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蜗居”,一样的为生活打拼,不一样的,是她们的“高龄”
□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安玥 文 记者 白周峰 摄影
阅读提示 | 从孤独守望的农村,到灯火辉煌的郑州。“草编奶奶”和“气球奶奶”完成了身份转变——从“农村留守老人”变成了“高龄郑漂”。
和大多数郑漂族一样,在这个城市里,她们“蜗居”并辛劳着。只不过,作为“超龄务工族”,她们在寻求生计的同时,也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消耗着自己的晚年生活。
而这,在偌大的中原地区,并不是个案。
她们为何要迈出这一步?进城后,又面临了哪些无奈?……国庆节期间,记者走近并倾听了她们的故事。
1
母子
10月6日清晨,天刚微亮,郑州金水路与文化路交会处的新通桥下,人便渐渐多了起来。
交叉口西北角,93岁的杨新荣老人从一辆废弃的老年代步车内慢慢坐起来,然后一点点挪下车,这时,隔壁一辆同是废弃的老年代步车内,54岁的儿子张治宝也醒了。
张治宝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脖子和腰部不能扭动,因此,起立、坐下、扭转这样平常的动作,对他来说却是颇有难度的考验。
他用手撑着床板,慢慢支起身子,然后扶着车门,下了车。
随后,这对母子缓缓地,从车里一点点挪出用塑料珠子编制的手工艺品,摆放在路边。
一切准备好后,杨新荣坐在一张小椅子上,开始了一天的买卖。而张治宝则在路边一个台阶上,支起酒精炉,煮起了早饭。
与此同时,郑州经三路与农科路交会处的枣庄一间出租屋内,88岁的孙玉兰和64岁的儿子杨传顺也从睡梦中醒来。
自从两年前骨折后,身体一向硬朗的孙玉兰就站不起来了,还时常浑身疼,那双缠裹的小脚,因为久坐,早已肿得像两个发面馒头。不过,在儿子面前,孙玉兰很少提及这些,除非实在疼痛难忍。
孙玉兰醒来时,刚刚6点多。她摸索着,一点点艰难地坐起,随后拄着拐杖斜靠在床边。
一看见老娘醒了,杨传顺也迅速起床,伺候老娘洗完脸后,便开始蹲在一个大气罐旁充起了气球。
为了省电费,两位老人早起时,从不舍得开灯。都是借着老天赐的一点光亮摸索着干些家务活。
天色一点点亮起来,都市村庄里也渐渐热闹起来。
充完气球,杨传顺走出房门,买了两个馒头,这是两人的早餐。
就着开水,吃完馒头,杨传顺用轮椅推着孙玉兰,慢慢出门,赶到经三路与农科路口。在这里,孙玉兰开始了一天的生意——卖气球。
2
进城
卖珠编的杨新荣老太太,是新蔡县顿岗乡陈港村人,5个孩子的母亲。
54岁的张治宝是她最小的儿子。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些不甘贫困的农村青壮年开始奔赴城市,寻找生计。张治宝便是其中一员。
随着小儿子的离家以及老伴的离世,一直跟随小儿子生活的杨新荣成了一个孤独的农村留守老人。
今年春节,在郑州漂泊的张治宝给母亲打电话:愿不愿意来郑州?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老人答应了。
和杨新荣不同的是,孙玉兰进城要早几年。
老 家在周口鹿邑贾滩乡伍门村的孙玉兰,有两个儿子。2005年,在郑州打工的小孙女心疼孙玉兰一人在家,于是就把她接到了郑州。
2008年,孙玉兰的大儿子杨传顺也从老家赶到了郑州。
3
生病
虽然已经93岁高龄,可是杨新荣耳不聋眼不花,相反,54岁的儿子张治宝则体弱多病。
“20多岁时就经常浑身疼,以为是累的,也没在意。”张治宝并不知道这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前兆,直到十来年前,他的脖子、腰部日渐僵硬,不会动弹,张治宝才从医生那里知道了他患的是“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