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郑州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 寻找正在消失的年俗

2013/6/19 16:54:44 点击数: 【字体:

  
    今天是阴历十二月二十三,小年。按照过去的说法,从这一天起,就开始“过年”了。

  民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枣山;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年初一,躬脊儿……”

  民谚还在流传,可对城里人来说这些年俗却渐行渐远。人们一边叹息年味变淡了,一边却选择忘记传统年俗……其实,你也可以有别的选择:从今天起,按年俗过这个年……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三,祭灶官”,灶王爷一上天,这年也就快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又称小年。

  传说中,灶官(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他潜伏在各家的厨房里,监视一家老小。二十三这天晚间,他骑马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

  由于灶王爷的汇报关系重大,在他上天之前,老百姓要搞一个祭拜仪式,俗称“送灶”或“辞灶”。

  昨天,记者在洛阳偃师市李村镇张建国家里看到他家的灶官像。张建国说,虽然祭灶的程序相当烦琐,但他家仍在坚持过祭灶的年俗。

  往年每到腊月二十三下午,张建国的媳妇都要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做上一大盆发面饼(“全粮饼”),家里每人一块,若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留上一块,以示祭灶的隆重。

  除了发面饼,一盘灶饼、一包芝麻糖、一把草料、一只杀好的去毛公鸡也是必备的:灶饼是让灶王爷在来回天宫的路上充饥的;芝麻糖是用来粘灶王爷的嘴的,让他没法子说坏话;公鸡是送给灶王爷的“天马”;至于那把草料,自然是喂“天马”的。

  祭灶多在黄昏之时举行,据张建国介绍,他先把灶饼、芝麻糖、公鸡等物品供奉在灶官像前,然后在像前点起三炷香,一家老小轮流给灶王爷磕头。边叩头,边烧金银纸帛,再把芝麻糖放到火上烧成“稀”,糊住灶王爷的嘴。

  礼毕,把草料扔到厨房顶上喂“天马”。然后把灶官像揭下来,拿到院子里焚烧。一边烧,一边“愿意”(祈祷):“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灶王爷呀,您是一家之主,请您骑上骏马,带上干粮,上天宫去,好话多说,坏话不讲,下界时多带吉祥如意,万事亨通。请吧——”之后,燃放一挂鞭炮为灶王爷开路,就算把灶王爷送上天了。

  如今的洛阳市区,这种祭灶已经不常见了,不过部分家庭还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请”张灶官像。 记者 李娟娟

  【二十四扫房子】

  灶王爷上天报告后,上天会派天兵来“视察”。为了打发天兵,人们第二天就开始动手打扫房子。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大扫除也就成了延续时间最长久的传统习俗。

  家住新乡市文苑小区的丁先生今年48岁,对小时候如何过二十四这天记忆犹新:“这一天是最忙的,全家大人小孩儿都要帮着干活。扫房时把家具用床单都蒙上,拿上绑着长把儿的扫帚把屋顶、墙壁、门窗……全部清扫一遍。”

  除了延续灶王爷的传说外,对“二十四,扫房子”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腊月扫尘可以扫来福气。”此外,古籍《吕览注》中记载:“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看来岁末大扫除还有驱除疫病之含义。记者 王亚南

  【二十五磨豆腐】

  在过去,豆腐是过年时的必备食品。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人们将浸泡过的黄豆,用石磨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豆腐做成后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这也就有了“二十五,磨豆腐”的说法。

  开封市饮食博物馆馆长孙润田介绍:“过去每逢过年,开封有以豆腐做菜的习俗,有东坡豆腐、锅贴豆腐、炒麻豆腐、托炒豆腐、锅烧豆腐等品种,千家万户的豆腐菜占了很大的席面。”记者 吴兴明 实习生 郭甦禾

  【二十六去割肉】

  腊月二十六,离春节已是很近了。在过去,割肉的工作就是在这天完成的。

  昨天,在驻马店市大华市场,农村长大的邓先生告诉记者:“我小时候,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割肉、分肉、煮肉是每户人家的重点工作。寻常人家一般割上七八斤肉,大户人家会割上十来斤肉。到了下午,就开始煮肉……大部分人家都在那天煮肉,那个空气香啊。”

  一个肉摊老板告诉记者:“‘二十六,去割肉’那是老传统,现在不时兴了。要是都在腊月二十六来割肉,非把我的摊子挤塌不可。” 特约记者 侯伟胜

  【二十七蒸枣山】

  昨天上午,商丘市宁陵县孔集乡孔集村村民冯化亭家请来四五个邻居帮忙,一天蒸了200个馒头、20个枣山、还有10个大馍。“每年都是腊月二十七开始蒸馍,今年赶上下雪闲着没事就早点蒸了。”冯化亭说。

  在腊月二十七蒸馒头、蒸枣山的风俗据传起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打仗路过商丘沙河,当地有这样一个规矩,要想平安过河,必须用人头祭奠河神。诸葛亮心地善良,叫人用面做个和人头一样的馒头替代,最终平安过了河。从此,当地就开始流行用“人头馒头”祭神。

  冯化亭介绍,所谓的大馍,其实就是普通馍,只是个头很大,馍顶上插个大红枣。枣山则是用擀成条状的面,用筷子“捏”成的“花”,花的各个角上和中间分别插上一个大红枣就成了一个简单的枣山。

  商丘市民俗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刘秀森告诉记者,大馍是用来祭奠、孝顺老人的,枣山是给孩子吃的,大馍和枣山上的大红枣代表吉祥。不过现在蒸馒头、大馍和枣山的人家已经比以前少很多了。 记者 陈涛

  【二十八贴年画】

  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户户开始要贴年画了(有的地方是年三十贴)。

  在古城开封,倘若家里有人擅长书法,就自己动手写春联,往往能引起街坊四邻的羡慕,没人擅长书法的家庭,多是请人写春联。

  记者在北书店街看到,一处春联摊生意非常红火。摊主姓刘,是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他边帮别人写春联边告诉记者:“赚钱是次要的,能把自己写的春联贴到千家万户,也是我的荣幸。”

  今年83岁高龄的著名民间年画艺人郭泰运告诉记者,贴门神有很多讲究,比如:到了年关,假如某一家有外债,不想被讨债,就提前两天把门神贴到门上,债主看到有门神在,扭头就会走,“债主也不想冲撞了神仙啊”。记者 吴兴明 实习生 郭甦禾

  【二十九,去买酒】

  “‘二十九,去买酒’。这句歌谣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了置办零碎的年货的。”林州市文化馆的老馆长王买金介绍说。

  他说,腊月二十九,是农家准备年货、拾遗补缺的一天。到这一天,基本上该准备的年货都应当准备好了,只是一些零星东西需要在这一天买。

  王买金说,这些歌谣看似简单,但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一些食物,准备得早了,容易放坏,如果准备得太晚了,到过年时不一定能买上。记者 张波

  【三十铜钱饺子和拦门棍】

  三十,包扁食。过去,包扁食时人们常常将数枚硬币包入扁食里,初一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

  不过现在大多数家庭已很少这么做了。平顶山年近90岁的索老太还坚持着这种习俗,“我小时候,为了吃到铜钱儿,硬逼着自己多吃一碗。现在的孩子对这都淡了,可能压岁钱给得多了吧。”

  年三十晚上,人们会在大门口放一根桃木棍,防“野鬼”进家。在安阳工作的魏玉修告诉记者,在他们村,村民还有在门口横放一根桃木棍的风俗。他说,拦门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告诉乞丐,春节该回家过年了,不能再走家串户乞讨了。

  民间有一种说法,明朝时,朱元璋派常玉春、胡大海在平顶山一片讨伐“北国鞑子”。由于战况激烈,当地多次易手。为避免遭误杀,朱元璋军队到时家家户户都挂出“南朝”牌;“鞑子”打回来再换上“北国”牌。朱元璋知道后很生气,命令将这些刁民全部杀掉。除夕之日,胡大海、常玉春带兵杀来。

  追杀之际,一名青年背着一位老妇人奔跑,青年被截住后跪地求饶:“求你们把我杀了吧,把我老母留在世间!”胡常二人深受感动,便告诉男子:“快回去,关门闭户,在门外放一拦门棍,我们下令见有拦门棍的人家不杀。”青年将此事告诉了村民,村民们都在门口放上一拦门棍。 记者 慕嘉烜 张波

  【除夕熬年】

  “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分岁扶醉起,终夜齐欢喜。”在洛阳,只要一提这样的话,都知道说的是“年三十,熬年”。

  “熬年又称守岁。”洛阳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介绍说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如果早睡就没福了。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之乐。主妇们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掌灯,上香5遍。

  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全家人聚集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年一次的春节联欢晚会。将近0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炮,左手拿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电视屏上0时一到,千家万户鞭炮齐鸣,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记者 李娟娟

  【初一躬脊儿】

  “三十儿捏鼻儿,初一儿躬脊儿”。上岁数的南阳人都知道,“捏鼻儿”指的是包饺子,而“躬脊儿”指的则是拜年。

  宛城区黄台镇74岁的张文祥老人介绍,传统年俗中,初一早饭吃过后,就开始出去拜年了。

  张文祥说,拜年活动只局限在全村的族人中间,小辈儿的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前去道贺,解放前都是趴在地上给长辈儿磕头,解放后以作揖和鞠躬为主。拜年的人要给长辈说吉利的话,长辈要给拜年的人掏压岁钱,南阳方言叫“压腰钱”,“那时候谁家孩子不给族人拜年,人们就会笑他不懂事。”“近几年大规模的拜年见不到了,只有亲属间才会拜年。”提到传统春节中人们拜年的盛况,张文祥老人有些失落,他这个年龄,正该接受人们拜年。

  宛城区文化馆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拜年之俗与除夕守岁有着前因后果关系,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燃放鞭炮,消除了年兽侵扰和祸害,大年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恭贺平安无事。

  过去的富贵人家嫌拜年时互赠礼物费时费力,改用名帖相互致贺,这就是后来的贺年片。 记者 张定有

  【初二走亲戚】

  “初一儿躬脊儿”,说的是给同村的拜年,而从初二开始,过年中最为繁忙的事儿就开始了,那就是走亲戚。“所有亲戚都要在正月初七前走完。初七不出门,初八以后可能朋友之间互相走动。因此,民间才有‘七不出门八不归’之说。”对年俗颇有研究的漯河作家刘金涛说。

  据漯河民间文学民俗记载,当地走亲戚有据可考的在清末民国初期。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

  据刘金涛介绍,在漯河,正月初二,结过婚的和没结婚订过婚的,都要到岳父母家走亲戚,这个年俗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时有四样礼物一定要带上:一是带排骨的5公斤猪肉,象征有主心骨并且家境富裕。二是莲菜,象征连为一体,成为一家。三是韭菜,象征永久相处。四是芹菜,象征亲情。记者 王耀成

  【河南『三打』特色年俗】

  许昌:打秋千

  以前,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许昌、长葛一带的城乡群众有打秋千的习惯。

  一过正月初二,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用粗毛绳或者自行车的橡胶轮胎制成结实牢固的秋千绳索。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打,其中正月十四、十五两天是高潮。

  长葛市文化局的同志介绍说,这种民间打秋千活动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达到了鼎盛。

  据长葛市和尚桥镇村民介绍,打秋千高手在打秋千时,不仅借力荡得高,而且还有流畅的优美动作表演。遇到庙会等欢聚节日,打秋千的高手在高大的秋千架上一一亮相,常常引来成百上千人围观。

  近些年来,在乡村能见到铁制的秋千,铁链子替代了绳索,铁板椅代替了勒屁股的绳索,打起秋千来,四平八稳。可不知为什么,打秋千的人却少了,大多是孩子在上面打,鲜见成年人打秋千了,更别说百人、千人围观的热闹场面了。 记者 韩争强

  驻马店:打铁花

  确山铁花又叫打铁花,流传于确山县及周边地区,是我省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它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如今却濒临失传。

  铁花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北宋年间,有一年大旱,大家捐钱想修建一处庙宇。各家各户拿来铁器,由铁匠们把铁器熔化成铁汁。这时飞来一群乌鸦,盘踞在树上怎么也轰不走,正发愁,人群中走出一位老人,他捡起两根柳木,蘸了些熔化的铁汁,把柳木向上一击,铁汁溅起了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乌鸦受惊纷纷飞去。当大家都为这奇景惊叹时,老人已经不见了。

  确山打铁花起源于北宋。宋代崇尚道教,社会上的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与道士共同敬奉的是一个祖师——太上老君。据考证,古时候在确山不仅大作坊、大字号的工匠组织打铁花活动,村镇集市中的小炉匠、小铁匠铺,也会举办小型的打铁花活动。

  最初的确山打铁花多在每年正月演出。确山铁花传承人、知识产权所有人杨建军告诉记者,打铁花是个技术活,用的铁水需要达到1600℃~1700℃,打花时,如果铁水溅得不散,就会流到表演者身上。“打花需要特殊的技艺,需要一定的胆量。所以在确山多是父子相传,这也是确山铁花濒临失传的原因之一。”

  省民协副主席夏挽群在确山看过打铁花后被深深吸引,他极力推介确山艺人到郑州演出。2003年中原春节文化庙会上,确山铁花首次在郑州演出。2006年春节确山打铁花又受邀到清明上河园表演。随后一旦接到邀请,确山铁花的传人们都会不计报酬地前往演出。1月29日上午,记者电话采访杨建军时,他正带队在北京演出。 特约记者 侯伟胜

  信阳:打糍粑

  “杀年猪,做米酒,打糍粑,腌腊肉!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过个年,都是为了待好客。”信阳市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张书中说,打糍粑曾是信阳地区流行的年俗,如今打糍粑这个年俗已经到了“断根”的边缘。

  打糍粑是江淮一带的旧俗。糍粑曾是信阳老百姓过年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之一。年前,家家户户打糍粑,亲戚邻居都来帮忙。在打糍粑之前,先将糯米淘净浸泡两三天后,放入木质蒸笼大火蒸熟。“为防止蒸锅水烧干,要不时地沿锅边向蒸笼里加水”。

  将蒸熟的糯米拿出来放到“地窝子”里,“地窝子”是用红石头做的,有80厘米见方,中间掏成半圆,男人们用枣木棒不停地捣地窝子里的糯米,糯米太黏捣着费劲,往往是一群男人,一边转圈捣一边唱号子歌。等到糯米全变成面团没有米粒而且很黏时,就打好了。刚打好的糍粑,冒着热气、闻着清香、摸着柔软、看着洁白、吃着滑嫩。

    将整团的糍粑都拿起来放在一张大门板上,平整成大约5厘米高的样子,等糍粑慢慢变冷变硬后,用刀切成块,用瓦缸或桶装新鲜的冷水浸泡。春节时可以将糍粑油炸、火烤、打汤等,来招呼客人或自己食用。“对于信阳人而言,打糍粑的象征意义甚于物质意义。”张书中说,打糍粑往往与杀年猪“两盘同开”。吃着新鲜的猪肉,就着新鲜的糍粑,那份新鲜劲把整个一年都能照亮。“这些都是小时候的记忆了,现在信阳的传统年俗正在流失。”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2008-01-30 作者:李光远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