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东南贾广公路十三公里处西侧立有一座15米高的楼碑,上书“兴国寺”三个楷书大字。举目西眺,幽谷之中藏一宏伟、典雅的古寺,我们便拾级而下,去领略那佛教胜迹的魅力。
站在兴国寺山门前,近看,足下是一长方形菜园,里面种有红白萝卜和各种杂菜,郁郁葱葱,格外喜人。沟底上是将成熟的谷子、玉米,金灿灿,沉甸甸,一派丰收景象。寺对面沟壑纵横,林木葱茏,一碧无垠。寺西一片绿染涧谷的小森林,日照处翠碧竞绿,乃不知人在翠峰,而宛若驾一叶扁舟,荡桨在茫茫碧海之中。
寺门高大宽敞,蓝瓦黄脊,门顶嵌一石刻,上书“兴国寺”三个遒劲洒脱的金色大字,檐下挂一对红灯笼,闪烁着寺的希望。山门两侧写着:“法轮常转”、“佛光普照”八个楷体大字,预示着古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门前两侧有两棵冬青树,厚润碧叶间掩映着簇簇素馨的细白花,丝丝风中,正播送着一树浓浓的芬芳。看上去寺门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翘角风铃,翩然欲飞,非常古朴秀丽。
观赏间,顺着幽幽钟声,我们仿佛透过历史的尘烟看到了古寺曾经的辉煌与衰败。建于唐咸亨二年(公元671年)的兴国寺,一样有过自己的美丽传说和辉煌的鼎盛。唐咸亨二年,白马寺的和尚慧济禅师云游到此,见此地北枕坛山,南临运粮河(须源溪),有“五龙朝圣”之说。
慧济视为宝地,称:“上有命,尊佛兴国”。遂于此建寺,名日“兴国寺”,院落三节,门三道,建有天王殿、前佛殿、阎王殿、大雄宝殿等,占地二百余亩,有僧十六人,寺院建筑十六亩七分,慧济为方丈,慧远为住持。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有僧二十七人,寺产一百二十四亩,净觉为方丈,修明为主持。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约公元979年)进行重修。
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寺产扩为三百六十五亩,有僧四十三人,杂役十一人。唐宋两代,香火兴旺,属于鼎盛。迨元代入主,战争频繁,中原罹难,寺受骚扰,众僧多逃。唐宋碑刻,毁之殆尽。俟朱明大定,黎民至,农商兴,古寺复兴,寺产扩至四百八十八亩,僧人达五十八人。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县令李选赞助,妙青、青山和尚募缘,重修一次。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又进行重修。直到清代,香火依然。后来,由于兵荒马乱,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兴国寺屡经劫难。昔日荣耀何处觅,惟有白云空悠悠。佛教徒、退休老工人丁英俊和广大僧尼在国家政策感召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过十个年头的努力,兴国寺又以崭新的雄姿屹立在中原大地。
在门口迎接我们的是一位身着圆领佛衫的僧人,他双手合十,施礼相迎,我们则躬身还礼感谢。正巧,74岁高龄的丁英俊也到跟前,握手言谈,甚是礼貌,领着我们参观寺院。
正面是大雄宝殿,东侧为观音殿,西侧为南无大地藏王菩萨殿。院内中间有一花坛,甬道两边各有六堆黄杨、三棵松柏。东侧还有一棵状如大伞的杜仲树。殿前有一口大鼎,是信徒们烧香焚纸的香炉。殿两旁各有一通灵塔,右侧是“兴国寺比丘俊孤峰续讳济第二十五代灵寿之塔”,大明嘉靖六年岁次丁亥冬仲月望吉旦由子弟清定、庆常“三清”、“三常”立石,以悼恩师之功。西侧是“圆寂师瑞公和尚之塔铭”,大明嘉靖三年岁甲申孟冬十月吉日由“三德”弟子所立。塔是和尚坟墓上以表功德的建筑物,宛如两棵青芦,生机勃勃,给整个寺院增添了思古之幽情,也展示了古寺的兴衰。(原标题:河南荥阳游记:拜香凝古殿兴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