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王城岗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大型城址(即大城)和城壕的发现,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和重视,一些专家认为这里极有可能是夏禹之都阳城。
此次考古发掘的领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刘绪说,禹都阳城有几种学说,登封王城岗是理由最充分的一个,它与文献上记载的禹都阳城的时代、位置比较吻合,有争议的是原来发现的城址太小,与禹都不相称。此次大城的发现,使它的时间、地点、规模都够资格称为禹都,禹都在王城岗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几十年来长期从事王城岗遗址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方燕明说,在王城岗遗址新发现的大城,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目前在河南境内发现的最大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城址,为王城岗是“禹都阳城”之说提供了有力证据。另外,还在离城墙和城壕很近的地方发现了埋有人骨的祭祀坑、在城壕底部发现有用于祭祀的人头骨,以及很能反映使用者身份的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高规格遗物,都说明这一遗址是古代中原地区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
早在28年前,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发现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东西并列的城址(现称之为小城)、青铜器残片和文字以及10多个奠基坑,其中最多的一个坑里埋有七八个人,这些重要发现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著名考古学家安金槐等王城岗遗址的发掘者提出,这里极有可能是禹都阳城,理由是王城岗所处的位置恰恰与文献上所记载的禹都阳城在“嵩山之阳,箕山之阴”相吻合,这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确认的第一座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城址,而它所处的年代正与历史上夏文化的开始年代相近。但王城岗小城规模太小,东西两城的面积加起来只有几万平方米,一些学者对发掘者提出的“禹都阳城”之说提出异议,认为禹作为夏代第一个国君,都城的面积不可能这么小,除了城址以外,这里没有发现能反映高级别都城的遗迹,如宫殿宗庙、大墓、用于祭祀的青铜礼器等,另外,他们认为河南龙山文化不应该是夏文化。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工作的展开,王城岗的考古发掘工作获得突破性进展,夏商周断代工程在王城岗内取得的测年样本,表明该城的年代已接近或进入夏纪年的范围之中,而大城的发现,为确定禹都阳城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考古专家方燕明表示相信,随着考古研究工作的继续,王城岗城址“禹都阳城”之说将会得到新材料的有力支持,同时对王城岗城址的性质和其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会有新的认识,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难得的重要资料。(完)记者桂娟【原标题:专家认为:王城岗城址极有可能是“禹都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