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家境、多病的身体,10年前,妻子离开了他,另嫁他人,张治宝成了孤独老人。
“留在家里又干不动农活,还不如进城卖点东西,还能挣俩钱。”七年前,张治宝拖着病躯来到郑州。
和杨新荣、张治宝母子的情况如出一辙,孙玉兰、杨传顺这对母子,也曾经是老母照顾病子。
在两年前那次意外摔伤之前,孙玉兰的身体十分硬朗。当时之所以把大儿子接到郑州,也是考虑到儿子多病的身体。
16年前,杨传顺莫名出现腿疼胳膊疼,为了省钱治病,他四处找游医,最后病没彻底治好,反而吃药吃得“胃溃疡”。
“发作的时候,浑身无力,只能蜷缩在床上。”孙玉兰说。
4
出名
为了不给已经出嫁的小孙女添麻烦,同时也为给生病的杨传顺凑药费,2008年,孙玉兰经人介绍,开始在街头卖起了气球。她的这一举动,被一名热心网友发到网上,迅速引起了河南众多媒体的关注。
关注她的理由很简单:一是高龄;二是自强不息。
被媒体频繁报道的孙玉兰一夜成名,众多爱心人士称她为“气球奶奶”。
和“气球奶奶”一样走红郑州的还有“草编奶奶”。
今年年初,当杨新荣在街头卖各种草编工艺品的举动被网友发现后,也引发了媒体关注,杨新荣赢得了“草编奶奶”的称号。
采访中,两位老人多次承认,媒体的聚焦着实给她们带来了好处。
“气球奶奶”说,那时,很多人专门去买她的气球,还有人认出她的身份后,专门掏高价买气球。
“草编奶奶”也不例外,媒体频繁报道的那几天,她的生意很红火,最多的一天卖到8000元。
5
落差
不过,当媒体的闪光灯撤离时,“草编奶奶”和“气球奶奶”又都重新回到了平静而贫苦的生活。
10月6日上午11点多,“草编奶奶”摊位前,曾经的“草编艺术品”变成了“珠编艺术品”,“草编的不耐放,这个耐放”。
除了品种更换外,“草编奶奶”的经营范围也日渐扩大,有笼中小鸟、盆栽等。
不过,即便如此,停留在摊位前的人也不多,一些路人蹲下看几眼、询问下价格后,空手离开。
“现在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二三百元,不好的时候,能卖一百就不错了。”说这话时,“草编奶奶”语气中带着些焦灼。
这种反差,“气球奶奶”也深有体会,“国庆期间,卖得还好些,一天能卖一百多元,平时一天大概能卖四五十元”。
6
茫然
两辆作废的老年车,承载着“草编奶奶”及儿子所有的家当,也是娘俩在郑州的家。
谈及未来,张治宝和“草编奶奶”很迷茫,“哪会想那么多,过一天算一天”。
这种心态,在“气球奶奶”和她儿子杨传顺的身上,也多次流露。
两对母子如今都是儿孙满堂,为何还“漂”在城里?
“孩儿们都各自成家,都忙着出去打工,谁会专门留在家里伺候你?只要还能动,还不如自己在城里给自己挣个饭钱。”说这话时,“气球奶奶”孙玉兰并没多少抱怨,更多的是对儿女们为各自生计奔波的体谅。
“郑州这儿买吃的方便,不能做饭了,还可以去街边买个馒头。”杨传顺说,虽然他现在身体不好,但偶尔也可以去街头卖卖气球,挣一点吃饭钱。如果回老家,已经干不动体力活的他,境况会远不如现在,“村里好多人还羡慕俺呢”。
昨日清晨,新通桥和枣庄门口,“草编奶奶”和“气球奶奶”又各自开始了新一天的“营生”。【原标题:草编奶奶和气球奶奶的“郑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