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央视《百家讲坛》出过不少清史资深名嘴,比如阎崇年,比如纪连海,而去年2月以来,一位80后主讲的《清案探秘》跳出了帝王将相的狭窄视野,从官场、商界、江湖、百姓等多个层面呈现出一段丰富多彩的清朝历史,让人眼前一亮。这位登上《百家讲坛》的首位80后,就是从郑州走出的清史博士、专栏作家唐博。
唐博1999年毕业于郑州七中,是当年高考河南省历史单科第一名,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曾师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著名清史专家戴逸教授,参与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出版有专著《住在民国:北京房地产旧事》、《我们这辈子:清朝皇帝回忆录》等。
7月25日上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清案探秘》一书在郑州购书中心举行了首发式,作者唐博回到家乡,与读者分享节目录制经历、写作心得以及自己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并就清史编纂工作、央视《百家讲坛》等话题接受了大河报记者的专访。
谈清史编纂:一些新的文献档案正在颠覆传统观点
记者:清史纂修工程2002年启动,迄今为止仍未结束,不少人都很关心,您能谈谈工程进展情况吗?
唐博:2002年,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启动,在编纂过程中,一些新的文献档案正在颠覆传统观点,比如,学界对光绪死因存在争议,但缺乏直接的文献证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等机构合作,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光绪的头发、衣服等遗物进行分析检测,确认光绪死于他人硬灌砒霜。这些新成果,既使这部新修清史的可信度更高,又推动了学术研究向着解开更多历史谜团的方向迈进。
目前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即将收尾,主体稿件争取明年提交中央审查。相信几年之后,它将为大家提供一部92卷、3500万字的皇皇巨著,而且将继续出版大量的清代档案、文献、编译类资料和专著,全面提升国内清史研究水平。新修清史由于卷帙浩繁,普通人很难读完,所以会同时推出9卷本、300万字的《通纪》,对清朝历史有个总的叙述。我本人撰写了其中清前期中西贸易的章节。
谈《百家讲坛》:有“ 明星学者”忙于“走穴”疏于学问
记者:《百家讲坛》曾经是一个“造星”节目,2001年以来捧红了易中天、王立群、于丹等一大批“学术明星”,但2008年起就开始走下坡路,收视率也下降了不少,您怎么看?
唐博:据我所知,目前《百家讲坛》的试讲淘汰率是70%,门槛还是挺高的。这些年公众关注度确实在下降,我总结了四个原因:一是审美疲劳,说教式的讲授和局限于文史哲的题材,以及中老年学者为主的主讲群体,都会让观众心生厌倦。二是缺乏互动。去年年初,《百家讲坛》的录制现场易址,无法接纳观众,主讲人只能对着镜头干讲,感觉怪怪的。三是同行竞争。近年来,类似的《开讲了》等节目内容更时尚,互动性更强,知识覆盖面更广。四是新人难产。《百家讲坛》的老面孔比较多,中青年学者少,主讲人的表达思维相对学术化,部分主讲人口音较重。可以说,《百家讲坛》栏目要改变眼下的局面,应当引进新鲜血液,既要推新人,更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
记者:学术味浓了,观众听不懂,淡了又会被扣上“学术娱乐化”的帽子,对此您怎么看?
唐博:不可否认,《百家讲坛》曾经在“国学热”的那几年起到了普及文史知识、提高大众文化品位的作用,也塑造了一批明星学者,为长期坐冷板凳的学者们提供了另外一条传道授业的路。一本起印量只有1000册的学术著作,在通过《百家讲坛》的打磨“接了地气”之后,销量可以突破百万册。当然,有些学者对《百家讲坛》不太感冒,认为内容过于通俗,甚至为了讨好观众不惜戏说和篡改历史。一些通过《百家讲坛》成名的学者,忙于“走穴”,疏于学问,甚至连主持的国家级课题都置之不顾,拿着项目经费却不干活,中期审查不过关,不仅让国家受损,也让自己蒙羞。
谈“历史热”:应该把学问做得更扎实
记者:您对历史非常狂热,高考单科考过全省第一,大学也是历史专业,为什么在2007年放弃了中学历史老师的岗位?
唐博:我爷爷的历史类藏书很丰富,受他影响,我小学时也爱读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同时体会其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对那个年代的心智成长很有帮助。不过,进了大学才发现,学历史其实挺苦的,需要研读大量文献档案。开始我也是硬着头皮啃,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不觉得苦了。反而通过研读文献,会发现别人没有关注的细节,甚至找到新的研究视点和推翻前人成论的新证据。
2007年离开中学教师岗位,有两个原因:一是报考了戴逸教授的博士生,二是感觉中学历史课改将历史机械地分为中外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与高中生的历史认知水平有脱节。
记者:社会上对历史的热情还是有的,比如网络上的历史“快餐”文章就很流行,您怎么看?
唐博:现在有很多历史网站和公众账号刊登的文章,是有很多瑕疵的。我觉得,专业的学者应该广泛地加入到互联网平台上来,包括通过《百家讲坛》这样的平台,用学术的执着和严谨以正视听。我经常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看档案,当看到在那里看档案的外国学者经常比中国学者多,就很感慨。希望有更多热爱历史、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能够走进档案馆,踏踏实实地看文献,把学问做得更扎实。
我觉得,一个人不管学什么专业,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懂点历史。因为,历史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在的国家、民族和世界的一扇窗户。历史不光是一门学问和工具,也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