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荣耀和现实的尴尬,在这座饱经沧桑的庄园里,微妙地并存着 景区供图
康百万庄园的大门 景区供图
河南商报记者 王正位
巩义市康店镇境内,有一条波光粼粼的河。对于以工业起家的巩义,还存留这条尚属清澈的河流,实属不易。这条河便是大名鼎鼎的洛河。目前水已很浅,当地人称,若不是上游建有大坝,这点水也保不住。
两侧河岸杨柳依依,柳枝随风飘扬。水面上间或有飞鸟掠过,打破宁静。而这片宁静,很容易让人忘却,这条河流上曾经的高亢的号子和千帆竞走的繁华。
一句价值两百万两银子的话
那时候,这条河只属于康家,那个被慈禧称为“百万富翁”的康家。1900年,大清国都城沦陷。半个月前还耀武扬威向11国宣战的老佛爷,只能如同丧家之犬般逃向西安。翌年,老佛爷“西巡”回朝,路过河南巩县。当时河南受灾,官府无力接待,于是就想起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康家。当时康家花了100多万两银子修造黑石关、行宫,又给李莲英敬献了100万两白银。而康家付出200多万两白银的所有收获,就是慈禧开心之余,随口的一句“这穷乡僻壤居然还有一个百万富翁”。
大清朝百万富翁很多,但是被皇家“册封”的只此一家,毕竟皇太后和皇上被撵得东奔西跑流落民间也就这么一次。而在此之前,其实康家在民间早就有“百万”的称号。康家明清两朝400年的富贵史中,被称为“康百万”的就有十多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廷镇压白莲教之机,供应百万清兵棉花、布匹达10年之久,富甲三省(河南、陕西、山东)、船行六河(洛河、黄河、运河、沂河、泾河、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难以数计。
在哪里站起,就在哪里跌倒
康百万庄园地处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康店之名,就来源于洛河边康家连绵不绝的店铺。而这些店铺的支柱,就是背山靠水的康家庄园。
康百万庄园虽是商贸之家,但却少有铜臭之气。其无处不在的牌匾,无时无刻不显示着康家人的品位和身份。举世闻名的“留余”牌匾,既表现出康家教育子弟的中庸,也表现出商贾之家的谨小慎微。
康家发家,不得不提康大勇。清初之时,他就敏锐地意识到权和钱这两样东西是缺一不可的,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至于后来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只能算是他的后辈。康家家谱记载:“康家12代庄园主康大勇打破‘仕不经商’的思想桎梏,船行江淮,地连鲁陕。”
到了迎接慈禧的康鸿猷,康家已经开始没落。捐献200万两银子对于彼时的康家,已经是伤筋动骨。在此之前,太平天国时期,康家赖以生存的所有船队在清军实行的“坚壁清野”运动中全部被凿沉入江底。
康家依靠官商结合发家,而当他们紧抱的这棵大树开始腐烂时,自然也是康家走向灭亡之时。
现实夹缝里的尴尬
目前,康百万庄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在当地政府的心中,这座庄园不仅是一座沉睡而庞大的院落,更代表了河南商人的某些历史特质。2008年,豫商文化节就在康百万庄园开幕。而据景区导游介绍说,康百万家族是豫商的杰出代表,其秉承“诚实、守信、勤俭、拼搏”原则,保持儒家中庸、留余的处世态度,创造了富裕十二代、400多年的财富神话,从而成为豫商成功的典范。
除此之外,康百万庄园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青少年教育基地。在康百万庄园里,还专门辟有两间房屋,有着康家虐待佃农和长工的壁画。另外的画中,在透着英武之气的农民面前,康家人唯唯诺诺,卑躬屈膝。从豫商精神到专政对象,似乎就这么对立统一地集于一身。
上世纪50年代,康百万庄园被充公。其中1/3的房屋被征用,用作政府办公、学校和邮局,其他2/3的房屋被分给了当地贫农。60年后,政府接管的1/3部分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康百万庄园景区。而康家其他的房屋早已被水泥和瓷砖替代。
用导游的话来说,这就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