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展览馆是国内顶尖的艺术展示殿堂。河南省“中原文化上海行”的百余种艺术精品在这里隆重展出,专家学者、名流大腕、八方游客蜂拥而至,欣赏中原文化的风采。展台上,一幅木雕《清明上河图》全卷,吸引了众多的观赏者。这幅巨制木雕作品,原木本色、清新高雅、人物生动、气韵飞扬。观者目睹该幅作品,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大宋朝的盛世皇城之中,分享着千年前的繁荣景象。整个展厅轰动了,一些媒体纷纷前来采访26岁的开封作者朱雪。记者问:“你雕刻这幅作品用了多长时间?”朱雪答:“历时5年。”记者又问:“是机器雕刻的吗?”朱雪轻轻答道:“全是手工,刻了两千万刀!”“好家伙,两千万刀!”众人哗然。
朱雪是“大宋木雕”的第五代传承人。他的父亲朱明忠是个“花木匠”,能在家具上雕刻各种各样的花卉。朱雪从小耳濡目染,“熏”出了雕刻的本领。11岁时,他便能在粉笔上刻出小动物、小汽车、茶壶等,在木板上刻出各种图案。这些小作品的技艺已超过了父辈,家中没人能教他了。于是,他决心报考高等学府深造。他带着作品来到河南大学,美术老师告诉他没有雕刻专业。朱雪胸有鸿鹄之志,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巡游他乡,拜师学艺。
1996年,17岁的朱雪怀揣1200元钱,踏上了漫漫的寻师学艺之路。他先后去过南阳、苏州、扬州、启东,最后来到了木雕圣地——东阳,拜在了木雕大师任金林门下。因为学艺刻苦,深得师傅喜爱。
木雕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学徒期间师傅教你时,雕动物“雕头不开眼儿”,雕人物“雕身不开脸儿”。任金林大师打破了常规,对这个如饥似渴的徒弟倾囊相授。三年学徒期满,朱雪的雕刻技艺已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带着一身技艺回到家乡开封,开始了他的“大宋木雕”创作。
回乡十几年来,朱雪致力于宋文化题材的创作。他借鉴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题材,制作了1000多件浮雕作品。他查阅史料,创作了《清廉包公》。2004年5月,朱雪创作的《水浒一百单八将》获全国“第四届民间艺术展”金奖。2005年9月,朱雪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全卷获“中原文化上海行”金奖。2008年8月,他的木雕老爷车“奥运和谐号”开到了北京支持奥运,得到了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的赞赏,冯骥才欣然题词:“中州情与意,乘车入京华”。朱雪还是河南省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大宋木雕被评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标题:两千万刀刻就《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