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郑州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百年老坟岗 说唱出大师

2013/11/25 14:59:48 点击数: 【字体:

百年老坟岗 说唱出大师
赵铮先生年轻时的照片 资料图片


    “老坟岗里逛一逛,除了吃喝就是当”(“当”即江湖切口买卖的意思,这里指艺人卖艺)。百年间,郑州的老坟岗是一处民俗文化演绎场,这里汇聚了坠子、相声、评书、戏法、戏剧,耍老杆的,拉洋片的,几乎囊括了中原地区民间艺术的所有技艺。20世纪初,火车通达郑州,民俗文化更是在这里狂欢,尤其是河南坠子说唱大书长篇兼小段,演绎文武忠奸悲喜剧,成了声振省内外的“曲子窝”。河南坠子唱红了一大批艺人,突出的是“三刘一赵”,“三刘”即刘桂枝、刘明枝、刘宗琴;“一赵”即赵铮。 本文作者为郑州市作协副主席 赵富海
  
    刘桂枝

  养育难民儿童

  不为敌仇唱堂会

  20世纪30年代初,一位12岁唱红郑州的中牟坠子艺人刘桂枝闪亮登场,惊艳老坟岗。女艺人执简板唱坠子,彻底改变了老坟岗百年来男艺人独霸舞台的现象,一时成为重大新闻。

  刘桂枝虽非第一个登台唱坠子的女艺人,但却是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她以扮相俏美出众、说唱柔情打动人心。她的《取成都》《呼延庆打擂》成为河南坠子的经典。

  刘桂枝身为民间艺人,她爱国,艺德高尚,不讲门户,团结艺人。在她唱响走红的老坟岗,流传着许多故事,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收养难民儿童。1938年,国民党政府炸开花园口,黄水滔滔,千百万人受灾,大批难民流落到郑州,刘桂枝一下子收养十几个难民儿童,管吃,管住,管上学。那时的刘桂枝是“简板一响,钢洋直淌”,一个段子下来,大把的钢洋进腰包,她又从腰包里掏出来养育难民儿童。

  另一个故事是不为敌仇唱堂会。郑州1941年、1944年两度沦陷日寇手中,县政府派员请刘桂枝去日伪居住处唱坠子,刘桂枝坚决不应,她把弦子摔碎、鼓扔掉,将简板踩在脚下,手持剪刀说:“再说唱坠子,就死给你看。”

  刘宗琴

  说忠臣负屈冤

  铁心肠也须泪下

  刘宗琴的“铁杆粉丝”话说当年的刘宗琴:“七分说,三分唱。”那劲头儿,身上穿的是紧身旗袍,烫发头,眉目如画。粗犷豪放的表演、宽厚遒劲的嗓音,唱出的是地道的河南味儿。刘宗琴擅演长篇大书,几十年的磨砺,她在叙述故事时已达到“说忠臣负屈冤,铁心肠也须泪下……言两军对阵,使雄夫壮志”的境地。

  刘宗琴的书迷遍布河南城乡。有一次,她在乡下演出,一老汉为听书被人群挤倒摔伤了腿,硬是让人抬他进书场,听完刘宗琴的《杨家将》后才同意去医院治病。

  刘明枝

  “白口”过硬

  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刘明枝12岁学唱河南坠子,17岁登台演出,曾任郑州市曲艺说唱团团长兼主演。她体形稍胖,扮相丰满,表演路子很宽,唱腔明亮轻快,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其代表曲目有《花园会》《秦英征西》《十把穿金扇》《平原枪声》等。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2007-10-1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