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追忆大师常香玉】妙腔玉韵永留香

2014/6/3 11:16:48 点击数: 【字体:

到今年6月1日,常香玉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十年,3650多天。在戏迷心中,常先生从未走远。

几个月前,陆陆续续就有电话打到编辑部,询问今年是否会有纪念常先生的活动。接到电话,心沉甸甸的。我们知道,这是他们对大河报殷殷的期待。年龄大一点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常先生那份浓浓的大河情。2003年5月28日,非典肆虐之时,常先生来到报社,给战斗在一线的人员捐款,画面依然历历在目、感人肺腑。怎能辜负读者对常先生这份深情?!

联系演出、商量选题,两个月前,采访提纲全面敲定。任务布置下去后,突然发现,执行此次采访的记者全是80后。这已是大河报第三代文化记者,他们年轻,有激情。平日里,全国重大文娱事件中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可是,就像如今大多年轻人一样,他们虽然生在中原,对流传多年的本土戏曲却很陌生。

然而,就在交稿前一天晚上,其中一个记者在他的朋友圈里留言:“成戏迷了”。他说,听流行音乐长大,一直觉得与戏曲无缘,从来不爱听,也不愿听。可是一个多月跑下来,从构思、采访到成稿,自己对豫剧好像着了魔。最后稿子都是在《拷红》、《白蛇传》、《花木兰》唱段的随机播放下完成。收笔那一刻,常先生女儿陈小香的一句话在他耳边不断循环:“等我钻进去,才知道戏曲的海洋太深了,研究到现在,我还经常有突破性的提高和认识。”他说,自己仿佛一下开了窍,手机里传出来的戏曲韵味,似曾相识、倍感亲切……

5月26日晚,大河报参与主办的纪念常先生的演出大幕已落,一些戏迷在剧场仍不愿离开,他们一个座位挨一个座位地收集节目单。拿这些有啥用?他们笑了笑,“收藏啊,你们得理解作为一个戏迷的心”。听到这个回答,“80后”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德艺双馨,这个词的分量,在此次采访中感受得真真切切!

常先生去世那年,著名诗人王怀让先生曾撰文: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永远到底有多远?此刻,她就在我们心里。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4-06-0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