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濮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学术专栏 >> 浏览濮阳

梁山枣梆戏的渊源及发展史

2013/4/17 11:34:34 点击数: 【字体:


    枣梆戏发源于梁山县拳铺镇方庙村,属于古运河文化的一种产业。
  
    1607年,有从山西晋东南望城头到山东来做生意的人,落户于方庙村,开办豆腐房。一天,下了大雨,几个工友闲聊,其中一个说:我会唱戏。众工友十分赞同,当他唱了几句时,众工友便哄堂大笑。因他是山西人,用的是山西地方方言,颇有蛮意,因此众人大笑。这样,每逢阴天下雨,众工友以耍笑的形式就逗他唱戏。久而久之,众人反倒听惯了,便也跟着哼了起来,这样,村上一些热戏的后生也跟着学了起来。过了几年后,村上的一些老年人便让他当师傅,教了四十多个徒弟,又学了折子戏,有《晒鞋》、《烧皂》、《时迁》等。至此戏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因为那时文化活动罕见,五里八乡的便去请他们到本村上去唱。由于经常演出,唱戏的人都基本上不缺吃穿。这样一来学戏的人一多,就得分开班下乡去唱“板凳头”。来请唱戏的也络绎不绝。
  
    那时的戏,比较单一,唱腔板式也少,仅是山西上党梆子的唱板。到了1650年,山西老艺人老了,戏发展的范围也比较大了,便产生了组团化装演出的念头。由于自己不会化装,便在山西又请来了潘朝绪老先生,潘朝绪老先生是个多面手,打、唱、弹、拉样样精通,这样一来,前来学戏的更多了。潘老先生来到鲁西南以后一面传授技术,一面搞戏剧服装,并组建成立了第一个演出团体——义盛班,主要演员有:如意,二分顿子,二狗旦,大鸡,小鸡等。戏已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得给这个剧种起个名字了,山东艺人就因戏是山西人教的,因此就叫“”(单人旁,右上部一个“山”字,右下部一个“西”字)梆。由潘老先生带领的“”梆剧社走遍鲁西南地区,黄河两岸,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招待和欢迎。
  
    但由于当时社会制度处于封建社会,人民要经常受到战乱的袭扰,饥饿的忍受,洪水灾害的侵袭,对于戏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到了清朝末年,“”梆西已经发展到了河南濮阳、河北的邯郸、山东的整个鲁西南地区,尤其梁山县的大张、靳庄、代那里、张那里、沙沃李、贾固堆等地区极为盛行。郓城县的郭屯、大樊庄。鄄城的吉山,曹县、菏泽、定陶、单县、巨野等地区都有了“”梆剧社。由于“”梆戏限于山西上党梆子的几个唱腔版式,还不够完美,于是山东老艺人经过多年的探讨研究,发掘了流传在古皇宫的曲子,融化在“”梆戏里面。如“”梆戏的慢板、二板套、流水板、二板花腔、流水花腔、一串铃等,这些小旦唱腔都是古皇宫的曲子。笙琴细乐伴奏,优美悦耳动听。由于“”梆戏发展的更加完美,剧团也呈放射型向四处发展,老师收徒,学成后,徒弟再收徒。这样一来,“”梆就遍布了整个鲁西南地区。当时最有声望的就是今郓城县大樊庄的樊五扎、樊欣贤、吴凤珠,他们打的科班也最多,樊欣贤打的是“祥”字科班;吴凤珠打的是“圣”字科班。“祥”字科班最有影响的有:祥谒、祥轩、祥成、祥义、祥鼓等三十多个演员,他们又分别打了科班,祥谒在今郓城县的李楼、吕公堂、梁山的大张、代那里、靳庄分别打了科班,弟子比较有影响的有:张庆本、张庆寒、张庆久、张广义、刘现余、张思宝等人。吴凤珠则在方庙又重新教科班,学员也比较多。
 
    解放前有两个比较大的演出团体——义盛班和曹州文工团。义盛班在抗日战争时期归昆山县,后又归难旺县,五零年划归梁山县,被国家登记收编,名为梁山县枣梆晨光四团。曹州文工团被菏泽地区收编。
  
    1960年,枣梆剧团由梁山、郓城、菏泽组成的代表队参加全省戏曲汇演,在审验节目时,时任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发现山西人与合体字“”,认为带有讽刺意味,随以剧团击节所用的梆子皆枣木制作,建议改“”为同音字“枣”,从此,该剧种正式定名为:梁山枣梆。
  
    枣梆戏,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和地方风格她既有上党梆子的特色,又有古皇宫的曲调。所上演的剧目由老艺人口传下来的有100多回,大多取材于民间演义小说,如歌颂古代忠良的《天波楼》等,反映古代爱情的《代洲缘》、《蝴蝶杯》,《珍珠塔》等;有歌颂古代为官司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的《徐龙铡子》等;有鞭挞封建社会藐视妇女制度的《三开膛》等。在艺术方面家底雄厚,脚色行当齐全,分工严格,表演程式完整,具有独特的风格。枣梆戏是梆系流派板腔体制的剧种,有丰富的音乐唱腔,独特的曲牌,行当齐全,唱腔版式有27种,是当今戏曲剧种中版式最多的一个剧种。
  
    近几年,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戏曲不景气,演员们都弃戏经商,外出打工,当初在鲁西南发展起来的枣梆剧团逐渐化为乌有!使这个古老的剧种濒于灭绝的地步!为了保住这一稀有瑰宝,在梁山文化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76岁的枣梆老艺人张庆本老先生重新传艺,由枣梆戏第九代传人张凡和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招收学生四十余人,练功学习、培养、枣梆戏的后代传人,挽救了古老的枣梆戏,保留了枣梆戏的种子,并筹资购置了戏衣、舞台、灯光、音响、电脑字幕等设备,继续送戏下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2003年5月份,为了配合抗击非典的宣传工作,自编、自导、自演了小戏剧《亲情》,由梁山电视台拍摄成电视专题片播放,有力地配合了防非典工作。山东省财政厅举办的《会计城信建设年》文艺会演中,又自编自演了戏曲《把关》和《孙二娘办公司》,演出后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全国“国花杯”戏曲大赛中有四位演员得奖,荣获一银三铜。 2004年9月十一部传统戏被齐鲁音像社录制成光盘在全国发行。2004年元月10日这个古老的稀有剧种,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带着梁山70万人民的希望,带着自己创作的古装戏《罗通扫北》,参加了济宁市专业戏曲文艺会演,在济宁市最豪华的声远大舞台,一展风貌,荣获十一项嘉奖,受到了市文化局领导和专家评委的好评。枣梆戏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多,演员年龄偏大,设备老化无接班人,已经到了濒危的地步。【原标题:梁山枣梆戏的渊源及发展史】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孔孟之乡 2012-10-3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