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非遗目录——目连戏(2)
2011/5/5 17:57:3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教入中国后变成入世的。提倡信徒诸恶不作、诸善奉行、忠君孝父母。目连僧是个孝子,历尽艰辛到地狱救母亲。这种变化为研究中国佛教史提供了佐证。
北宋演目连戏是农历七月初七到十五日。这天,民间祭祖报秋成。杜牧诗曰:"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道教说这天是为人解厄的水官生日,应该唱戏酬神。佛教说是僧自恣日,也是目连救母出地狱的日子。目连戏宣传三教一家,戏中僧、道同行,反映出我国历史上儒、释、道、巫间关系融洽。这和欧洲、中东历史上宗教战争不断形成对比。因而也为研究宗教史、历史者提供帮助。
目连救母故事,南北朝时由和尚在庙里宣讲说唱,继有变文流传,宋有杂剧搬演,明代才有文人整理成剧本,清乾隆时搬到宫廷剧演出。此后不久,张照奉旨将剧本扩大10倍,时间改为在唐代,将颜真卿、段秀实故事也包罗进去。突出"谈忠说孝"主题,可从没演过。这些,为中国戏曲史提供了研究的实物。
目连戏保留了许多民俗民风,戏中的人物和故事都被地方化。比如四川射洪曾有目连故居,湖南常德曾有傅母墓。戏中说目连的曾祖当过长沙太守,目连回家回到茶陵。湖南民间都愿养子如目连,骂最坏的女人作刘四娘(目连的母亲)……这些,是研究民俗和民俗史的学者所感兴趣的。
目连戏保留了从戏曲初期开始积累的表演手段和表现手法。单说曲牌,有北曲、南曲、南北合曲和地方民歌,演唱形式有独唱、众唱、众帮。祁剧、辰河戏的目连戏,都保存各自剧种的200多支曲牌,几乎包罗了所有的曲牌。其中原始曲牌很宝贵,变体曲牌反映出高腔变化规律,是研究戏曲艺术史不可少的资料。
五、种类
1、目连戏•徽州目连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祁门县
祁门目连戏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其基本唱腔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保留"滚调"特点。脚色分生、旦、末、净、杂、襟,脸谱有鬼脸、标脸、花脸等。表演吸收民间武术、杂耍的一些技巧,能走索、跳圈、窜火、窜剑、蹬桌、滚打等,这些表演特技被巧妙地融入剧情当中,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基础。
演出班社大多以宗族为单位组班,即一个班社均由同宗同族的人氏组成,外姓人不得加入。目连戏演出形式有二:一为演员直接扮演,谓之"大目连";二为演员操木偶演唱,谓之"托目连"。一般以春、秋两季为盛,有"稻旺戏"(秋收)、"堂会戏"(公堂办,每五年或十年一届)、"庙会戏"(朝九华山)、平安戏、香火戏(还愿)等名目。演唱时间一、四、七、十日不等。
2、目连戏•辰河目连戏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溆浦县
辰河目连戏主要分布在湘西怀化市、湘西自治州以及邻近的贵州铜仁地区、重庆东南的秀山、酉阳等地。辰河目连戏主要分为三大派:以怀化市沅陵县以及周边的湘西自治州为北派,注重动作造型;以怀化市辰溪、黔阳、洪江以及怀化南部诸县为南派,注重唱念;以怀化市溆浦县以及东边的诸县为东派,注重结合南北二派所长,形成圆融的剧种。
辰河目连戏发展迅速、影响广泛,是我国戏剧历史上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剧种。辰河目连戏的内容,除了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要曲目以外,还发展出了表演目连祖父身世的"前目连"和虽与目连救母无关但表现忠孝节义等的"花目连",除舞台演出的形式外,还发展出了木偶剧演出、坐唱演出等不同的演出形式。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目连戏,对佛教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辰河目连戏的主要剧目是《目连传》。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将剧目的范围扩大,将《前目连》、《梁传》、《香山》以及称为"花目连"的一系列剧目也纳入到其中,形成了庞大的剧目组合,称"四十八本目连戏"。在明清长达五百多年的历史中,演唱目连大戏,一直是辰河地区最盛大的全民文娱活动。
3、目连戏•南乐目连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南乐县
目连戏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该戏曲形式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痕迹。
南乐目连戏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就其情节和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该剧以民间杂耍为主,综合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面目。
濮阳目连戏以民间杂耍为主,集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体,有锯解、磨研、开肠剖肚等带彩特技,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等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的面目。其唱腔初为花鼓调,清代改为大平调。
五、传承意义
目连戏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为中国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的研究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材料。目连戏没有剧本,没有曲谱,一切唱念全靠老人们的口口相传。据称在当时,整出目连戏能连演九个通宵,在当地老百姓中流行一时。由于目连戏的演出成本太高,自民国末年的最后一次演出后,目连戏再也没有演出过,戏文唱腔几乎失传。解放后,目连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当前只在部分乡间保留的目连戏,民间艺人日渐老迈,愿意随其学艺的人很少。专业院团里最好的年轻演员几乎流失殆尽,由于缺乏保护和研究资金,大量珍贵的文字及录音录像资料逐渐散佚、损毁,有的还被外国专家学者罗致而去。另外,目连戏在有些地方被列为旅游观赏项目,在利益的驱动下,传统表演遭到割裂扭曲,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保护。【原标题:第一批非遗目录——目连戏】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