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周口 >> 当代周口 >> 真中河南人 >> 浏览周口

河南人在北京系列 身居陋室 他用热血铸造精神长城

2012/1/11 11:39:00 点击数: 【字体:

  河南人在北京系列 身居陋室 他用热血铸造精神长城
      年近六十,仍住在北京某小区地下室里。以世俗的眼光衡量,河南人吴宪领是个失败者。但这个失败者,却干着把国家统编教材诗歌化,便于青少年记忆的大事。在生活的“穷”与事业的“达”之间,吴宪领做了“大义大仁”的选择。

    □东方今报特派北京记者 奚春山

    特约通讯员 于宙 杨勇/文

    特派北京首席记者  张晓冬/图

    【人物档案】

    吴宪领,河南项城市人,当过军人、教师、公务员,系国务院“汉语办”世界汉语教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教科所教育实验分会会员、中国专家学者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论坛中华爱国文化促进中心秘书长、中华爱国文化网主编(社会兼职)。

    ●身居地下室  心系中原情

    “诗话中国五千年文化第一长廊”,这是年已六旬的吴宪领,给家乡中原策划的又一个旅游文化项目。

    “诗话中国五千年文化第一长廊”主体,由100块雕刻大理石板组成,一块石板刻一首诗歌。去年11月底,吴宪领向新郑市人民政府寄送了策划案。他说,政府方面正在组织专人论证此事可行性。

    在为新郑出谋划策之前,吴宪领还为登封市发展旅游支了“一招”, 投资拍摄中华父亲山——嵩山的电视系列片。而通过拍片可以提高嵩山的知名度,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好铺垫。

    吴宪领现任中华爱国文化促进中心秘书长。和这个头衔不相称的是,他这个秘书长竟然住在北京一所小区的地下室二层。地下室的房间,仅有3平方米。

    ●转业后当老师

    创“诗歌记忆教学法”

    “志为写中华,奢望别无它;生命尚犹在,奋笔报国家。”在这间地下室里,吴宪领写下一首自勉诗。他的人生脉络,沿着爱国的时代旋律奋进。

    吴宪领出生在河南项城,1968年3月,初中还没毕业,就被部队首长看中,特招到沈阳部队参了军。

    参军后,吴宪领被分配在抚顺市雷锋公园执勤,他曾在雷锋墓前为雷锋站岗。1972年初,吴宪领复员回乡,因为当兵时,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惜才的乡领导点名让他当民办教师。这一当,就是15年。

    孩子年龄小,不愿背诵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吴宪领把历史人物和事件,编成历史记忆诗歌,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作为民办教师,工作很辛苦。白天工作,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吴宪领回忆说,诗歌写作,绝大部分都是深夜趴在煤油灯下创作的。

    ●术后不足百天 再写爱国诗篇

    在长期的教学中,吴宪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他把这些资料汇集起来,有了出书惠及更多孩子的想法。

    2004年他为出版《速记中国》,北上北京,投亲靠友,联系出版事宜,正式成为“北漂”。

    2005年7月,吴宪领参加了“首届世界汉语大会”,更加激起他创作的激情。他不顾天气炎热,为查资料跑书店,双脚打上血泡。在不到100天里,他一气写下《新编中华名人名胜速记歌》,600多首诗歌传唱着中华红色名胜、山水名胜、园林名胜、景观名胜、寺院名胜的古今文化。

    2007年4月初,《速记中国》正式出版后,新华社率先采访报道。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高占祥、于丹等文化名人收藏。

    2008年,中国即将举办百年幸遇的奥运。“我要用奥运100天,展示中华5000年”!吴宪领向奥组委申报以《速记中国》为内容的“中华爱国文化千米长卷”。最后他累倒在北京,于当年6月13日做了心脏双支血管搭桥大手术。

    心脏大手术后不到百天,他又坐不住了。因为,时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日子不足一年了。于是,他又起早贪黑查资料,精心创作出《速记中国》的精华品牌版《中华颂》。

    《中华颂》分“中华历史朝代”、“中华古代文明颂”、“中华近代发展颂”、“中华现代振兴颂”、“中华区域特色颂”和“中华经典名胜颂”六个章节、818行歌诀,一韵贯通。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的文明精华跃然纸上,印记在卷。

    ●让世界传颂中国  让中国繁荣世界

    令吴宪领开心的是,上海世博会期间,以吴宪领的《中华颂》内容制作的“中华爱国文化长卷”,受到了联合国代表贝楠和部分世博组委会官员的赞赏。

    吴宪领认为,《中华颂》作为文化产品的品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让世界传颂中国,让中国繁荣世界。这位被家人称为“文化疯子”的大梦想,就是努力打造一项影响世界的文化品牌。

    2011年初开始,吴宪领为中国共产党90周年创作出《伟大征程九十年》100首中共党史记忆诗歌。

    201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这让吴宪领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吴宪领的新设想是,以《中华颂》为内容,以图书《中华颂》、“中华爱国文化长卷”、“中华爱国文化长廊”、“中华爱国文化园”为载体,建议开展全国性的中华爱国文化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镇活动。

    ■ 点评

    身居陋室、身系天下,年已六旬的吴宪领,用几十年的青春和热血演绎了“优秀的作品塑造人、高尚的精神鼓舞人”的时代主旋律!塑造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大仁大义的中原品质。

    ——点评人高保群: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 反响

    首都画家给力河南

    让中原“牛”起来

    □东方今报特派北京记者 奚春山

    特约通讯员 于宙 杨勇

    中原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也牵动着在首都120余万河南籍人士的心。首都名画家创作出体现“中原精神”的力作,授权东方今报独家刊登,讴歌亿万不畏艰难、踏实奋进,让中原“牛”起来的的亿万中原儿女。

    作为喝着南阳丹江水长大的画家,昨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书画院副院长张继山,向东方今报记者展示了自己新创作的作品。张继山说,这幅作品命名为“中原精神”。

    作为以画牛闻名的画家,为何整幅作品只画了一头牛?

    张继山解释说,“一”象征着亿万中原儿女,在以卢书记为代表的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亿众一心,埋头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丰功伟绩,也象征着年轻的中原经济区刚满一周岁。

    而牛有耐性、能吃苦、最争气,傲骨铮铮,象征着亿万中原儿女不畏艰难,踏实奋进的“牛劲”,也寓意中原经济区一定会在中国、在全球“牛”起来!

    寓意高远的“中原精神”力作艺术性如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称:张继山的牛,画出了牛的精、气、神,题材新,路子对,画出了中原人牛的风骨。

    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看过作品后,欣然留下墨宝:龙马精神。

    张继山说,1个月前,自己曾通过东方今报向亿万中原儿女承诺,要为中原经济区创作一幅力作,如今力作完成。自己特授权中原地区城市发行第一报——东方今报独家刊登这幅作品,给力河南正在召开的“两会”,祝愿区域大报东方今报,像中原经济区一样早日在全国“牛”起来!(原标题:河南人在北京系列 身居陋室 他用热血铸造精神长城)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12-1-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