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郑国赢了荥泽 荥州更名郑州

2013/10/24 11:46:52 点击数: 【字体:


郑国赢了荥泽 荥州更名郑州   

郑州叫“郑州”,始于隋朝初年,当时郑州州治设于虎牢城。此为荥阳汜水镇虎牢关旧址碑。

郑国赢了荥泽 荥州更名郑州

荥泽淤塞后,鸿沟又时断时续存在了数百年,至北魏后完全湮塞,故道已无从寻访。这段索须河已被证实为隋唐大运河故道,其流向与鸿沟(东汉称汴渠)大致相同。

 

  □首席记者 姚伟 特约撰稿 贾宝倩 文图

  郑州叫“郑州”,是荥泽消失和荥阳故城衰落后很久之后的事。

  事实上,在荥泽消失之后六百年,今郑州地区仍在延续使用“荥阳郡”、“荥州”这样的“荥字号”地名。那个大湖影响太大了,令古人久久难忘。如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所说:“今塞为平地,荥阳民犹谓其处为荥泽。”

  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认为,荥泽的消失影响巨大,没有了这个大湖调节水量、沉淀泥沙的作用,济水、鸿沟加快了淤塞的过程,西汉之后虽多次开挖维护,使其数百年间时断时续,但两条黄金水道最终仍湮灭为平地。

  古代荥阳城——在荥泽边崛起的经济重镇、战国末到秦汉数百年的区域中心城市,因水运而兴,也随水运萧条、衰落,并在西晋末年的战乱中荒废。

  至北魏时,今郑州区域中心西移,名为北豫州,州治先在虎牢城(今荥阳汜水镇),后迁大栅城(即今荥阳市区)。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以辖区为古荥阳之地,改北豫州为荥州,州治设在虎牢城,下辖成皋郡、广武郡,共八个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大约因荥泽早已消失,而荥州辖地为春秋郑国地盘,遂改荥州为郑州,这是该地区叫“郑州”的起点。此后,“荥”与“郑”之争延续了半个多世纪,曾两度恢复荥州、荥阳郡之名,最终昔日的郑国战胜了消失的荥泽,人文因素压倒自然因素,郑州之名得以确立,州治也迁到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沿用至今。

  荥州更名为郑州后,或许是为了有所弥补,隋朝在荥泽故地设置荥泽县,这个县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直到1931年才被撤并。此后,荥泽和曾经的“天下名都”荥阳故城渐渐被遗忘。

  2004年,邙山区更名为惠济区之前,古荥汉代冶铁遗址保护所的张振明先生曾提议更名为荥泽区,但没能被采纳,说起此事,张先生至今觉得遗憾。

  黄河水淤塞荥泽湖

  荥泽淤塞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西汉末年。这个大湖过早消亡的原因,是被过度利用了,可以说,荥泽湖是“过劳死”。

  战国时,有“浊河清济”之说,后来有人把这种说法,当做济水穿越黄河的证据。认为济水从北边注入黄河后,因水质很清,故能穿越浑浊的黄河。而黄河两岸的济水都很清澈,说明济水真的穿越了黄河。

  这种说法当然荒诞不经,清水一入黄河,很快就浑浊一体了。发源于济源的济水流入黄河,只是一条支流,恰恰在下游不远处,黄河分了个岔儿,形成一条支津,被误认为济水穿越了黄河。这个前文已做解释。

  黄河南岸分流的济水,必然与黄河一样浑浊。对于“清济”之说,史念海先生认为,是济水从黄河分流后,先流经广武山北现黄河河道,然后折向东南,注入荥泽。这段河道接纳了三四条小河,如旃然水、索须河等,这些河流水质清澈,会使济水浑浊度降低。在流入荥泽后,因湖面广阔,流速降低,部分泥沙沉积下来,再从荥泽中流出的时候,水中的泥沙自然大为减少。

  不过,这样的济水还不会很清澈。这条河向东流入更为广阔的大野泽(后来的梁山泊),泥沙得到进一步沉淀,加上几条清澈小河注入,这才变得十分清澈。“清济”之说,其实是战国时燕国、齐国人的说法,指的是济水的下游。

  济水与荥泽相依相存,持续了1000多年,如果没有鸿沟的开凿,荥泽和济水都当存在更长的时间。

  鸿沟与济水关系很密切。魏国开凿鸿沟之初,是引黄河水入圃田泽,然后再引向东南。但没多久鸿沟水系即发生很大变化,“引黄”变为“引济”,就是说加大黄河分流济水的水量,流入荥泽后,再分流为济水、鸿沟。如此一来,荥泽成为黄河、济水、鸿沟三大水运通道的枢纽,地位十分重要;但流经荥泽的黄河水量大增,泥沙沉积加剧,超出了这个湖泊的负荷,致使湖面越来越小。西汉末年,黄河泛滥,夺鸿沟流向东南,60多年后,王景治河,使黄河与鸿沟分流,在鸿沟分水处修筑石门,限定流入鸿沟的水量,根治了河患。但自此后,荥泽即淤塞为平地。

  作为鸿沟、济水的枢纽,荥泽淤塞影响巨大。史念海先生认为,荥泽沉淀泥沙的作用,使济水、鸿沟河道淤塞情况较为缓慢;这个湖消失后,鸿沟和济水的上游都失去一个能沉淀泥沙的所在,加之黄河数次泛滥、分河口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两条黄金水道加快了淤塞步伐。东汉至北魏,虽经数次疏浚,两条水道曾经时断时续,但最终还是完全淤塞。

  曹操、邓艾疏浚汴渠

  东汉王景治河后,鸿沟水系的多数河道都已淤塞,只剩下一条被称为汴渠的支流。由于漕运需要,东汉对汴渠非常重视,汉顺帝时,曾大举动工,从汴口(黄河分水口)到淮口(入淮处),沿岸积石为堤,以保证汴渠的水量能够畅行舟楫。汉灵帝时,又在汴口增修石门,以更好地控制汴渠水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汴渠无人维护,渐渐淤塞。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基本控制中原后,为了经营河北,彻底清除袁绍势力,他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着手疏浚汴渠。

  由于曹操控制地盘有限,这次疏浚只是黄河到睢阳(今商丘)段,因此称为睢阳渠。不管鸿沟还是汴渠,其重要性都在于能沟通黄淮两大水系,进而沟通长江。一条没有全线贯通的汴渠,其作用自然有限。

  但那时的曹操顾不上这些,他的主要目标是进军黄河以北。疏浚睢阳渠两年后,他即在黄河以北开凿白沟,作为攻打邺城的运输线,此后又开凿平虏渠作为攻打乌桓的运输线。这些运河以及后来开凿的利漕渠,共同成就了邺城的繁荣。

  曹魏建立后,为了与东吴作战,利用部分原鸿沟水道,开凿贾侯渠、讨虏渠、广漕渠,随后由邓艾主持,重新整理汴渠,使之贯通黄河、淮河水系,全线通行舟楫。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的这首《西塞山怀古》,写的是西晋初年王濬灭吴故事。当年王濬自四川出发,顺流而下,灭掉东吴,大获全胜。此时,杜预建议他“自江入淮,逾于泗汴,溯河而上,振旅还都,亦旷世一事也”。于是王濬“大悦”,依计行事,率领他的舟师,自长江入淮河,自淮河入泗水,再转入汴渠,最后溯黄河回到首都洛阳。他自四川航行到洛阳,确实可称旷古奇事。

  西晋王朝很短命,不久再度中原板荡,汴渠也随之湮塞。东晋时,桓温为了攻打前燕,在大野泽开沟通运,派了一支部队从商丘出发,前来黄河开通石门,以恢复济水旧道,但因工程量太大没能成功,严重影响了战事进展,最终失败而去。后来刘裕为了攻打割据陕西的后秦,再度开凿石门,这次获得了成功,顺利修复了汴渠。刘裕最终平定后秦,大获全胜,然后自洛水入河,循汴渠回到江南。

  最后一次整修汴渠的,是北魏宣武帝。当时北魏为了对南朝用兵,重新疏浚了汴渠,但因北魏后来发生变故,疏浚后的汴渠并没有派上用场。

  自曹魏到北魏数次疏浚汴渠,都是出于军事需要,汴渠通航时间均为期不长,没有给社会经济带来长久的影响。

  天下动荡不已,汴渠屡浚屡塞,北魏后再也没有疏浚记载,应该是彻底淤塞了。

  隋朝一统天下之后,隋炀帝开凿了沟通南北大运河,其中的通济渠,也被称为汴渠、汴河,但大约已不是鸿沟旧道。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3-10-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