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知识 >> 浏览郑州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登封王城岗小城基槽发掘记

2014/1/10 11:30:18 点击数: 【字体:


    1977年初,根据工作需要,我参加了安金槐先生领导的王城岗遗址发掘工作,我们这次发掘的任务就是探索夏文化,而且最好能找到文献所记“禹居阳城”的遗迹。

    大约在6月底的一天,我们在T16、T17两个探沟中,发现有一边是熟土、另一边是生土形成南北走向的遗迹,大家被这条遗迹深深吸引,但是弄不清楚它是一种什么现象。这时忽然接到上级通知,指示我们停止现场发掘,回去参加运动。当时正值盛夏雨季,遇上大雨冲刷,整个遗迹就会面貌全非,毁坏殆尽了。为尽量避免这个损失,我向领导要求晚回去几天,继续发掘,以期搞清这条遗迹的性质。安金槐先生当场同意了这个要求,经请示上级领导批准之后,就立即留下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现称国家博物馆)董琦先生一起,继续发掘工作。记得那是7月上旬,虽然赤日炎炎,但确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时节。我们在T16、T17以南,分别开了T22、T23两个新的探沟,事属偶然,或又联系着必然,经过一个礼拜的努力,我们果然发现了一段呈南北走向的基槽,原来那条直线遗迹,正是这条基槽的西部边缘。以我所发掘的T23为例,这段基槽大致呈倒梯形,口宽4.4米,底宽2.54米,深约2.3米,槽内填以红褐色黏土,层层夯打而成,为防止粘连,每层之间铺有细沙。夯层厚薄不一,夯窝大小不等,显示着一定程度的原始性。

    安金槐先生闻此大为振奋,立即带领全体发掘人员回到工地,通过大规模的钻探和试掘,得知这些基槽连成一座大致呈方形的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城圈,时代属河南龙山文化时期,T22、T23探沟内所揭露的基槽,乃是属于这座城墙西墙基槽的一段。虽然由于年深日久,城墙已经毁坏殆尽,但是从其规模和现象表明,毫无疑问它应是一座河南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墙基槽。

    这个发现立即轰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同年11月,国家文物局在发掘现场召开了我国第一个研讨夏文化的盛会,到会学者百家争鸣,畅所欲言,充分地阐述了自己对这处遗址的看法。会议最后由夏鼐所长作了总结。夏先生指出:这座“基槽是城墙的基槽”,“基槽也即城墙的年代,可以定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夏先生的总结代表了到会学者的一致看法,这是在我国发现的第一座众所公认的龙山文化城址,为学术界探索夏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在此发掘期间,我还陪同贾峨先生和安金槐先生调查了阳城遗址。阳城一地,最早见于战国文献记载,古本《竹书纪年》云:“禹居阳城”。《世本》云:“夏禹都阳城。”《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赵岐注:阳城在“嵩山下”,《史记·夏本纪》又云:“阳城县在嵩山南二十三里。”我们调查所见城址尚存,规模宏伟,从春秋,经战国,到汉代,城墙层层夯土,清晰可见。城址位于告成镇东北隅嵩山南麓,与文献所记古代阳城的位置恰相符合。特别是当时在这里实习的辽宁大学的同学们,还在阳城旧址以内发现不少战国和汉代印有“阳城仓器”和“阳城”的陶器文字,进一步确凿地证明这里就是战国和汉代的阳城,也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唯一一座战国和汉代的阳城城址。新发现的王城岗龙山文化城堡基址正位于古代阳城的西南隅,其相对年代与文献记载的夏禹时代也相符合,而“禹居阳城”的记载也最早见于战国文献,就是说不论夏人认为禹所都居的地方是否就在阳城,但是战国时期的人们已经明确认为禹所都居的地方就在战国时期的阳城,考古工作者既在这里发现了全国唯一的一座明确无误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阳城,且在其近郊发现了一座与禹所处时代略同的龙山文化城堡基址,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又在原小城基址之上,发现了一座面积30余万平方米的大型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城址,足以证明古代文献记载是正确的,这里正是以禹为首的夏部族活动的中心地区。根据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可知夏部族兴起于嵩山地区,建都于嵩山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嵩山地区是中原古代文明的摇篮,夏部族就是创建中原古代文明的主体。正是以夏部族为主的各部族,在这里团结合作,艰苦创业,与时俱进,推动着中原地区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率先进入古代文明历史的新时期。□郑杰祥【原标题:登封王城岗小城基槽发掘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2011年09月16日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