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当年黄帝在中原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国家,建立了有熊国,要求地方官员带领百姓开荒种田,植桑养蚕,种植五谷,饲养家畜,发展石器、陶器等手工业。黄帝还把驯养的和野生的马匹、牛驴等分给缺少耕畜的部落。这样,不到10年时间,国家便粮满仓,畜满圈,衣服穿不完,工具用不尽。一天,黄帝带着大将风后和力牧等文武官员出来巡视民情,来到一个距离轩辕丘三十多里的地方。当地百姓听说黄帝和风后来了,纷纷跑来一睹天子尊颜。黄帝问老百姓有啥要求,种地的农夫说:“俺种庄稼打的粮食多,吃不完,就是缺肉吃。”放牧的小伙子说:“俺住在山里放牧牲畜,有的是肉吃,却缺少粮食。”石匠师傅说:“俺那里山上石头多,打造了许多石斧、石铲等,如果能在哪里换成粮食就好了。”纺织女说:“俺家织的布穿不完,要是能换成粮食、鸡、鸭、肉,就啥都不缺了。”黄帝听了,对风后说:“你看是不是找个地点,让百姓们日出集,午后散,相互交换东西?”风后说:“行。”黄帝便让风后留下建集,带着力牧继续西巡去了。
黄帝走后,风后把当地的首脑召集到一起,经过反复踏勘地形和研究,在附近划出两块地势平缓的地方,作为集中交换物品的场地。于是,人们每天天不亮就担的担,扛的扛,从四面八方来到两个划定的地方,互相交换粮食、牲畜、工具、布匹等物。这种交易活动很快传开了,其他地方也纷纷效仿,兴起“集”来。
过了一段时间,新的问题出来了。由于古时候人烟稀少,居住分散,又没有交通工具,待人们带着东西、牵着牲畜来到集上时,常常是天已过午,人去集散。风后把情况上奏黄帝后,黄帝便下令把天天集改为隔天集,还把原来的“日出而集,日午罢集”改为全天集。黄帝还让风后为两个集起个名字,风后想了想说:“那就叫‘来集’吧,让百姓们都来赶集。”
集日兴得久了,赶集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些为交易双方牵线搭桥的经纪人,还有一些人干脆住到集上,慢慢形成了村庄。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村庄叫“来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