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濮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学术专栏 >> 浏览濮阳

第一批非遗目录——目连戏

2011/5/5 17:57:32 点击数: 【字体:


    (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连戏)

第一批非遗目录——目连戏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安徽,河南,湖南
   
    编号:Ⅳ-87
  
    一、简介 

    
    目连戏是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
   
    目连戏,原名弋阳腔,发源于弋阳江地区,因名弋阳腔,简称阳腔,所以又称高淳阳腔目连戏,曾经流传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是我国唯一的历史宗教戏。
   
    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戏曲演出,因主要表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载于佛家经典,主要内容大致为:傅相一生广济孤贫,斋布僧道,升天后受封。傅妻刘氏青提(又叫刘四娘)不敬神明,破戒杀牲,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其子傅罗卜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为他所感,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并赐其《盂兰盆经》和锡杖。目连在地狱历尽艰险,最终寻得母亲,一家团圆超升。
   
    几百年来,经过无数艺人的锤炼,目连戏以其博大纷繁的戏剧形式、无所不包的表演手段、积淀深厚的音乐素材及情景交融、观演互动的演出排场,在民间盛演不衰。 
   
    二、溯源 
   
    目连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释典。它约从东汉初至明末,略经释典、变文、戏文的衍变,日趋完整而庞杂。它与各种艺术的崛起,及佛教的兴衰都曾发生过历史性的联系。
   
    历史上,最为有名、剧目最多、保存最为完整、内涵最丰富、规模最为宏大的汉传佛教戏剧,要数目连戏了。目连,又叫大目犍连,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神通第一。据《佛说盂兰盆经》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饿,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祗、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佛在此经中教诫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孟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之恩"等等。这个故事在以后的《经律异相》、《目连缘起》、《撰集百缘经》、《杂譬喻经》、《阿毗达摩识身足论》、《大庄严论经》等佛典中均有记载。佛教是非常尊崇孝道的,如《琰子经》中云:"佛言:使我疾成无上真正道者,皆由孝德也"等等。目连救母故事中蕴含的浓重的孝亲思想,很符合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于是为汉地文化欣然接受,自南朝梁武帝倡办盂兰盆会之后,盂兰盆会成了汉地风俗,代代相传。
 
    有关目连戏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书中的"中元条"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止,观众倍增"。据专家考证,目连戏缘起于敦煌变文,("变文"为唐代说唱体文学作品之一)。经不少艺人口头传唱,情节增删,插进杂技、百戏,汇众艺之长,不断丰富,始成为连台演出戏曲。当代戏曲界普遍认为,中国最早的戏曲,当首推《东京梦华录》中记录的目连戏,目连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戏祖"、"活化石"。后明代文人郑之珍编撰成《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共103出,是第一个付诸印刷的最完整的连台戏剧本。郑振铎曾称此书为:"出之以宗教的热诚,充满了恳挚的殉教的高贵精神"之"伟大的宗教剧"。 

    目连戏宣扬的劝善止恶,崇德尊孝等佛教思想,不少统治者皆认为其有利于整肃宫庭、淳化民风、稳定社会秩序,因此很重视目连戏的编演与传播。如清朝就极重视目连戏的演出,据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云:"康熙癸亥,圣祖以海宇荡平,宜与臣民共为宴乐,特发帑金一千两,在后载门架高台,命梨园子弟,演《目连传奇》,用活虎活象活马"。可见演出景况排场之盛大。乾隆皇帝命既懂法律、音律,又擅长书法的刑部尚书兼管理乐部的张照奉旨将民间流传已久的目连戏重新编撰为《劝善金科》,书中共载可供演出的目连戏240出,成为岁末必演的保留剧目。 

    目连戏从民间走入宫庭,经过宫庭整理、提炼、完善、推广,又走向民间,深入地进入了民众的生活,成为不少地区民风、民俗必演的剧目。历史上不少地方,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都要举行盂兰盆会,超度亡灵,同时演目连戏三至七天;其它如祠堂落成典礼、修族谱、生儿"打三朝"等,也都是演几本目连戏表示庆贺;死人办丧事,亦演目连戏,祈求帮助死者免受地狱之苦;遇到洪涝、旱灾、战争、瘟疫,人们都要演目连戏以求消灾免难等等。
    该剧种在民间广为流传,清康熙年间入宫廷,皇家也搬演此剧,兴盛于清乾隆朝期间。在此之后的徽戏班社,也大多能搬演目连戏或能演一部分折子戏,目连戏因此历经300余年不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被戏曲界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三、表演特色 

    安徽目连戏又叫"大戏",是因为它具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再之,它只与京、徽二剧同台争艳。唱腔是联曲体制的,但在清末后,由于与京、徽剧的接触,艺人们迈出了突破曲牌向板腔体靠拢的步伐。脸谱以净、丑为主(净脸谱包括生旦)。用红、黑、白三色为主勾抹出花脸、标脸、鬼脸、元宝脸、三块头等样式。演出的规矩颇为繁多。如有稻旺戏(秋戏)、堂会戏、庙会戏(朝九华)、平安戏(平安神戏)、香火戏(还愿戏)五处演出场合(时令)。最普通的是三夜完结。还规定搭神、人(戏台)、鬼三层台。南陵、繁昌有搭一种叫"独脚莲花台"的,每逢甲子日演唱,各路名角云集。神台、戏台,有规定的对联。后台必供牌位。穿插节目自北宋时便有了,彼时谓"百戏"。安徽目连戏插入杂技、灯舞节目为多,一般多为"武戏" 。 

    目连戏语言唱白质朴,多用民间土语、谚语,并穿插了筋斗、蹬坛、跳索、蹿火等杂技表演,精彩刺激。
 
    目连戏的剧目主题都是以《目连救母》为内容,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受过山歌和徽剧的影响。在演唱上以高腔形式为主,唱腔有四平头、吊句子、念板、滚板等。曲牌有"娥儿郎"、"新水令"等等,伴奏部分以鼓击节,用锣、铙等乐器。
    安徽目连戏因其一开始便在艺术上受到弋阳、青阳腔的影响,主要是用高腔形式在演唱,后来又兼唱部分昆曲、乱弹、徽戏,流传的时间和影响很长很大,故它在戏曲史上还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 

    四、传承价值 

    目连故事出于佛经。目连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佛庙里有他的塑像。目连,戏中的目连成了中梁代的和尚,俗名傅萝卜。戏中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都是中国的。从中可探讨佛教传入后中国化的过程和原因。 

    印度佛教是出世的,僧尼出家后不认父母、不拜君王。佛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互联网
0
下一条:民间戏曲“大平调”上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