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烙画”起源于清嘉庆年间,太上祖张良友在南阳府布店为徒,结识一烙画江湖艺人,交友甚笃,学艺后回乡以此为业,世代相传,养家糊口。建国后经营惨淡,文革中濒危严重。改革开放后张海宽重振“张氏烙画”,促使这一传统美术烙画工艺枯木逢春,从起源至今有200余年历史。
“张氏烙画”的主要特征是选白榉板材,先在板材上构图,以电烙铁笔烙线,在构图的板材上作画,烙铁温度200度左右。铁笔烙板材的茶褐色焦痕程度呈现画面的不同层次,要求火墨着色相宜,点点失误,整幅皆毁,弥补修复已不可能。烙画必须笔随心动,胸有成竹,火墨成色恰到好处。烙画板材优于画布和宣纸,便于保存传世,具有更深远的保存和欣赏价值。
烙画是我国民间传统美术的一大宝贵文化财富,历史上全国以河南南阳最为盛行。随着时代各种原因所致,致使这一民间传统美术瑰宝濒危状态严重。张海宽先生重振先祖“张氏烙画”,并潜心研究,推陈出新,促使这一民间烙画技艺枯木逢春。这对于我们传承民间传统美术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中求发展意义深远,其重要价值是保护抢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发展中,为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为我们的后世子孙守护和开发这一文化财富当好筑路者。
2016年12月,由上蔡县人民文化馆推荐申报驻马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承谱系:
代数 |
|
姓名 |
性别 |
生卒年月 |
学历 |
一代 |
太上高祖 |
张良友 |
男 |
嘉庆七年(1802年) |
|
二代 |
太高祖 |
张文龙 |
男 |
嘉庆三十六年(1821年) |
|
三代 |
太祖 |
张廷军 |
男 |
道光二十年(1840年) |
|
四代 |
高祖 |
张永文 |
男 |
咸丰十年(1860年) |
|
五代 |
显祖 |
张新艺 |
男 |
光绪五年(1879年) |
|
六代 |
曾祖 |
张振兴 |
男 |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
|
七代 |
先祖 |
张三猷 |
男 |
民国七年(1918年) |
|
八代 |
父亲 |
张曹耀 |
男 |
1938年生 |
初中 |
九代 |
|
张海宽 |
男 |
1957年生 |
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