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阳太昊陵庙的显仁殿东北角青石台基上,有一圆孔,游人香客称之为“窑”。它实际表现的是女性生殖器。凡来太昊陵的游香客,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这个“窑”,既可以多子多孙,又可以使子孙健康,所以被称为“子孙窑”。
“子孙窑”在一块长70厘米,厚40厘米的青石中间。它是原始社会生殖崇拜的产物。古人有把灵石作为女性神或生育神来膜拜的习俗,有“乞子石”、“祈子石”、“阴阳石”一类的祭祀对象。至今,贵州的苗族妇女还保留着往深山拜石祈求生育的习惯;白族妇女不育,则去剑川拜“阿央石”,即女阴石,四川盐源县左所地区有一个石洞,人们为了求育,就往石洞里丢石块,当地纳西族人把这个洞称之为“打儿窝”。
关于子孙窑的来历,在淮阳还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伏羲在富饶美丽的宛丘(今河南淮阳)定都后,建都治天下。他定姓氏,制嫁娶之礼,匹配夫妻。他打破氏族的群婚观念,每到仲春之月,用“会”的形式把男女青年召集到一块,会场中间立一块大石头(类似子孙窑),上附一小“孔”,男女若是互相有意,双方都用手摸子孙窑以表意,说明两人有了感情,愿结为夫妻。在此基础上,伏羲“以俪皮为礼”固定婚配。即把一张鹿皮用刀划为两半,男女各执一半以为婚姻信物。从此,人类结束了群婚和族内婚的历史。
因为摸子孙窑的人很多,石的上部往往被手指摸穿,子孙窑也随着陵庙的整修不断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