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流出两山开,西接黄河天上来。渡口风尘人不息,岸头车马日相催。”明代杜汝亮诗中的“渡口”便是位于荥阳汜水镇北部口子村的玉门古渡。古时候,这里是往返南北、连接东西的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相传上古之时,邙山以南频发水患,大禹见此处山壁偏薄,所以凿开邙岭,消除水患,邙岭由东至西绵延数百里由此断开。断开以东就是广武山,以西为大伾山,此地犹如门户,后人便以禹门相称。汜水河在此流入黄河,清浊交汇,远望如一条白色玉带,所以这里就被称为玉门。这里也因此得名,人称为口子村。
走进口子村,顺着村道一直向北直至黄河边上,河边有一块大石,上面写着“玉门古渡”。口子村村支书付华强介绍,隋唐大运河开通后,玉门古渡成为汜水与大运河的交汇点,东西来往,南行北渡的客商和货物都要在此停靠。北宋实施“引洛入汴”工程后,汜水被凿开注入了北边的运河,成为汴河的又一源头,从此汜水一直往北流入黄河。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玉门古渡逆洛河而上可达九朝古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顺水而下可达山东直至海口。便利的交通使渡口商业繁华、日进斗金,成为了冀、鲁、豫、陕四省物资的水上通道。至今虽不及往日,但黄河两岸依旧有不少运输人员、货物的船只在这里停靠,算一下,前后已经历千年。
古渡之名不仅是它的繁华,它的军事地位更是让人不容小视,素有南北咽喉之称,与虎牢关的险要程度并驾齐驱。从古到今的战事,也有不少与玉门古渡相关。武王伐纣灭商时,从镐京出发攻占汜水关,在这里渡黄河直捣朝哥;楚汉相争时,刘邦被项羽打败,在这里北渡黄河;明末李自成率领义军从这里渡河直逼明朝都城北京;太平天国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北伐军在这里强渡黄河,长驱北上直逼燕京。
说到近代战事,付华强领着我们来到玉门古渡向东不多远的一座山脚下,在茂密的树林中藏着一坐八棱形混凝土结构的碉堡,碉堡除南面外,其他三个方向有4个枪眼。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个碉堡曾是抗日时期三十八路军在黄河南岸修建的,北岸则是日本军队,两军以黄河为险相互对峙。皮定均司令与太行山方面的军队的书信、情报也在这里路过。
黄河并不只会成人之美。据当地村民介绍说,自古以来,黄河经常泛滥,给岸边居民带来水患。为求河神庇护,乾隆二十五年村民在渡口的西南部修建了大王庙。大王庙供奉着明代的谢绪、乾隆年间的黄守才、朱之锡三尊人像,他们生前都是治河功臣,供奉他们意在能够得到庇护,同时让后世能够铭记他们的恩德。即使这样,村民们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黄河还是多次泛滥,期间冲毁大王庙多次,但村民在水患消退后就会进行重修或重建。
在清末民国初期,玉门古渡的繁华给口子村村民带来富足的生活。在商户的支持下,村子成立了大王庙戏,而大王庙戏就是河南豫剧的前身,口子村便是豫剧的发祥地。由村民周海水兄弟二人撑班,河南省著名演员常香玉、马金凤、崔兰田少年时均在此搭班学戏。那个时候,村里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九月十七都有大王庙古会,四乡五村的善男信女们都会来顶礼朝拜,从冀、鲁、晋、陕坐船来的人,许愿的、还愿的络绎不绝。
如今,口子村在古渡旁建起了一条长长的诗廊,里面保存着许多诗词歌赋,为黄河、为玉门古渡平添了几许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