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周口 >> 当代周口 >> 真中河南人 >> 浏览周口

河南人在北京报道 刘庆邦:把所见所悟化为中原风

2012/7/18 15:44:07 点击数: 【字体: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进城与反进城的历史”。作为曾经的河南农民,如今的北京作协副主席,在京河南人刘庆邦,从自己不断升级的励志人生中,得到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把眼睛里的景观和心灵的景观,化为激荡人心、带有中原风韵的一部部力作。

  □东方今报特派北京记者 奚春山

  特约通讯员 于宙 杨永/文图

  【人物档案】

  刘庆邦:著名作家,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 1967年毕业于河南沈丘第四中学。毕业以后当农民,19岁招工招到煤矿。当矿工、矿务局宣传部干事,曾任《中国煤炭报》编辑、记者、副刊部主任。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短篇小说《鞋》获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2003年,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曾获北京市首届德艺双馨奖。

  ●如农民爱惜粮食般爱惜文字

  7月10日,北京和平里宾馆附近国家安监总局的信访接待室,临时成了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庆邦的会客室。

  面对来访的东方今报记者,着蓝色短袖、土黄色休闲裤,说起话一板一眼、如京腔般的刘庆邦解释:楼上的办公室太热,咱们就在这里开始吧!

  在信访接待室的戏剧性会面,或许会成为今后小说里的一个细节!刘庆邦半开玩笑地说。

  让记者略感意外的是,作为中国文坛煤矿文学专业户,去过除“西藏以外所有的中国内地矿井”的刘庆邦,脸上没有煤斑。

  煤斑是作家刘庆邦的独特发现,他说,矿工常常会在井下受些小伤,而这些伤口会很容易沾上煤,煤尘渗透,会形成蓝色的煤斑。

  截至目前,刘庆邦绝大部分作品都和煤矿有关。他荣获老舍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作品皆反映的是矿工的生活。如今,刘庆邦创作的笔触,已经不只限于矿工和农村,开始深入到城市。

  “保姆在北京”系列短篇小说,是刘庆邦目前正在创作的作品。他已经写了7篇,预计写12篇左右。他说,去年中国的城市人口首次占到51%,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刘庆邦捕捉到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并尝试从保姆入手,以较小的“切口”,来反映中国城市化的宏大命题。

  对于中国历史,从沈丘农村走到首都北京的刘庆邦曾有个宏观判断。“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进城和反进城的历史”。

  作家王安忆评价说:“读刘庆邦的文字,能体会到他对文字的珍爱,这是个如农民爱惜粮食般爱惜文字的人,从不挥洒浪费。”

  ●曾经 为了爱情而写作

  1970年,在乡亲们艳羡的目光中,曾吃过树皮的19岁的青年农民刘庆邦,从周口沈丘被招工进城,在郑州矿务局当了一名矿工。

  被招工进城是因为刘庆邦有文化,还会写文章。

  刘庆邦坦言,自己仅当了一年矿工,因为会写文章,被调到办公室搞宣传。“没有煤斑,是因为自己在井下工作的时间太短!”

  几年后,会写文章再一次给刘庆邦带来了好运,1978年,在发表了几部文学作品后,刘庆邦上调到北京《中国煤炭报》当记者。

  刘庆邦说,当时写文章的动力,源于对漂亮姑娘的追求,那个时代的漂亮姑娘爱的是才华,不是金钱。靠着一手好文章和文采飞扬的情书,刘庆邦如愿以偿地追到了漂亮姑娘。

  饶有意味的是,在2006年初出版的被誉为“中国当代《红与黑》”的长篇小说《红煤》中,刘庆邦再秀情书绝技,替小说中的主人公写起了情书。

  《红煤》中的主人公宋长玉,身份是农民工,为了实现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他开始追求矿长女儿。在用一封封情书逐渐赢得矿长千金芳心时,矿长发现了这个危险的苗头,动用权力,将宋长玉开除了。野心勃勃的宋长玉,后来承包小煤矿发了财,但由于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宋长玉从很成功的煤矿主,最后又放弃一切而潜逃。

  ●如今

  更关心底层的内心世界

  新闻记者这个职业,让刘庆邦有了更深刻认识社会的机会。

  2000年春节前,徐州某煤矿发生透水,很多矿工被困井下,那天漫天大雪,刘庆邦去报道矿难。

  那一天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在矿工俱乐部门口等待父亲的小伙子,他发现刘庆邦像是记者,就问他是不是来采访的。刘回答说是,年轻人继续说,他觉得父亲没希望了,刘劝他别悲观,他摇摇头,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叫刘庆邦大吃一惊,小伙子问:“这次如果我爸真的不能出来的话,我能不能顶他参加工作?”这话当时就令刘庆邦心如刀绞。“这孩子要参加工作,必须要以父亲的死亡为代价……这里面有深刻的生命悲哀,但你却无法写进报道。”后来,这个在他心里久久不能释怀的故事,被写成了一万多字的小说《雪花那个飘》。

  在刘庆邦眼里,矿工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脱下农装换上工装,就成了矿工,收入比农民高,但代价也更高,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都还是农民类型的,他们对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个由七百多万人支撑起来的群体,为中国提供了67%的能源,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被忽视了,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作为记者的刘庆邦曾经看过一份矿工与矿主签的合同,上面白纸黑字写着:“若出现意外,一只指头赔偿50元。”

  ■ 点评

  中原故乡飘飞的芦花、压倒一切的大雪,在作家刘庆邦的血管里流淌,化为他不畏艰难、敢拼会赢的励志人生。

  点评人:

  刘金山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

  ■ 对话

  刘庆邦:小说没有王

  东方今报:听说您每年都要回中原家乡,连吃的豆芽都是用老家的绿豆做的?

  刘庆邦:我的故乡在豫东大平原。我曾经说过,那块地方用粮食、用水,也用树皮和草根养活了我,那里的父老乡亲、河流、田陌、秋天飘飞的芦花和冬季压倒一切的大雪等,都像血液一样,在我记忆的血管里流淌,只要感到血液的搏动,就记起了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

  “每年我大概要回两次老家,我回老家,每次都带回来刚收的新绿豆,这是我绿豆芽种得好的秘诀”。不仅回老家,每年还要选择去矿山小住,除了西藏煤矿,全国大小煤矿如今几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东方今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进城与反进城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

  刘庆邦:其实中国的历史一直是城乡对立的结构,城市总给人感觉在高处,代表着金钱、美女,一些繁华和享乐。现在高楼大厦、汽车,高度发达的东西还是集中在城里。一提农村就意味着偏僻、贫穷、落后,被压制,被剥夺。

  一个农民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到城里去,通过我们的历史来看也是这样的。朱元璋原来是一个农民,是非常贫困的农民,可是当他当了皇帝以后,就把农民压制得非常厉害,不许农民进城,因为他自己进城夺了江山,他怕农民进城夺了他的江山,他就制定了法律,农民不能进城。除了朱元璋之外,后来很多皇帝都是这样的。

  东方今报:在文坛,您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为什么偏爱短篇?目前官场小说、商战小说非常有市场,您是否也会涉足?

  刘庆邦:官场小说、商战小说目前很火,读者也多。我的亲戚朋友也有一些在政界、商界任职,我也了解他们的生活,但不喜欢写这类小说。我喜欢写的是小人物。

  至于“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我当不起。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以有球王、拳王,但写小说没有王。(原标题:河南人在北京报道 刘庆邦:把所见所悟化为中原风)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12-07-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