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驻马店 >> 走进驻马店 >> 印象驻马店 >> 浏览驻马店

论西陵氏的族属、地望及其迁徙

2013/10/8 16:14:54 点击数: 【字体:


    西陵氏之女嫘祖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元妃。她因发明养蚕抽丝、制做衣裳,泽披后世子孙,而被尊为“蚕神女圣”。然而,关于西陵氏的族属、居住地望及其迁徙等问题,古史记载语焉不祥。我们谨就这些问题,略述管见。

    一 、养蚕抽丝,制作衣服,是中华先民的伟大发明

    因用丝绸制作的衣裳,质地柔软,轻薄光滑,色泽明亮,而倍受世人的青睐。丝绸的伟大发明,不仅泽披炎黄子孙,而且早在汉唐之世就伴随着驼铃的声响,远泊西方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因为我国古代的丝制品经过这条大道源源不断地运向西方而得名。今天,我们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来追寻“蚕神女圣”的足迹,探讨她的族属、地望及其迁徙诸问题,自然是很有意义的。

    黄帝娶“西陵氏”之女为妻。《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后汉书?礼仪志上》:“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少牢”。《隋书?礼仪志》说:“皇后乘翠辂,率三妃……三公夫人、三孤内子至蚕所,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刘恕《通鉴外纪》云:“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养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唐元稹《长庆集》卷23《织妇词》也有“蚕神女圣早成丝”的佳句。这些文献记载都说明黄帝元妃嫘祖,因“始教民养蚕,治丝茧以供衣服”,故被后世尊为“先蚕”和“蚕神女圣”。

    二 西陵氏与有蟜、女娲部族

    黄帝的元妃“嫘祖”是西陵氏之女。但是,要澄清“西陵氏”的族属及其得名的缘由,还得从黄帝及其母族“有蟜氏”谈起。《国语?晋语四》载:“昔者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是最早记载黄帝、炎帝事迹的权威文献。韦昭注引贾侍中(逵)云:“少典,黄帝、炎帝之先。有蟜,诸侯也。炎帝,神农也。……姬、姜,水名。成,谓所生长以成功也。”这说明“少典”与“有蟜氏”是互为婚姻的两个原始部族,“少典”是黄、炎二帝的父族,而“有蟜氏”则是他们的母族。 “西陵氏”亦可名为女娲、有蟜氏。《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娶雷祖,生昌意。”《史记?五帝本纪》作:“黄帝……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史记正义》:“西陵,国名也。嫘,一作‘傫’”。《史记索隐》引皇甫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这说明雷、嫘、傫、累,均可通作螺。《庄子?则阳》:“有所谓蜗者。”《经典释文》引《三苍》云:“蜗,小牛螺者。”是“嫘祖”即蜗祖。崔豹《古今注?鱼虫》说:“蜗牛,陵螺也。”这说明“蜗牛”亦可名为陵螺。同时,因“蟜”本是蜂的异名,而蜂、陵的名义是相通的。《释名?释山》:“陵,隆也。”《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徐广曰:“蜂,一作隆。”《说文?生部》:“隆,丰大也。”《广韵?东韵》:“隆,丰也。”郝懿行《尔雅?释诂上》疏:“丰,又与封同。”《古文宛?蜀都赋》:“蜂豕应雁。”章樵注:“蜂、封古字通用。”这些皆是蜂、陵名义相通的绝好例证。我们知道,黄帝族居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有“蟜(娲)”氏居住在以“平逢山”为中心的豫西南地区(详后)。这样,以“陵螺”为图腾的有娲氏,因居住在黄帝族的西部故称西陵氏。因此,有学者认为“黄帝母家与妻家是同一部族—有娲族”[4]的推测,应是正确可信的。

    三 女娲、有蟜与西陵氏的居住地域

    澄清女娲、有蟜和西陵氏的居住地域,对探索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远古时代的有娲部族,就居住在今天的豫西南地区。《世本?氏姓篇》载:“女氏,天皇封弟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清张澍稡集补注本)。“天皇”指伏羲,“弟”通作娣。“汝水”源于今河南嵩县龙池漫山西麓,古道流经汝阳、郏县、舞阳、汝南、新蔡至淮滨县而入淮河。“汝”本当作女,汝水当因是远古时代女娲族的居住地域而得名。这说明女娲氏居住的地域,南达汝水沿岸。《隋书?地理志》河内郡济源县有“母山”,即王母山。北宋《新定九域志》卷1说:孟州有“皇母山,又名女娲山,其上有祠,民旱水祷之”。这里的“母山”、“皇母山”是指今河南济源、孟州境内的太行山南麓。也就是说,这里的太行山亦名女娲山。可见女娲氏居住的地域,北抵太行山南麓。《史记?魏世家》载:“昭王十六年(公元前303年)秦拔我蒲坂、阴晋、封陵。”《史记正义》:“封陵在古蒲坂县河曲之中。”“封陵”亦名风陵。《水经注?河水》载:潼关“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杨守敬按:“《燕策》、《史记?魏世家》、《秦本纪》、《年表》作‘封陵’。”王国维校:“‘风塠’,《御览》引此作风堆,又引戴延之《西征记》云:‘伏羲、女娲,风姓也’。此当是女娲之墓。……《寰宇记》云:‘河东县三里风陵,是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这说明“女娲墓”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的黄河岸边,世谓之“风陵”,秦汉以来受到“祀典”。唐《元和郡县图志》卷10《河南道六》载:任城县“承注山,在县西南六十七里,女娲生处。案今山下有女娲庙。女娲陵在县东南三十九里”。这里的“女娲庙”、“女娲陵”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南。由此可见,距今约八、九千的女娲氏,当居住在今南自汝水、北抵太行、西起潼关的河南西南部地区,后来其东部边沿可能达到山东西部。考古学发现以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可能就是女娲、伏羲部族的文化遗存。 有蟜氏和西陵氏居住的平逢山,就是位于今洛阳市的北邙山。《山海经?中山经》说;“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郝懿行疏:“平逢山即北邙山,郏山之异名也。《地理志》云:河南郡谷城,盖县因山为名,山在今河南洛阳县西北。”这里的“伊、洛”指伊水和洛水。《左传?定公八年》载:“单子伐谷城。”杜预注:“谷城在河南县西。”《后汉书?郡国志》说:“谷城,瀍氷出。”这说明“谷城”在今洛阳市西北部。《太平寰宇记》说:“邙山在河南县北十里、洛阳县北二里,一名平逢山,亦郟山之别名也。”这说明“平逢山”乃洛阳北邙山的别名,位于伊、洛之北包括今新安县东部和孟津县全境的邙山岭上。由此可见,距今约六、七千年的有蟜和西陵氏,当居住在以洛阳北邙山为中心的豫西地区。这里发现以渑池仰韶、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和汝州洪山庙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可能就是有蟜、西陵氏的文化遗存。

    夏禹之妻“女憍氏”,亦为有娲氏之女。《大戴礼记?帝系》载:“禹娶于涂山氏之子,谓之女憍氏,产启”。“憍”,通作娇。《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这说明大禹治水时,娶“涂山氏”之子女憍(娇)为妻。颇为有趣的是,这位“女憍”亦名为女娲。《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系》作:“禹娶涂山氏之子,谓之女娲,是生启。”同书《史记索隐》说:“《世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这里所谓“涂山氏号女娲”,就是说“涂山氏”本是居住在涂山地区的女娲部族之义。

    然而,“涂山”的地望在哪里?以往却有不同的说法:或以为在在今安徽寿县,或以为在今安徽怀远县,或以为在今四川江北县,或以为在今浙江绍兴,或以为在今河南嵩县。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当以在今河南嵩县说为是。这是因为“涂山”不仅是大禹妻家的居住地,而且也是大禹会合诸侯的地方。《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玊帛者万国。”《国语?鲁语下》说:“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这里的“会稽山”即涂山。《水经注?淮水》说:“涂山有会稽之名。”杨守敬疏:“《述异记》上:‘禹会涂山,防风氏后至,禹诛之’。”是其确证。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来看,夏部族的活动中心当在今嵩山周围的伊洛、汝颍流域。因而大禹治水的活动地域,绝不可能远涉到今安徽、江淅一带。《逸周书?度邑解》记载周武王的话说:“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杜预《左传?昭公四年》注:“三涂,在河南陆浑县南。”《水经注?伊水》载:“陆浑之西南王母涧,涧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溪。……伊水历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这里的“王母”即禹妻涂山氏。顾颉刚先生说:“禹娶涂山,从禹传说的核心来看,应该在这边(三涂山)才对,所以我以为涂山即三涂山的简称。”[5]因此,“涂山”即三涂山,在今河南嵩县西南约5公里。这就是说距今约4100年前后的虞夏时期,我国远古时代著名的有娲部族,仍居住在今天的豫西南地区。

    由上所述,我国远古时代的女娲、有蟜、西陵和涂山氏的演变脉络,清晰可见,信而有征。它说明这个繁衍中华先民的核心族群,自距今约八、九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时代,直到距今约4100年前后的虞夏时期,大体上都居住在今河南省西南部的广袤地区。这也说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应是华夏文明起源和形成的中心地带。

    四 西陵氏的迁徙与嫘祖传说的扩散

    自原始社会末期,女娲、有蟜和西陵氏部族日益繁衍、壮大。他们的子孙也随着岁月的蹉跎和生活的需要,逐渐迁居四方。这些迁徙后的族群大都因地而取名,如居住在“三涂山”的一支便名涂山氏,就是很好的例证。他们伴随着新的部族名字的实行,其先族的名号便日渐被人淡忘。这就是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女娲、有蟜和西陵氏的裔孙们,只有极少数仍沿用其先族名号的缘故。值得注意的是,战国秦汉直至隋唐时期,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有“西陵”的地名和“嫘祖”的传说,为我们探讨西陵氏的迁徙方向提供了重要线索。

    河南西平是“西陵氏”的故乡。《武威汉简?王杖十简》载:“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汝南西陵县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汉书?地理志》载:汝南郡有“西平”县。《水经注?潕水》载:“潕水又东过西平县北……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可见,西汉时期的“西平县”本名西陵县。这里位于汝水沿岸,西距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约35公里,正是远古时代女娲、伏羲氏居住的地方。我们知道,黄帝妻家“西陵氏”本是女娲、有蟜氏的裔族,大概直到商周时期这个部族仍居住在今河南西平一带。这就是“西平”本名西陵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西平”本是西陵氏的故乡,也是嫘祖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应是可以肯定的。 春秋战国以降,西陵氏的支族逐渐向四方迁徙。《战国策?秦策四》和《史记?楚世家》记载:秦将白起拔楚“西陵”,在今湖北宜昌西北。《史记?楚世家》和《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今湖北黄岗西设有“西陵县”。《三国志?吴志》载:三国孙吴时期在今湖北浠水县设有“西陵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在四川盐亭县金鸡镇嫘祖山出土的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嫘祖圣地碑》说:“黄帝元妃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当地还有西陵山、西陵村等传说[6]。此外,在今河南荥阳、开封、山西夏县、山东费县、浙江杭州等地,也都有“西陵”地名和嫘祖的传说。这些都应是“西陵氏”后裔的迁徙及其对“先蚕”嫘祖崇拜的产物。

    [1]蔡运章:《论少典、有蟜氏与炎黄二族的发祥地》,《河洛文化研究》,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 2006年。

    [2][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3]蔡运章:《论伏羲、女娲与少典、有蟜部族》,炎帝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 年。

    [4]何新:《诸神的起源》,三联书店,1986年。

    [5]顾颉刚:《古代巴蜀与中原关系说及其批判》,《论巴蜀与中原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6]李德书:《炎黄嫘祖研究文集》,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编印,2002年。

    作者简介:

    蔡运章,男,(1942年~),河南省洛阳市人。现任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洛阳易经学会会长、洛阳大学特聘教授兼易学考古研究所所长、河南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文字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外聘博士生导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钱币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等职,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钱币学家。主要著作有:1、学术专著《甲骨金文与古史研究》等5部;2、《洛阳史话》等普及读物3部;3、主编(或副主编)《洛阳钱币》等学术著作9部。4、发表《空首布初探》等学术论文130余篇。自2004年以来,在洛阳大学和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的支持下,组织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著名学者,启动编撰《中国易学考古丛书》的重大科研项目,任主编和课题召集人。这套《丛书》共10册,每册约40万字,中华书局将在2007年陆续出发行。

    有蟜氏是以蜜蜂为图腾的古老部族。《山海经?中次六经》载: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郭璞注:“言群蜂之所舍集,蜜,赤蜂名。”郝懿行疏:“按‘赤’疑亦字之讹。蜂凡数种,作蜜者即呼蜜蜂,故蜜亦蜂名。”“骄”,通作“蟜”。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小部》:“骄,假借为蟜。”可以为证。这说明“蟜虫”即蜜蜂,也是平逢山之神名。这种螫人的飞虫成群集结,致使山上到处都成了蜜蜂的舍庐。《说文?虫部》说:“蜂,飞虫,螫人者。”。《荀子?议兵》说:“惨如蜂虿。”《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说:“蜂,虿也”。是“蜂”亦名为虿。《说文?虫部》:“蟜,虫也。”《左传?襄公九年》载:郑国的“公孙虿,字“子蟜”。故“蟜”当是蜂的异名。由此看来,居住在平逢山上的有蟜氏是以蜜蜂为图腾的古老部族[1],是显而易见的。

    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既可把他们看作两个人名,也可视其为我国远古时代两个互为婚姻的原始部族。需要指出的是,“有蟜氏”就是远古时代的有媧氏。皇甫谧《帝王世纪》载:“有蟜氏之女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 [2]。司马贞《史记?.三皇本纪》则作“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司马氏自注:“按《国语》炎帝、黄帝皆少典之子,其母又皆有娲氏之女。”可见“有蟜氏”亦可称为有娲氏。然而,“有蟜氏”为什可以称有娲氏?也就是说,为什么“有蟜氏”就是有娲氏?司马贞没有具体说明,致使许多人困惑不解。其实,这是因为“蟜”、“娲”名义相通的缘故。我们知道,“娲”是女娲的专名,其字本作蜗。《说文?女部》:“娲,古之圣女,化万物者也。”据楚帛书《创世篇》记载:伏羲“娶摣尾子囗之子曰女皇。”“女皇”即女娲。因“摣尾子”本是以捞取沼泽湖泊中的螺类动物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原始部族,“螺”就成为他们的图腾标识。“螺”本作蠃,是蜗的别名。《说文?虫部》:“蜗,蠃也。从虫、呙声。”段玉裁注:“蠃者,今人所用螺字”。薛琮《文选?东京赋》注:“蜗者,螺也。”是其佐证[3]。这说明“摣尾子”亦可称为有蜗氏,故其女得名“女蜗”。相传,因“女蜗”与伏羲结婚,繁衍子孙,形为后来的中华民族,故被后世尊书为“女娲”。同时,因“蟜”是蜂的别名,与蠃的名义相通。《说文?虫部》“蠃,蜾蠃也。”《虫部》还说:“蜾,蜾蠃、蒲卢,细腰蜂也”。蜾,同果。《尔雅?释虫》:“果蠃。”郭璞注:“细腰士蜂也”。大盖因蜂的幼虫与螺相类,古人就把蜂与螺视为同类动物,都统称为“蠃”。这就是“有蟜氏”亦可称有娲氏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西平网(2009-05-24 )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