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郑州市中原福塔内,游客观赏360度全景画《锦绣中华》。
图为:采访团参观郑东新区沙盘图。
图为:郑州市新名片——会展宾馆,主楼曲线与古老的砖塔“嵩岳寺塔”吻合。
图为:三全食品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为食品安全把关。
编者按
11日至16日,本报受邀参加“印象河南2011省外媒体中原行”活动,与安徽、河北等6省市近30家媒体,走访郑州、洛阳、南阳、信阳、许昌5个城市。
这里不仅有泥土的芳香,更有机器的轰鸣。现代化的厂房、机器化大生产、就地转业成工人的农民、叫响全国的大品牌,产业化的节拍,在中原大地铿锵有力。
这里有老国企的厚重,更有新生代的活力。“一五”企业跨过岁月的风霜,将自主创新的产品卖向全球各地,新企业历经市场考验,不断开拓跻身世界500强。
三国佳话,禅宗少林,国色天香,汉风唐韵,身披现代科技的霞光,凝聚时代的智慧,屹然站立在中原文化的名片上。
同处中部腹地,同属农业大省,不免有相通之处。
中原的闪光,值得捕捉和记录。
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也是本版成稿目的所在。
由“粮仓”升级“厨房”
采访前,有人说,如果还认为河南是国人的“粮仓”,是不全面的,河南正在争做全国的“厨房”。一路走来,对此表示认同。
11日下午,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楼气派时尚,高大的落地玻璃墙,将中庭潺潺清水、屋外成荫绿树,皆迎进视线之内。无论坐在哪里办公,都有置身森林之感。
这是一家民营企业。创始人陈泽民最初在郑州街头生产销售冰激凌。现在,这里已是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国内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都出自这里。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7.35%,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
绕过办公楼二楼,走上一条长达百余米的走廊,这是公司的参观通道。
左手往下,径直向前,是一间间宽大的生产车间,从蔬菜入库清洗,到制作包装,每个环节透明展示。机器一吞一吐间,水饺、汤圆魔术般散落。工人们身着统一工作服,从头到脚包裹严实,敏捷地将食品迅速送上流水线,进入包装环节。
公司运营副总裁戚为民说,蔬菜的清洗环节采用超声波技术,产品装箱后采用进口设备自动分拣,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公司已负责起草《速冻饺子》、《速冻食品生产HACCP应用准则》国家标准2项,《速冻饺子》、《速冻汤圆》行业标准2项,并参与修订5项国家、行业标准。
15日上午,信阳五云茶叶集团羊山新区厂区。
与三全一样,这里机器轰鸣,生产紧张有序。不同的是,马路之隔,传来震耳的打桩声,公司负责人宋玉泉指着远方说,这是正在兴建的“信阳国际茶城”,总建筑面积达到300万-500万平方米,将是国际上茶类品种最全、交易面积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河南共有茶农100多万户,茶叶种植面积近200万亩,茶叶年产值达到80多亿元。五云茶叶是河南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龙潭、五云山及陆羽三大品牌,其中龙潭为中国驰名商标,五云山和陆羽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记者在五云茶叶集团看到,其产品通过机械化生产后,包装多样,且精美,最便宜的茶叶每斤售价105元,最贵的达到15万元。去年10月,刚开发出的红茶新品,不仅填补了河南没有红茶的空白,创造可观的经济收入,更加大了夏秋茶的采摘力度,使茶农每亩增收超过2000元。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发展茶产业,已成为茶农增收、茶商做大做强、茶区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河南将致力打造现代茶产业的发展高地、现代茶文化的重要中心。
记者感言:有专家指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质是农村社会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走近叫响全国的三全,品尝家喻户晓的信阳毛尖,看河南正由“粮仓”升级“厨房”,记者再次深刻、生动地感受到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嬗变。它推动农产品原料生产向深度加工商品转变,引领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河南、湖北都是农业大省,荆楚大地、中原大地紧密相连,邻居的变化与勃勃脉动,无疑震撼着我们,催促着我们,激发着我们!
现代光影擦亮文化名片
11日晚,河南省艺术中心,郑州歌舞剧院的大型舞剧《水月洛神》在此上演。
皎月当空,月色溶溶。现代光影技术散发出梦幻般的魔力,让月明清风夜的舞台布景,宛如实境。
依托《洛神赋》的故事原型,“曹植”与“洛神”水袖长舞,踏着柔美古乐,曼妙身段勾勒出一副唯美梦境,爱意与美好,如水波荡漾,渗透身心每个细胞。
战鼓雄浑,万马齐喑。“曹丕”、“曹植”激烈对舞。当象征权力的长剑呈上舞台,“曹植”欲接不能,“曹丕”坦然受之,地位的悬殊预言未来命运。
胜战归来,庆功宴上,“曹丕”抱得甄宓归,“曹植”则风流倜傥,技压全场,他的才华成为“曹丕”的梦魇。
畅如行云的舞姿戛然而止,“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声泪俱下的朗诵,将剧情推向高潮。
历史的冷暖、扭曲的悲剧,在水中月、镜中花、云中海的情境中,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当采访团还在为《水月洛神》沉醉时,第二天上午,大家又登高进入郑州市中原福塔。迈步塔座三层四层中心筒,视野顿时开阔,有极目远眺之感。
原来,眼前是一幅长达160多米的全景画,配以仿真树、仿真花草的实地塑景,相得益彰间,让辽阔的中原美景,尽收眼底。
工作人员介绍,画名叫《锦绣中华》,由13位画家和地面塑型专家,历时345天打造而成。画面花费3吨油画颜料,绘画面积达3012.365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景画。地面塑型总面积为2200平方米,采用永久性造型材料地面塑型,其中仿真树木800株,仿真植被覆盖面积2000平方米。画面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分远、中、近三大层次,将嵩山少林、龙门石窟、殷墟遗址等96处自然人文景观,收录其中。
登上360度的旋转平台,灯光暗淡,多媒体光影投向画卷。以郑州为原点,旋转到洛阳、南阳、安阳、许昌等地市,每到一处,风土人情、神话传说、自然景观,以实景画为背景,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手段,声情并茂动态展示。
记者感言:舞剧不仅有“舞”,更有“剧”;画卷不仅是“画”,更是历史与现在、自然与人文的动态浓缩。当各地都在争相叫响文化名片时,如何创作经典,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悠长?深挖文化内涵之外,现代光影之魅提供新的拓展路径,大手笔规划,大胆创新运用,这是河南的解答。
旅游产业链的纵深延长
12日晚,登封市嵩山待仙沟。游客陆续坐定蒲团,面对层峦叠嶂的嵩山。
夜色渐浓,空谷无声。蓦然,华光从石缝崖壁中蹦出,弦乐从丛林竹影中跳来……大型山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拉开帷幕。
180度的全景视觉,美轮美奂的山林清泉,若隐若现的古刹禅院,构成了演出的真实背景;先进的环绕立体音响,与大自然的水声、风声、林涛、虫鸣混合一起,构成天籁般的禅韵。
淡淡星光,幽幽空谷,高僧禅坐,飞仙随灯光造型,在林间树梢时隐时现,尘世的喧嚣似乎统统被关在山谷之外。突然山涧飞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歌声回荡山谷,浣女来了,打谷洗衣;牧童来了,摘果采药;武僧来了,挑水练功。僧俗和谐相处的画面,舒展眼前。
尾声,108位僧人出现在舞台中央,围成一圈,口诵经文。渐而笛声悠扬,白马驮经,玄奘归来。编钟声中,现场的灯光突然开启,在近1500米的群峰上交错巡亮,照彻天地。500僧侣合唱《大悲咒》,背景声混着道的法音,圣经的礼赞,古兰经的祷告。天地人,艺术与宗教,演员与观众,在诵唱中,浑然一体。
灯光再次照亮山峰,一座庞然的中岳“佛”山在天地间呈现,佛祖端坐中央,慈眉善目,法相庄严,天边又升起许多小佛光,明亮璀璨,普照众生。
极尽华美的盛宴,又不乏超脱、恬静之感。如清泉般,流过心田。
音乐大典总投资1.5亿元,实景演区面积达2.2万平方米,演员总数500余人,幕后工作者200余人,每天演出成本10万元。2007年开始推向市场,去年开始盈利。
剧目负责人周保中说,虽然少林寺名气很大,但两个小时就能逛完,旅游项目的单一,让登封每年流失大量游客。音乐大典给了游客“宿”下来的理由,从走马观花到下马体验。
同时,《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工程禅居会所,正在建设之中,包括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游客服务中心,青灯古卷、放松身心的禅院式酒店,让游客享受清茶素斋、具有少林特色的素斋居,将登封观光游提升到休闲度假游的高端层面。
记者感言:一部电影在1982年让少林寺名声大振,25年过去了,登封旅游一直停留在观光的低级阶段,直到2007年开始打造音乐大典,开始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升级。旅游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影响面大,各地纷纷以此为经济抓手,只是,如何绕过“少林弯路”,合理定位,科学规划,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也是登封少林留给我们的启示。
采访手记
开放拥抱发展
有人说,河南这两年势头很猛,GDP在中部6省位居第一,有人说,那是因为河南块头大,总量自然就大,除以过亿的人口,就拿不出手了。
深入走访河南之后,发现争议之外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河南这几年确实是在加速度向前。
河南有很多叫响全国的大品牌。如三全食品,目前市场占有率接近30%,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市场占有率达到40%,可以称为垄断。再如瑞贝卡,每天看到当红影星范冰冰做着瑞贝卡的假发广告,却不知这家时尚的大企业在河南,其最贵的发制品每个卖到1万多元,一般产品也在两三千元。
而且,这些大块头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记者粗略统计,参观的10多个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一半以上。据称,河南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盘活市场经济,离不开民营企业。但凡经济活跃的地方,就是民营企业扎堆的地方;但凡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带动力也强。河南放开市场,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这是一种眼界的开放,思想的开放,胸怀的开放,大开放迎来大发展,产生一批叫响全国的大品牌,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产业壮大升级。
这一点,在信阳市也得到验证。
信阳毛尖叫响全国,每斤茶叶最贵卖到15万元。但是,当地人告知,信阳市场上三分之二的茶叶来源于湖北!信阳毛尖做出了品牌,当地茶园面积有限,湖北大别山地区茶产量大、品质好,自然被收购。
历史上,信阳也属于楚国疆域,现在,一个“茶”字又将两地紧密相连。只是,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湖北茶与河南茶将会面临怎样的洗牌?不可否认,眼界和思路,将决定结果和出路。
茶业如此,全盘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
微博时间
省外媒体“网话”河南
7个省市,40名记者,带着本省市的省情市情,集中6天时间行走河南5个城市。看农业,观工业,品文化,多媒体的放大镜下,河南如何被解读、被思考,以至于被借鉴?记者一路记载如下同行观点。
11日14:50,三全食品公司
邓斌(湖北新闻综合广播):河南利用农业优势,走上食品大省的道路,农业食品的深加工,值得肯定。
张恒(山东商报记者):河南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理念,符合自身优势,发展不能牺牲农业。
12日11:10,郑东新区
龙在宇(重庆日报记者):河南提出了“中原经济区”概念,以经济区带动自身及周边经济发展,与重庆“两江新区”理念相通。
12日21:30,登封市少林寺
韩俊(荆楚网):山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将武术与禅结合,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让人印象深刻,豫鄂同属中部崛起重要大省,可建立旅游文化圈。
13日11:00,洛阳牡丹瓷参观点
郑光昊(河北长城网记者):洛阳不仅有一张名片,还十分注重用好这张名片。牡丹瓷是开发得很好的特色旅游产品,不仅让游客在赏花淡季能一品国色天香的美,重要的是,拓宽了百姓就业渠道,增加了收入。
15日10:30,信阳市博物馆
杨静(陕西日报记者):陕西也是文化大省,特色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的创新挖掘,还有很多空间。策划:姜平 张兴旺 文、图:记者陈会君 实习生余红艳 印丽丹 杨珩(原标题:图文:印象河南——行走中原的观察与思考)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11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