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名人名家 >> 身边名人 >> 浏览郑州

七旬老翁王中杰编纂郑州方言“大典”

2012/5/23 9:42:17 点击数: 【字体:

        七旬老翁王中杰编纂郑州方言“大典”

    10月11日,本报刊发《新郑方言演绎〈捡来的村长〉》后,72岁的王中杰老人拨打本报新闻热线说,他行程2000公里把郑州周边跑了个遍,不是走亲访友,而是调查郑州方言,他现已将相关地名、称谓等整理成一本5万字的材料,希望把方言免费提供给电影演员使用,更想和爱好方言的朋友互相交流。

    身边不少地名音被念转

    “请问he庄在什么地方?”3年前,王中杰正在家门口行走,一位外地人这样问他。

    “他问我,算是问对了,问别的人,还真不一定知道,因为‘he庄’是方言,真正的读音是‘侯庄’。”昨日,在王中杰郑州市航海路的家里,他说,这位问路人是外地人,找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主要是方言惹的祸。

    他说,他很早就对周边的方言感兴趣,比如“张寨”读“zha寨”、“王庄”读“wa庄”、“张沟”读“zha沟”、“徐庄”读“xue庄”、“袁砦”读“yue砦”等。

    今年72岁的王中杰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老家在十八里河南十里铺,现归紫荆山南路街道办事处。他小的时候,郑州城区非常小,随着经济发展,郑州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一些外地人初来乍到,听到转了音的地方方言往往一头雾水。

    于是,从那时起,他走上调查郑州方言的道路。

    调查方言行程2000多公里

    每次调查,他都带着笔记本、笔,甚至还带着干粮和水壶,省的在偏僻的村庄吃不上饭。

    年轻时,王中杰去过郑州的不少地方。调查方言时,年轻时的记忆已发生很大变化,他就边走边问。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找当地人聊天,从聊天中了解方言情况,然后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

    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他就把调查的情况进行整理,然后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

    前两年,他骑着自行车四处调查。向南,他经过新郑市龙湖镇等地,最远走到新郑市郭店镇卢家桥,东到中牟县张村乡,北到黄河边,西到与荥阳交界处。

    去年起,由于年龄大了,骑自行车不方便,他只能趁孩子有空的时候,乘坐孩子的车去调查。

    他的调查之路竟走了2000多公里。

    郑州方言已整理出5万字

    现在,他出去调查得少了,在家里研究得多了。年轻时,他当过老师和校长,还当过企业老总,对文字研究并不陌生。

    昨日上午,王中杰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调查成果。

    一沓厚厚的草稿纸上,全部是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这些方言包括地名、气象、天象、植物、称谓等,比较典型的有1000多个词。为了更准确的记录这些方言,他还添加了释义、地址、乘车路线,字数达5万字。

    整理成册后,他没有联系出版社出版。

    看到本报10月11日刊发《新郑方言演绎<捡来的村长>》后,他希望能免费提供给演员使用。昨日,记者联系该电影剧组人员左明后,他表示可以借鉴使用。【原标题:老翁编纂郑州方言“大典”】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记者 :王军方 2011-1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