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学术专栏 >> 浏览濮阳

柳子戏近现代流布综考

2013/4/17 11:47:56 点击数: 【字体:


    摘  要:民间班社是鸦片战争以来至20世纪50年代初柳子戏生存和传播的惟一形式。柳子戏百年班社史可划分为五个前后相连而又交错的阶段:19世纪中期散落各地的班社演唱活动;王福润等名师的科班教学生涯;清末民初各大班社的更替与繁荣;抗战时期几大班社的惨淡经营;建国前后的班社整合。

    关键词:戏曲史;柳子戏;近现代;流布;班社

    柳子戏是苏、鲁、豫、皖、冀五省结合部底蕴丰厚、影响深远的地方戏曲剧种,在晚清、民国时期非常繁荣,而如今却已濒于消失。受话剧作为中国现代主流戏剧样式的眼光遮蔽,包括柳子戏在内的地方戏曲大都没有真正进入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戏剧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学界对近、现代文化语境下地方戏曲的历史流布、剧目特色、文学价值与现代转型的研究十分薄弱。
   
    本文作者以柳子戏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细读柳子戏的绝大部分剧本、学术论文和专著,走访老艺人,查阅地方史志、档案,在民间班社是近、现代柳子戏生存和传播的惟一形式的认识基础上,对所能搜集到的班社资料进行整理,描绘了一幅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百年间的柳子班社图谱,并对个别史料进行匡正。

    一、近、现代柳子戏研究的现有史料基础

    由于建国之前的地方戏曲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并且从业者文化水平、社会地位普遍较低,所以其历史记录十分缺乏,柳子戏也是如此。此处所说的“现有史料”,特指柳子戏研究者纪根垠等人通过采访、搜集并整理到《华东戏曲剧种介绍·第四集》(华东戏曲研究院编,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李赵璧、纪根垠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柳子戏简史》(纪根垠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等书中的建国以前各种书籍、报刊对柳子戏发展、活动、流变所作的历史记载,这些成果最后被汇集至中国ISBN中心1994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这是其他书籍、报刊、互联网上有关柳子戏历史文字的来源,也是本文作者切入该剧种研究的基点。
   
  《中国戏曲志·山东卷》把柳子戏在清末民初时期的活动情况总结为如下语言:
   
     “清末民初,山东柳子戏职业班社,以运河为界,分为四路。西路:曹县的义盛班,由张庆云领班,济宁的孙家班(孙状元府创办),活动在菏泽、济宁一带。东路:由李家兴领班,活动中心为费县、临沂等地。南路:张敬友掌班,活动在苏北、丰县。北路:由苗发云组班,以章丘为活动中心。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酷爱柳子戏,孔府的乐舞生能粉墨登场,称为‘孔家班’,很多老艺人曾向他们请教学习过。”[1]
   
    对于抗战开始至建国之前的柳子戏历史踪迹,《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这样总结: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柳子戏遭受摧残,萎靡凋零,艺人们有的改唱其他剧种,有的归乡务农,只剩下个别班社仍在惨淡经营、坚持演出。如曹县大曾班,以张春雷为主,活动在曹县、菏泽、东明、滑县一带;小曾班,以王福润、孙家义等为主,活动在巨野、阳谷、馆陶、濮阳一带;济宁孙班,以刘云驷、李文远为主,活动在济宁、嘉祥、曲阜、泗水、宁阳一带。在此期间,临沂地区还有半职业和业余剧团,如界湖班、小河庄永字班、岸堤班、北沿汶班等,经常在当地农村演出。”[2]

    二、柳子戏民间班社百年历史流布

    在对柳子戏的考察中,一个重要命题从历史中走出:民间班社是晚清民国时期柳子戏生存和传播的惟一形式,围绕着民间班社,各种演出、教学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便于叙述,本文把此时期柳子戏的班社活动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一个前后互相交叉的、持续的演进过程。

    1、临清、清丰、济宁、曲阜等地的班社演唱活动与其对人才的培养、积淀

    鸦片战争后几十年间柳子戏留下的记载很少,但依然能够看出其兴旺的迹象,主要表现在临清、清丰、济宁、曲阜等地持续的演唱活动上。本文作者认为,这些演唱活动不仅培养出了一大批骨干演员,也培养出了一些卓有成就的专业教师,为下一阶段柳子戏的继续发展、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运河沿岸的重要工商业城市,山东临清及其附近地区戏曲演出红火异常。原清平县田庄(现属临清市松林镇)的柳子戏演出活动从清朝道光年间持续到建国以后,代代相传。田庄的老艺人自称该剧为“吹腔”,传下了19世纪中期的抄本60多套,对此,《大众日报》2003年曾作了报道:“田庄的吹腔剧团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间历经朝代变迁、政权更迭,从未停止过演出。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个纯粹由庄户人组成的剧团,能排演成本大套40多出折子戏。村里至今珍藏着60多套100多年前的戏文手抄本,且戏文唱词都是严格按照曲牌填写的文言唱词,这些唱词经过一代又一代田庄人口传身授,生生不息。”[3]这60多套手抄本中,现存最早的是道光30年(1850年)抄写修订的。对这些剧目,中国戏曲研究院曾复抄39个,山东省戏曲研究室经过几次努力,才得以通过照相技术获得了一部分抄本,这些抄本中的大部分已收入《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山东省戏曲研究室编,共九集,68个剧目,未正式出版)。
   
    河南清丰的柳子戏当地称“百调”或“北调子”。据《清丰文史资料》,清丰柳子戏开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清丰柳子戏逐渐衰落。”[4]清丰县西关的洪家大班在光绪初年已享有盛名,后来的一些名演员如临清田庄的夏庆龄、曹州(菏泽)的王福润年轻时都曾在清丰县洪家班搭台演出。除洪家班外,清丰县还有白马杨等7个戏班存在。
   
    同临清一样,山东济宁也是运河岸边的工商业城市。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咸丰三年(1853年),济宁玉堂酱园的经营者孙玉庭家里相继出现孙毓溎和孙如仅两个状元,其家被称为“孙状元府”。孙状元府里曾成立过柳子戏班,主要演员有姚天机等。
   
    自顺治十七年(1661年)到民国初年,柳子戏班在晚清频繁出入于曲阜孔府,重要演员有刘仰田等,76代衍圣公孔令贻也经常“粉墨登台,与艺人同台演唱。”[5]
   
    除以上四地的名演员和持续、正规的戏班演剧活动外,鲁西南等地当时还有一些“玩友班”存在,留下了名旦戴金枝一天曾连续唱15次《锯大缸》的传说。

    2、姚天机、王福润等人的演出与科班教学生涯

    柳子戏在晚清民国时期的繁荣与姚天机、王福润等名师的博闻强记与辛勤培育无法分开。
   
    姚天机曾在孙状元府班演戏。“咸丰初年(1851)左右,由演唱红脸的艺人姚天机在鲁西南创立科班,培养人才,到处演唱,当时深受群众欢迎的演员有:十里轰,盖山东,琉璃水眼,张道洪等。”[6]可以说,姚天机及其培养的学生的演技达到了19世纪中期以后若干年内柳子戏的最高水平,推动了剧种的发展,并增强了鲁西南一带受众的欣赏需求。
   
    姚天机之后出现的最重要的柳子戏教师为王福润。“曹州的柳子戏老艺人王福润,约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受到洪家班邀聘,应工小生行当,当时他才十几岁,参加名班演出,有些怯场,演出《白兔记·回围》中的刘承祐后,博得好评,于是连续在清丰、南乐一带演出十余年之久。”[7]王福润没有文化,但博闻强记,对柳子戏传统剧目,“不拘生旦净末丑行当,无论唱白科介”[8],全部能够背诵下来。现如今能够看到的柳子戏剧本,大多数是王福润等艺人的口述本,为建国后传统剧目的记录、整理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王福润向京剧学习了程式和基本功的训练规范,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请一些文人修改剧本,使柳子戏唱词宾白典雅动听,并带上了时代的烙印。王福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柳子戏人才的培养,他先后担任曹县大、小曾班,定陶宋楼班、巨野孙家义班与后来的郓城工农剧社、山东省柳子剧团的教师,20世纪最著名的柳子戏演员多出其门下。可以说,没有王福润,就没有柳子戏20世纪的繁荣。

    3、清末民初各大班社的坎坷更替与相对繁荣

    清末民初,柳子戏继续活跃于鲁南、鲁西南、豫东、苏北、皖北、冀南一带。纪根垠在《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把此时期柳子戏的活动以运河为界,分为东、西、南、北四路,这种总结固然清晰,但由于缺乏详细史料,不一定符合当年实际。比如:这里被分成东西两路的济宁、曲阜的柳子戏班实际上是人才互相流动、演出互为影响的亲密团体,理应属于同一路。在《柳子戏简史》215页,纪根垠又把济宁孙家班划为北路,自相矛盾。况且除了以上戏班外,这个时期还存在其他一些有名的戏班。本书作者经过收集、整理、归纳,把清末民初的柳子戏班社活动情况分列如下:

    ⑴、曹县曾礼堂科班之大曾班(长兴班)
   
    “曹县孙老家镇温楼村曾礼堂科班是柳子戏班,始于1915年,管主是该村的曾礼堂,故简称曾家班。”[9]山东曹县文史资料人员认为曾家班“共培养了三期学员,按入学早晚,分为春、秋、明三代。第一代(1915年—1921年)为春字辈;第二代(1922年—1928年)是秋字辈;第三代(1929年—1935年)为明字辈。”[10]这里的“春”字辈学员即为大曾班,“秋”字辈学员即下文将说及的小曾班,“明”字辈学员为大曾班学员巨野县人孙家义(孙春花)自办科班的学员。如一定要按辈份排序,“秋”和“明”中间还有曾班弦手宋廷振自办的以“冬”字为辈的定陶宋楼班。“春”、“秋”、“冬”、“明”四大科班是一个前后相连的体系,都聘用王福润等人为师,培养了一大批著名演员,这些演员日后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的主干力量。
   
    大曾班(长兴班)的创立时间有纪根垠1910年说、曹县文史委1915年说之别。菏泽艺术学校柳子戏教师王继星曾告诉本文作者:“当时的历史都属老艺人后来的回忆,互相矛盾不足为怪。既然是科班,都有固定的学习年限——六年,对入学及出师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对著名演员张春雷入学的时间,纪根垠做了记载,1904年出生的张春雷“十岁入曹县温楼曾家长兴科班学戏。”[11]由此推之,本书作者认为大曾班创立时间应为1914年。
   
    大曾班培养出的著名演员有张春雷(后为山东省柳子剧团副团长、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孙春花(孙家义科班创始人)等。

    ⑵、曹县曾礼堂科班之小曾班(义盛班/义胜班)
   
    在大曾班“到处受欢迎、收入丰裕”[12]的情况下,曾礼堂又创办了小曾班(义盛班/义胜班),创立时间不详,纪根垠认为和定陶宋楼班创立时间均在“二十年代末”[13],培养出的著名演员有何秋云(何芳善)、张秋玉(张兴成)等。
⑶、定陶宋楼班
   
    山东定陶宋廷振自办科班,培养出的著名演员有李冬莲(李永秀)、郑冬秋(郑兰亭)、何东明(何芳重、何冬明)等。

    ⑷、巨野孙家义班
   
    山东巨野孙春花自办科班,培养出了崔明雨(崔先德)、侯明山等名演员。

    以上四大科班标志着20世纪初至抗战前鲁西南菏泽地区柳子戏的辉煌历史,演绎出了当时该剧种的最高成就。

    ⑸、济宁孙状元府班(孙家班)
   
    这个时期,孙家班活动在济宁周围,著名演员有让观众“押了房子卖了地,一心要听小桃的戏”[14]的刘云驷(“小桃”)、李文远(“一锭金”)、刘仰田等。

    ⑹、曲阜孔府班
   
    曲阜孔府的演戏活动继续进行,主要演员有李文远、刘仰田等。

    ⑺、丰县张敬友(张景友)班
   
   《中国戏曲志》中说:“南路:张敬友掌班,活动在苏北、丰县。”而江苏省丰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9年编纂的《丰县文史资料·第8辑》记载,丰县柳子戏名演员杨厚善,1895年15岁学戏,1904年搭张景友班。此处的“张敬友”与“张景友”应为同一人。

    ⑻、单县杨福田班
   
    据《丰县文史资料·第8辑》介绍,丰县杨厚善,1909年加入单县杨福田班,1914年转入曹县温楼曾礼堂班,后成为掌班。这也为本文作者关于大曾班创立于1914年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⑼、章丘苗发云班
   
    不详,有待进一步考查。

    ⑽、临沂李家兴班
   
    不详,有待进一步考查。

    ⑾、各地业余剧团
   

    山东沂南、莒南、泰安、汶上、郓城、曹县、临清、阳谷、夏津以及河南、河北、苏北等地的业余剧团演出也经常举行,非常红火。
   
    本时期的主要班社大都由地主、官员主办,经济条件好,群众需求大,柳子戏呈现出中兴的局面。

    4、抗战时期几大班社的惨淡经营与剧种的逐渐衰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柳子戏遭受摧残,萎靡凋零,只剩下几大班社仍在惨淡经营、坚持演出。
   
    前文已述,《中国戏曲志》曾载:“曹县大曾班,以张春雷为主,活动在曹县、菏泽、东明、滑县一带;小曾班,以王福润、孙家义等为主,活动在巨野、阳谷、馆陶、濮阳一带;济宁孙班,以刘云驷、李文远为主,活动在济宁、嘉祥、曲阜、泗水、宁阳一带。”这里的“大曾班”应该指的是1935年以张春雷为首组成的新的柳子戏班。《戏曲之乡》中曾提到,1935年,“由张春雷组成一个柳子戏班,在东明、菏泽、丰县、曹县一带演出,直至抗战时期也没停止。”[15]“小曾班,以王福润、孙家义等为主”,应为小曾班、孙家义班的合流,1942年,改为“公义班”,1944年被抗日民主政府接管,改名为“新声剧社”。本文作者认为,大曾班也在建国前加入了新声剧社,否则就没有张春雷等人后来从新声剧社出走一事。除以上班社外,本时期定陶宋楼班继续活动,一直持续到建国之前。
   
    1940年,山东单县贾举人曾成立柳子剧团。菏泽、巨野、郓城、曹县、定陶等地的“玩友”班,临清田庄、东平、临沂、泰安一带的业余剧团都曾在本时期展开活动。
   
    《柳子戏简史》中记载,抗战期间,临沂地区的八路军战士曾利用柳子戏形式编演新剧,进行宣传活动。时任八路军115师教5旅宣传队长的王汝俊曾编写新剧《王二懒春耕》,在鲁南革命根据地演出。虽然这种尝试只是昙花一现,毕竟预示着柳子戏新的戏曲人生即将来临。

    5、建国前后的班社整合与大规模戏改的前夜

    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的社会动荡,演员们收入微薄,难以维持演出生活,建国前存在的柳子戏班社已经寥寥无几,并纷纷改名(改制)为“剧社”或“剧团”,其中,定陶宋楼班于1948年迁至山东郓城,主要演员有刘进堂、郑兰亭、张兴成等,1950年定名为郓城县工农剧社。“建国初期,山东境内的柳子戏职业剧团有郓城县工农剧社、复程县新声剧社、曲阜县新生剧社、嘉祥县人民剧社等。”[16] 河南清丰杨春田倡导成立的白马杨班于1951年改组为清丰县柳子剧团。
   
    1953年,由于对新声剧社被改为四平调剧团不满,张春雷与何芳善带领一部分艺人离开复程县,参加了郓城县工农剧社。曲阜县新生剧社由原济宁孙家班的李文远等人组成,嘉祥县人民剧社由杨汉春、苗悦芹等人组成,后两班解散,主要演员都参加了郓城县工农剧社。从此,在山东省境内,几大科班争荣的局面结束,郓城县工农剧社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
   
    对于该剧团的名字,目前所见到的书籍、互联网上的文章都是“社”、“团”混用,没有区分。菏泽艺术学校柳子戏教师王继星告诉本文作者:“郓城县工农剧社一开始名字就是‘剧社’,在调省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之前改名为‘郓城县工农剧团’。”
   
    1950年7月,山东省文联成立了地方戏曲研究室,开始了柳子戏资料的调查收集工作,1952年10月,山东省文化局成立了“戏曲剧目审定组”,1953年5月,“山东省戏曲工作组”成立,全省的戏改工作全面铺开。柳子戏和其他剧种一起,开始了革新和嬗变的另一段戏剧性历程。(作者单位:菏泽学院中文系,原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注:
 
   
[1][2][6]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山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10月第1版,第86页,第86页,第86页。
    [3]齐军,杨林鸿:《百年流转听吹腔》,《大众日报》2003年4月18日。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清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清丰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第108页。
    [5][7][8][11][12][13][14][16]纪根垠:《柳子戏简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112页,第117页,第127页,第122页,第123页,第125页,第119页,第220页。
    [9][10]]15]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戏曲之乡》,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243页,第243页,第243页。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孔孟之乡 2006-7-8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梁山枣梆戏的渊源及发展史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