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郑州水系,沟通天下”系列之十山川形势造就郑州枢纽

2013/10/24 11:40:33 点击数: 【字体:

“郑州水系,沟通天下”系列之十山川形势造就郑州枢纽

中牟官渡镇水溃村“水柜”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郑州水系,沟通天下”系列之十

  □首席记者 姚伟 特约撰稿 贾宝倩 文图

  引子

  PREFACE

  隋唐大运河自邙山黄河风景名胜区南流,经惠济桥村,到堤湾村折而东流,略呈“L”形。考古发现的大运河郑州段河道,再一次让人认识到广武山东缘(俗称邙山头)的重要。正是黄河与广武山的走向,令郑州一次次成为全国性交通枢纽。

  众所周知,铁路时代来临时,郑州成为中国的十字路口。这并非偶然,卢汉铁路(京广铁路前身)走郑州,就是因为这“邙山头”。

  修筑卢汉铁路时,最为关紧的是黄河桥,桥址的选择,关乎全线走向。经过两年多的勘察,负责设计线路的比利时工程师把建桥地点选择在了“邙山头”——这里是豫西山地的尽头,是中国二级台地向三级台地过渡的地带,选择这里修铁路,可以避免黄河水患威胁。

  由此,卢汉铁路放弃了处于北京与武汉直线上的名城开封,偏向西边光顾郑州,成就了这座城市百年来铁路枢纽的地位。

  事实上,山川地理形势不是第一次成全郑州了。自战国到唐宋,鸿沟、汴渠、通济渠里承载舟楫往来的水,都是从黄河分流而来的,历史上引黄水口屡经变迁,有荥口、石门、汴口、板渚等,都在郑州地域,具体说,都位于广武山之北。

  历史上的黄河,不像现在这样贴着广武山奔流,而是自荥阳汜水镇一带折向东北广武山北的地方。这片土地尚处于二级台地,提供了分流黄河水的最佳区域,事实上,古代的济水就是在这里从黄河中自然分流出来的,而鸿沟、汴渠、隋唐运河,无不是在这儿寻找引黄河的水口,然后顺着自然地势东流,转过“邙山头”,奔向东南,遂沟通天下,成为数代王朝之生命线。山川形势,令郑州坐落在水运交叉口,成为舟楫往来的必经之地。

  郑州惠济区档案局朱瑞增先生研究多年,提出“郑州荥泽枢纽”说,认为此地乃中国运河航运史上不可或缺的转输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河阴仓

  提升运河效率

  自秦汉到隋唐,中国的首都不是洛阳就是长安。在大一统中央集权格局下,连接政治中心和富裕之地的东西交通非常重要。而向西的交通,不论水路还是陆路,均为孔道,在今郑州一带,始呈喇叭口放射状。

  这样的地理形势,决定了古代郑州的交通地位:陆路的虎牢关,水路的黄河引水口,都是天造地设的交通枢纽。

  隋朝建立后,陆路交通没有问题,水路却因鸿沟淤塞大受影响。隋炀帝开通济渠,可以说是势在必然:其一,炀帝曾镇守江都(今扬州)多年,深知水路缺失之弊,而鸿沟淤塞未久,前事可鉴;其二,东南已渐成财赋重地,沟通江淮更显重要。

  大业元年,隋炀帝下令开凿通济渠,引黄河的水口选在了板渚,此地位于今荥阳汜水镇东北,即广武山北。按照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鸿沟、汴渠的取水口虽数度变迁,但都在这一带。显然,引黄河水沟通淮河,这一带是天造地设的取水口。

  秦朝时,曾在引黄水口设置敖仓,中转天下漕粮。而隋唐大运河最初没在运河入黄河处设中转仓,各地漕粮都要运往洛阳含嘉仓。如此一来,漕运产生诸多不便,运河与自然河道相连,不同河道水量变化不一,水浅水深都要等待,“停滞日多,得行日少”、“备极艰辛”。而“江南百姓不习(黄)河水,皆转顾(雇)河师水手更为损费”。

  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由于大运河有所淤浅,加上管理不善,严重影响了漕运。主张改革的漕运大臣裴耀卿出任转运都使,实行“分段运输法”,在黄河引水口建造大仓,自江、淮运来的漕粮,全部存入该仓,运粮船便可返回。而等黄河水势合适的时候,选“晓习河水”者,装船西运至三门峡,入集津仓,陆运至三门仓,避过三门天险,然后由黄河入渭水至长安。

  这次漕运改革效果显著,三年时间,首都长安即“积粮米至700万石”,达到唐代漕运的高峰,并且“省运费30万缗”。

  这次改革后,新建的河阴仓越来越重要。按照规定,每年四十万石漕粮留存于河阴仓,年积月累,该仓逐渐取代洛口仓和含嘉仓,成为“天下第一仓”。

  为加强河阴仓管理,裴耀卿下令分汜水、武陟、荥泽三县地,置河阴县,在河阴仓附近修筑河阴县城。居于水运枢纽的河阴县和河阴仓,在大运河体系中长期发挥重大影响和作用。河阴县曾长期存在,因黄河河道变迁,原县城没入水中,明代时其县治搬迁到广武山之南,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并入荥泽县。

  天然“水柜”圃田泽

  隋唐大运河经郑州之北,大约沿今连霍高速一线向东流。按文献记载,圃田泽就在大运河之南。

  鸿沟时代,荥泽和圃田泽与运河的关系不太一样。黄河水注入荥泽,然后分出济水和鸿沟;而圃田泽与鸿沟有一段距离,只是有水道与鸿沟相通,起到调节运河水量的作用,如郦道元所说:“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

  因这样的区别,荥泽淤塞了,圃田泽则延续下来。尽管如此,因长期与黄河水“交换”,圃田泽也不再是一个整体的湖泊,而被淤积的黄土分成诸多水域。

  郦道元记载的圃田泽,“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因泥沙淤积,“中有沙罔”,被分成二十四个浅狭湖泊,各有名称:大渐、小渐、大灰、小灰、大白杨、小白杨、羊圈、大鹄、小鹄、龙泽、牛眼,等等。其间各有“津流径通,渊潭相接”。

  隋唐大运河开凿后,仍利用圃田泽调节水量,进一步加剧了淤塞情况,到宋代不得不在圃田泽东北区域兴修人工“水柜”,以此调节运河水量。

  2011年,在配合郑汴物流通道建设时,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中牟官渡水溃村西北的运河遗迹进行发掘,在地面下7米多处,发现有青灰色淤土层,夹杂少量宋元陶瓷片。

  发掘区以西的勘探,发现了奇特的现象:每间隔三四百米,青灰色淤积土层总会出现约一百米的断档,而这约百米内堆积着较为纯净的黄褐色土层;然后西边再度出现青灰色淤积土层。这种黄褐色土层共发现有三四段。考古人员认为,这种现象表明,此处应是调节水量的大型水利设施,即“水柜”。按照文献记载,“水柜”所在位置,正是圃田泽东北区域。

  作为“水柜”,圃田泽的淤塞情况逐渐严重。但真正令其淤塞的,是明清时频繁的黄河决口。

  到明代万历年间,圃田泽变成了150多个大小陂塘,大的周围二十里,小的一两里,较高的地方被开垦为田地;到清乾隆年间,原圃田泽区域只剩东西二泽,及其周围一些小池塘。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黄河在圃田泽正北决口,大水深流数丈,直冲圃田泽北商业名镇——万胜镇,然后横扫圃田泽。洪水过后,曾经名声赫赫的大泽遂淤塞为平地。

  圃田泽淤为平地后,逐渐成为郑州与开封间的陆路要道,后来的陇海铁路、310国道、郑汴路、郑开大道、郑汴物流通道等,都在曾经的大湖上穿过。

  而圃田泽一带地势抬高,使原本注入其中的郑州河流,如金水河、七里河、熊儿河等,均注入贾鲁河,随之流向东南,形成如今的水系图。

  生态水系“复活”水景郑州

  近年来,郑州生态水系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河道变宽了,漂亮了;河水变清了,养眼了。而郑东新区龙湖,虽然尚在建设中,已招来无数关注的目光。“蓄水量超过两个半杭州西湖”的说法,引人遐想。

  前些天,我们去了一趟龙湖。岸边虽说还是工地模样,高高的土堆,疯长的野草,而放眼湖中,却已是水光潋滟、风光旖旎了。湖边的沙滩细而平实,赤脚踩上去舒服无比,挽起裤腿走进水中,心情顿时清爽轻快起来。

  已经有很多人前来先睹为快,有网友提议,不如就叫圃田泽,接历史也接地气儿。

  或许叫什么名字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郑州又拥有了美丽的水景。很多人有疑问:缺水的郑州如何保证这么大水面的水源?

  据郑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德坡介绍,为保证郑州生态水系的水源,郑州市制定了六点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即“蓄住天上水、拦住过境水、北引黄河水、南调长江水、保护地下水、开发再生水”。

  “蓄住天上水”,就是通过集雨工程蓄住雨水;“拦住过境水”,是利用库、湖、河、渠等尽量拦蓄过境水,作为备用水源,提高水资源控制能力,同时有效补给地下水;“南调长江水”,指南水北调分配给郑州的优质水源;“开发再生水”,是指做好污水处理,充分加以利用。

  最为重要的,还是用好黄河之水。国家分配给郑州的黄河用水指标以前没有用足,而正在建设中的牛口峪提水工程,将实现“指标水”满负荷输入。

  牛口峪在广武山北麓,其实与板渚等运河取水口是一个区域,只是现在有了大型提水设备,用两级泵站让黄河水越过广武山。

  历史上,黄河一次次成就了郑州水运枢纽地位,如今,母亲河将再次成全郑州,成就郑州人的“水域靓城”之梦。(原标题:“郑州水系,沟通天下”系列之十山川形势造就郑州枢纽)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3-10-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