双桥之后,商王朝迁都他处并在安阳走向自己的终点。

    公元前十一世纪,走向衰亡的商王朝被新兴的一个边陲方伯之国推翻,中国历史进入中国第三个王朝——周。周王朝实行天子独尊、封邦建国的宗法统治,天下被分为数百个诸侯国,这种管理权力下移的统治策略在周天子分封的初期还能靠宗亲维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势力坐大,周天子君主的地位开始动摇,从周王朝第四位国王开始,便出现了王室衰微的局面。各国竞相争霸,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中,郑州先后出现过管国、郐国、虢国、郑国、韩国,这些诸侯国都非等闲之辈,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演绎了让后人难以忘怀的大戏。管国受旨于监理殷商遗族之职却书写了让新生周王朝颇感震撼的反叛传奇;虢、郐作为王族近亲,则创演了骄横逞强惹兄弟侧目、被亲朋所灭的悲剧故事;郑国在春秋初年铸刑鼎、兴商贸,成为“小五霸”之一;韩国凭借天时地利,以“战国七雄”的英姿驰骋中原,助推天下九九归一。如今,在郑州,诸侯国的雄伟都城高高耸立,恢弘的青铜重器源源出土,繁盛的社会现象不断被发现,先进的发明创造令人耳目一新。所有这些强悍地向世人展示了这一时期郑州人的不朽创造,书写了郑州在中国国家文明由王国时代向帝国时代迈进过程中的不凡篇章。

    二千年王国时代开创了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国雏形,使夏、商、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之始祖三代。而郑州在这一时期二度为夏、商王朝担当开国立都之重任,也使其成为中国古都群中殊荣独享之创世王都。

    三、城市发展之滥觞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要素和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构筑城池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板筑夯城——西山古城5300年前即在郑州诞生,标志了中国城池建设的起步。自那时起到秦汉,郑州先后出现40余座古城,是这一时期全国古城数量最多的地区。4300年的古城寨古城、4100年的王城岗夏代都城、3900年的新砦夏代都城、3600年的二里岗商代都城、3400年的小双桥商代都城、3000年的娘娘寨西周古城、2700年的郑韩都城、2200年的秦代汉霸二王城、2000年的汉代荥阳故城等等,这些城池开创了中国城市建设和规划布局的先河,演绎了中国早期城市发展变化的完整历程。特别是商王朝在今日郑州城区建立都城后,郑州人代代承袭沿用,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三千六百余载,城址不移、人脉不息,至今仍为繁华大邑,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的孤例,堪称中国城市文明发展的滥觞。

    城市是人们捍卫自身利益的伟大创造。目前所知,世界上城池的出现不晚于五千年前,而中国是最早建造城池的国家之一。考古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建于五千年前的城池目前发现仅有两座,一座兴建于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夯筑环形城池,另一座是建于郑州西山的板筑环形城池,这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南北两个区域筑城的开端。建于5300年前的西山古城位于郑州城区西北二十余公里的邙岭临河岗坡之上,由大型环壕和城墙组成,环壕为人工所挖,城墙用板筑法夯打而成。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板筑城墙,具有开创意义。西山古城目前仅存城墙与城壕的北环部分,发现附设有“影壁式”防御系统的城门二座及大量建筑基址、墓葬,出土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古城内外遗迹表明西山遗址历经仰韶文化早、中、晚三个时期,人们在此生活长达二千余年。西山古城是当时中国建筑技术最先进、北方地区时代最早的城址,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建筑方法、形制结构,特别是功能布局及所具有的双重防御设施,显示了巨大的进步和创造力,不仅揭开了郑州城市发展史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国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对于探讨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和华夏文明核心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约距今4300年前后,在今日郑州西南40公里的新密古城寨洧水河畔,筑起了一座周长约1600米、底宽约40余米、高约15米、环城开挖有宽达40-90米城壕的城池,这座城是在人们生活了两千多年的村落中建起的,所以城中及周边分布了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历经4000余年风雨,古城寨古城除了西城墙被水冲毁之外,其它三面城墙都完好无损地磅礴屹立于田野之中。对城墙的解剖发现,每段城墙的板筑方法、夯痕非常一致,每层板筑墙的高度和宽度都比较接近,体现出很高的筑墙技术,为其它同期城址所不及。尤其重要的是,城中发现了大型廊庑式宫殿基址,为中国廊庑式建筑的最早实例。城中还分布有各类房基、水井、陶窑、墓葬等遗址,展示了古城寨人丰富的社会生活。古城寨城池是中国四千年以前古城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城池,它所具有的中央廊庑式宫殿布局成为中国延续数千年连绵不断城池建筑布局的“母体”,在我国筑城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夏代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第一个王朝,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崭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国的城市建设历经二千年的初创开始进入形制奠定,城池由圆演变为方,中央建筑的布局开始形成,城市道路、城市上下水管网都有了基本规划和规模,目前发现夏王朝时期的城池有郑州王城岗、郑州新砦、洛阳二里头、郑州大师姑、郑州望京楼、夏县东下冯、襄汾陶寺、平顶山蒲城店、许昌瓦店等,其中,郑州占据四座,表明夏王朝时期郑州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集中地和城市文明主要体现区。特别是王城岗城、新砦城,其开创和奠定中国王都建设先河之意义是任何夏城都难以比拟的。

   商王朝是中国青铜文明的高峰,王国社会文明进入更高阶段,城市文明逐渐形成。与夏代乃至更早的城址相比,商代城市发生了空前变化,规模之大、功能之全、内涵之丰富前所未见。目前已知的商代城址有郑州二里岗、洛阳尸乡沟、郑州望京楼、山西垣曲、焦作府城、武汉盘龙、夏县东下冯、郑州小双桥、安阳洹北、安阳殷墟等十余座,其中郑州占据三座。这三座商城在商王朝时期的城市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标杆意义。郑州望京楼商城与时间上早于它的夏代城池相套,成为夏商城址承袭发展的重要标本。郑州小双桥商城是商王朝中期时代的主要代表,其中雄伟的夯土高台、宽阔车马道路上十多组车辙遗存、精美的青铜建筑饰件为整个商王朝时期遗存所独有。而作为商王朝开国之都的郑州二里岗商城不仅是商王朝所有城池中规模最大者,也是目前所知的中国三千年前规模最庞大的城池,还是世界范围内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池之一,它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三重城结构,都城外,傍泽依水,彰显生态宜居之理念;都城内,供水等各类基础设施讲究完备,宫殿、作坊、祭祀等功能布局科学明晰,开城市建制之先河.遗址中出土的昆仑宝玉、东海鲸骨、南海龟贝、江南锡金,特别是出土的众多贝币,反映出郑州都城繁荣昌盛的经济社会发展景象。郑州二里岗商城是中国三千年以前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成就,也是自那个时候起中国城市文明发展的滥觞。郑州二里岗商城自建成起,便为郑州人代代承袭沿用,历经3600余载城址不移,人脉不息,至今仍为繁华大邑,是世界城市群中年龄最长的城市。在如今的郑州中心城区的地层下,埋藏着自殷商以降3600年中国历史的层层文明,这在当今中国城市群中绝无仅有。

    周王朝灭了殷商之后,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再迈新步,但王国时代已开始走向没落。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西周时期,受礼制的制约,城市建设相对平缓,目前所见城市遗址不多,东周以后礼崩乐坏,大量规模恢宏的城市涌现,他们至今仍以庞大的身躯逶迤盘踞在城市或田野间。考古资料表明,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城池有北京琉璃河燕国城址、郑州娘娘寨城址、湖南炭河里城址、江苏天目山城址、郑州祭伯城、曲阜鲁国故城、陕西水沟城址等。东周时期城址则有数十座之多,“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都城规模远远大于周天子都城。郑州地区在这一时期仍走在城市发展的前列,西周时期发现的十多座城址中郑州至少占了两座,而东周时期在诸侯列国的都城中,郑国和韩国的都城,不仅规模位居前列,而且建筑技术极其先进,至今还有19公里长的城墙仍保存完好,在“七雄”中独一无二地耸立于地面。郑韩故城内布局更加科学,设施更加完善,韩人所创立的地下冷库为这一时期所独有,书写了城市人们生活的新篇章。史籍所记载的郑韩盛大的商业交易成为这个时代城市文明的绝唱。

    历经二千年厮杀,王国时代在腥风血雨中落幕,强悍的帝国时代以秦王朝吞并六国而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进入铜铁冷兵器时代。无险可守的郑州完成了创立和奠基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重任,开始演绎自己的另类人生。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文物网(2012-09-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