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宫《道德经》真迹之谜
2013/6/25 9:51:53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老子撰著的《道德经》也叫《老子》,是一本世界最早、最著名的哲理书,它具有明显的辩证法思想,为后人所推崇。然而,这部《道德经》卷书真迹在哪里呢?
老子在周朝为官时就已是名扬天下,很多人求救不得。辞官归隐后,求教者络绎不绝,把他的话记得于竹简,四处传颂。老子离家西去到处受到欢迎。还没到函谷关,关令尹喜就感到天气异常,紫气东来,气象一新。他亲率属下,远道迎接老子入关。入关后畅叙别离之情,通宵太旦。从谈话中他发现老子微妙玄通,比他的想象高得多。就要求老子驻足关上,静下心来创写一册论著。老子见推辞不掉,就著起书来,他下了很大气力,专心致致地把自己一生的见地撰文成章,这就是叫绝天下的老子《道德经》。老子写完书后执意离去,尹喜只好相送出关。尹喜送走老子后,就把《道德经》当作老子供奉,手不释卷,晨夕苦读,越读越觉学问非浅,哲理明晰,令人叫绝。尹喜怕久而久之会弄破此书,就自己重新抄写一遍,置于案头,而把真迹当作传世珍宝深藏密室。尹喜一生没离开过这本书,从中大彻大悟许多事理。直到弥留之际,他才把儿子叫到眼前,把《道德经》传于儿子珍藏。并慎慎交待“此乃家宝,要世代珍藏,不可外传。”从此,尹喜的手抄本《道德经》流传于世,而真迹音信遥无。
有关《道德经》真迹有两种说法,一传:唐朝李皇以老子为祖宗,对《道德经》极力推崇,尹喜后代尹良将真迹献于唐王李隆基,李隆基下诏在太清宫增建藏经楼,把真迹藏于楼上,命重兵看守。安史之乱,叛军火焚太清宫,《道德经》真迹与楼台殿宇毁于大火。另传,太清宫的《道德经》是复制品,真迹藏于宫院,但也在战乱中遗失。究竟《道德经》真迹是毁是存,是留是失,至今仍是一个谜。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