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鞋城皮革集团现已在上海、广州、重庆、河南等地拥有8个大型工厂共13个国内分公司、9个办事处和3个国外分公司。1993年以来,企业规模和效益一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集团公司先后被国家评为“中国乡镇企业行业最大经营规模第一名”、“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AAA信用企业”等。领导这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崔明杰年仅37岁,被同行们尊称为 “皮革大王”。
【临危受命】
2001年初。河南,鹿邑。一个寒冷的日子。叱咤风云的商界巨子、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崔庆义突发疾病辞世。鞋城的重担落在了年仅33岁的新任董事长崔明杰身上。
“崔明杰行吗?”
外界不少人投去怀疑的目光。
已在商海游刃10余年的他料理完父亲崔庆义的后事,勇敢地应对着一个又一个挑战,使企业从一个又一个困境中走了出来,在上海撑起了一片天。
“我和上海有缘。鞋城集团发轫于鹿邑,但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是在上海。”记者面前,崔明杰对他创业的经历侃侃而谈。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崔明杰就提出,要走出家门,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发展,并且把目光瞄准上海。董事会采纳了他的建议,制定了“雄踞中原,傲视全国;立足沿海,辐射***”的市场发展目标,并由他开始操作实施。
1992年5月,崔明杰跨出家门,在上海开设了办事处。
1993年1月,公司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杰福贸易公司,崔明杰任总经理。
1994年9月,集团公司与台商合作,投资100万美元,在上海淞江区九亭镇建成第一个生产型实体:上海豫升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1995年7月,豫升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当年生产鞋面革258万平方英尺,销售额达到1578万元。
1996年到1997年,在上海又先后新建了上海豫佳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年产成品革1000万平方英尺;建上海豫全鞋业有限公司,年产出口运动鞋200万双。
同时,市场销售区域也由上海及周边地区扩大到整个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与江苏的森达、温州的康奈、奥康等国内知名的鞋生产厂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同时上海豫全鞋业生产的运动鞋也销售到美国、韩国、德国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二次创业】
时光流转,到了2002年。
崔明杰开始部署新的发展战略: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变家族式管理为制度化管理,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股份制企业转变。无论产品品牌、营销方式还是人才管理都要创新。
新战略的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2002年集团完成产值14.9亿元,实现利税9864万元,上交税金4300多万元,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
到目前,鞋城集团在上海已开办了三个中外合资公司和一个贸易公司,投资总额达2亿多元。
崔明杰说:
“实施向外扩展战略,走出河南,在上海开办企业,不仅扩大了企业规模,而且可利用河南劳动力和低廉的管理费用这些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东西呼应,南北联动,豫沪双赢。”
他的突出表现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让人们对这位年轻的企业“掌门人”刮目相看。崔明杰赢得了“皮革大王”的美誉。
【质量立足】
鞋城皮革集团大门上镶嵌有“居安思危,永葆一流”8个大字,这是鞋城皮革集团的企业座右铭。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崔明杰都始终恪守,并以此警示每一名员工。
崔明杰告诉记者:
“企业成功不是靠侥幸而是靠质量,所以我们靠质量立足。我们的每项工作都无条件服从这一原则,并制定了措施,落实到每个员工、每个产品和每个细节,保证不合格产品不出车间,不入库房,不投放市场。”
正由于此,2003年,集团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1、ISO14001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导产品黄牛皮系列荣获全国首届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使用资格,为打破绿色贸易壁垒、获得全面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崔明杰说:
“鞋城与外商合资的运动鞋上海出口基地建成后,将达到年产运动鞋1200万双的生产规模,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08年,公司年产值将超过30亿元,利税1.5亿元,年出口创汇在1.5亿美元以上。我们的未来灿烂辉煌!”②4本报赴上海报道组 张靖 李虎成责任编辑:陈要逢(原标题:闯上海的“皮革大王”——访河南鞋城皮革集团董事长崔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