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濮阳

军工史上第一门大炮诞生记

2013/12/28 14:58:28 点击数: 【字体:


    军工要加紧建设,不管多么困难也得把工厂建设起来,一切保证军工。

    ——邓小平(1945年8月)

    在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陈氏祠堂南边,有一门绿色大炮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盖亮号”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重量只有200公斤,口径70毫米,射程3500米,是我军军工史上生产的第一门大炮。

    “这是‘盖亮号’步兵炮的复制品,原炮现陈列于中国军事博物馆。”10月15日,本报特派采访组一行来到位于单拐村的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馆长库留锁告诉记者,在单拐复制一门“盖亮号”,别具意义,因为这里即为其诞生地,其生产者冀鲁豫军区兵工一厂,当年就坐落在单拐村陈氏祠堂里。

    库留锁介绍说,1945年冬至1946年春,冀鲁豫军区军工部根据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的指示,按照缴获的日军九二步兵炮的样式仿造了一门大炮。由于这种大炮一匹马就可以拉动,拆开后两匹马就能驮走,十分灵活方便,非常适合部队游击作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那么,在当时环境艰苦、条件恶劣、设备简陋、材料紧缺的情况下,这门大炮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不可思议的紧急任务

    1945年8月,为了保卫抗日战争胜利果实,做好解放战争准备,晋冀鲁豫大军区决定建立大型炮弹厂和六个不同规模的军工厂。邓小平专门作出指示:“军工要加紧建设,不管多么困难也得把工厂建设起来,一切保证军工。”

    根据中央和刘邓等首长的指示,9月,冀鲁豫军区在单拐成立军事工业部,先后建立了4个兵工厂,兵工一厂就设在单拐村。最初,兵工一厂只能利用单拐村的陈氏祠堂作厂房,设备和工具就是几盘熔炉、几个大风箱、几把老虎钳和一些锤子、锉、手摇钻等,外加缴获的一些机器和车床。

    然而,就在当年冬季,军工部向兵工一厂转达了刘邓首长关于制造九二步兵炮的命令。设备简陋、资源匮乏、生活艰苦,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任务。军工部首长程重远下达任务时,厂长张受益、政委杨俊杰等领导都一言不发。那么,刘邓首长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紧急任务呢?

    原来,早在1940年,鲁西军区在潘溪渡战役中缴获了一门日制九二式步兵炮,但炮弹却仅有6发,一旦炮弹打光,这个“大家伙”便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军区兵工厂克服无机器、无原料、无技术人才等困难,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研制出了炮弹。

    有了炮,又有了炮弹,冀鲁豫根据地军队如虎添翼,随后几个月的时间,就先后拿下敌人近百个据点。这门九二步兵炮成为对日战斗的“急先锋”,在攻坚打据点、摧毁敌人的“乌龟壳”时大显威风。小鬼子们也害怕了,在对上级的报告中说:“八路的炮大大的,八路会造炮了……”

    就在部队一路挺进的时候,意外出现了:由于长年作战,缺乏保养和维护,这门炮在1945年5月17日东平县小寨战斗中意外地炸膛了。

    没有炮,打据点又成了问题。按照刘邓首长的指示,鲁西军区向兵工一厂下达了紧急任务:仿造九二式步兵炮。

    历经艰辛仿造大炮

    要完成试制九二式步兵炮的任务,对于当时的兵工一厂来说,困难相当大:技术资料不全,没有图纸;设备和原材料匮乏,尤其是钢材和煤炭奇缺;人员思想状况、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面对巨大的挑战,兵工厂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和职工大会,坚定大家的信心。同时召开技术骨干和班、排长会议,明确由年轻的技师盖亮、工务长杜茂才和一批技术水平较高、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组成技术攻关小组,负责解决技术资料和试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为了造大炮,军区人人行动起来,各显神通。一方面,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到敌占区城市套购材料;另一方面,派人到民间走街串巷,收购破铁锅、古铜钱等材料;同时,还组织民兵破坏敌人的铁路、火车等,弄来道轨、火车轴、钢板等材料。担任仿制工作的盖亮,则带着自己的儿子盖三保和杜茂才等技术人员一起投入到这门炮的最核心的仿造中。

    攻关小组把炸了膛的日军九二步兵炮所有零部件拆成8大部分,共计120多个零件,获得基本数据,逐一进行仿制。他们还对炮栓、闭锁机、甩子、击发机构和拉火机构等进行改造,使新炮与日本的九二炮完全不同。而盖亮则率领技术骨干,夜以继日地进行绘图工作,画了改,改了再画,力争达到最高水平。

    经过日夜奋战,1946年4月,攻关小组终于试制成功了我军军工史上第一门步兵炮。

    解放军炮兵的起点

    第一门步兵炮试射成功后,兵工一厂和整个单拐村都沸腾了。村民们敲锣打鼓,欢呼庆祝,还杀猪宰羊慰问英雄的兵工战士;军工部在陈氏祠堂大院召开了庆功大会,表彰有功人员。鉴于盖亮在试制大炮过程中的特殊贡献,军工部遂将这门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命名为“盖亮号”。

    造出了第一门炮,第二门、第三门接连问世。作为当时我军唯一的一种自己制造的重型武器,“盖亮号”九二步兵炮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了这些炮,我军开始配备专门的炮兵,这也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起点。

    从1945年冬到1948年,兵工一厂共生产了七门大炮,其中有五门配备给前线部队,发挥了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其中有一门大炮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

    历史,将永远铭记兵工战士的卓越贡献。【原标题:军工史上第一门大炮诞生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广安日报 2013年11月07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