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衣点头
2013/9/6 16:11:0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典源:明·陈耀文《天中记》
典故释义:考试高中。
朱衣点头讲的是宋代文豪欧阳修的故事。
陈耀文,字晦伯,河南确山人,自小过目不忘,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癸卯科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庚戌科进士,授中书舍人,升工部给事中,官至按察司副使,著有《正杨》一书,纠正杨慎《丹铅录》一百五十条错误。最著名的当数他的《天中记》。《天中记》又名《寰海类编》,依事物的性质将典籍、历史、小说、艺术、科技和天文、地理等分门别类,尽书天中。全书二百余万言,分类目七百九十六个,每一类目下是事物名称的标题。他引用材料注明出处,对材料的是非真伪亦有考证,为其他类书所不及。清代大学问家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给予了中肯评价。纪昀说:“是编乃类事之书,以所居近天中,故题曰《天中记》。”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官至参知政事,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领袖,积极培养后进。“八大家”中宋之王安石、曾巩、三苏父子都可谓其门墙桃李。1057年,欧阳修与端明殿大学士韩子华等一起主持礼部大考。考毕,欧阳修闭门考试院,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评阅试卷。看着看着,他仿佛觉得身后有个穿红衣的人频频点头,表示赞赏。于是,他朱砂笔一挥,便是一篇入选佳作,不由暗暗称奇。更奇怪的是,他一连批阅的几份佳作,似乎都觉得背后朱衣人在点头,而阅平庸之作却无此感。欧阳修原以为是懂得鉴赏文章的侍吏在点头。可回头一看,室里空无一人。如此反复几次,他以为是幻觉,便悄悄取来一面铜镜,置于案头。一天,当他又发现一篇好文章时,抬眼朝镜中瞧,果然看到有一个穿红衣的老人频频点头并大加赞赏,回头一看身后却杳无人影。欧阳修把这一奇怪的情景告诉一起阅卷的同僚,大家都赞叹不已,怀疑有神仙相助。为此,欧阳修曾吟就“惟愿朱衣一点头”的诗句,表达了为朝廷选拔贤士的美好愿望。果然,拆卷登分时,佳作累累。放榜之日,苏轼、苏辙、曾巩等后起之秀皆名列前茅。连宋仁宗回宫后都抑制不住兴奋,向章献太后报喜:朕为子孙擢拔了王佐将相之才(指苏轼兄弟等人)。当时一道参与阅卷的大诗人梅尧臣把苏轼的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又惊又喜,以为本科得到了异人。苏轼殿试中了乙科,写信答谢主考官。欧阳修读了信,告诉梅尧臣:“老夫要避这个后生,放他出人头地。”后来,苏轼的诗文一写成,就会为人传诵,每次传到欧阳修处,他总要兴奋一整天。有一天,他与儿子欧阳棐谈诗论文,提到苏东坡时,十分感慨地说:“你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世人再也不会提起我了。人们只知有苏子瞻而不知有我欧阳永叔了。”此点一出,后人遂用 “朱衣点头、朱衣点额、点头朱衣”等指科举中选或被考官看中,以“朱衣使者”称考官。汤显祖《牡丹亭》第四十一出:“且当青镜明开眼,惟愿朱衣暗点头。” 冯梦龙《警世通言》:“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十三出:“三策献君前,点头朱衣圣恩眷,庆朝廷明盛,罗网英贤。”梁章钜《称谓录》:“朱衣使者,宋人诗中屡见,亦言试官也。”
成语“朱衣点头”由此而出。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