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走进河南 >> 印象河南 >> 浏览文章

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的根(2)

2013/10/21 16:19:07 点击数: 【字体:

  典型的根系文化

  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民俗。中原民俗文化与盘古神话、伏羲女娲神话、轩辕黄帝的传说共生、共长,不断地向周边地区辐射,中原民俗文化根系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张振犁(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大学教授):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特征。民俗就其总的特点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根。一个民族它的文化土壤是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更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中原民俗很古老,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娲,甚至可以推到盘古。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伏羲女娲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传说,主要在中原。这些传说也最完整,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从产生看,中原民俗文化是华夏民俗文化之根。从发展来看,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基础和骨干,根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孟宪明(河南省文学院一级作家、民俗学家):神话是信仰的源头,深蕴着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意识之芽。以女娲神话为代表的中原神话,就像一个巨大的根系,从中衍生出一个个古老的民俗。

  我们常常视大地为母。这种深刻的地母意识,肇源于女娲的抟土造人。

  汉人重土葬。强调吃土还土,入土为安。古人以为,太阳死于西天葬于大地,翌日再生而跃入碧霄,是大地母亲给了它帮助。伟大如太阳尚且如此,况渺小如人乎!这也就是汉人所以土葬的原因。

  女娲神话还直接催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信仰和最强烈的共祖意识。伏羲、女娲、神农古称三皇,据说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祭祀。今天中岳嵩山上的三皇寨,还有在中原多处存在的三皇殿、三皇庙及其庙会,就是此一风俗的遗存。在中原,捏泥人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民间艺人,他们所尊奉的祖师也是女娲。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弥散于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原一些地方,刚生出来的孩子,接生婆一定要让其在地上站一下,取“落地生根”的吉意。甚至给孩子取名,也要带上一个泥土的字眼。

  女娲补天的“灵石意识”也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玉者,美石也。古人佩玉,象征身份,表现品德,还以玉辟邪。盖房子是大事。打好了地基垒上了碱脚,怕夜里妖邪入住怎么办?拿一块石头放宅上,于是百鬼避匿。房墙对着大路,宅相谓之不吉。刻一方“泰山石敢当”垒上墙壁,也就百事顺遂。

  女娲神话的“补天情结”还直接产生了汉民族的天穿节。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各地时间不一),各户皆烙大饼一张,由家中主妇在饼上扎带着红线的大针一枚,然后架梯子扔到厨房顶上。民间传说,于女娲补天的日子效法女娲补天,必能五谷丰登不降天灾。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灵石意识”以及“补天情结”,是先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并有意、无意地征服世界最具根本意义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信仰上的共祖意识,政治上的国家意识,文化上的民族意识,情感上的认同意识,心理上的崇母意识等无不源此。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

  高天星(河南民俗学会副会长、郑州大学教授):中原民俗文化还有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变异性等特征。

  集体性: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中原民俗是中原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的流传、完善和创新都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的。

  传承性: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中原民俗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

  扩布性: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许多产于中原的民俗因中原地理位置的中心地位和便利传向四面八方,影响了中国其他地方的民俗。如岁时节俗、一些民间文艺活动、少林武术、陈家沟太极拳等。

  变异性: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原民俗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变异是中原民俗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原民俗文化的人文内涵与精神追求

  民俗文化广泛表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堪称民族文化的根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民族的个性和民族精神。

  夏挽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原民俗文化,通过风俗化的方式最生动最广泛地把一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存续在人们的生活中,长久地影响、引导和强化着我们民族的价值观,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像著名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四大传说……无不彰显着坚忍不拔、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爱好和平、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吴效群(河南大学副教授):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其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原民俗文化表现出的精神追求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中原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在传统岁时节庆活动中看得非常清楚。比如春节,春节传统上叫做元旦、年,被认为是春、夏、秋、冬四季所构成的一个自然周期(年)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因为它是“一

  元肇始”,人们特别重视它。世界从冬季(神话中万物死亡的季节)向春季(万物复活的季节)的转换能否顺利,“万象更新”能否实现,关键是看作为“天地之心”的人类的作为。人类合乎规范的仪式活动是实现这个重要转换的关键。从人类学的观点来说,春节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仪式”,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通过仪式”的礼仪,人类运用仪式襄助天地从冬季(死亡)向春季(新生)转换。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帮助世界实现顺利转换的手段,人类在操作时的失误或不合乎规范会导致“转换”出现麻烦甚或失败,因而我们的文化不但详细规定了春节期间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情——过年礼俗,也规定了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过年禁忌。其他传统节庆活动也都具有类似的特点。

  二是浸透着强烈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原民间广泛流传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为了治理危害人间的大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灵宝一带广泛流传的夸父追日神话传说、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愚公移山传说故事,也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三是敬天法祖思想。“祖有功、崇有德”,为了保护珍贵的文明成果,纪念为人类的福祉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先人,民众将那些重大文明成果的发明者作为神明和祖先祭祀供奉,祈求他们护佑。效法的祖先,既是人,又是神;要敬的天,既是神,也是祖。

  中原民间一直保持对历史上重大文明成果发明者的信仰和祭祀,在口语中他们多被称为“人祖”。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伏羲发明八卦,教人渔猎、驯养家畜;燧人氏发明用火;神农氏创立农业,教人定期种植、收获……不唯民俗如此,这些文明创造先祖也是官方祭祀供奉的对象。

  敬天法祖观念还表现为民众对于自家祖先的崇拜和祭祀。在中原,祖先崇拜活动一直非常盛行,传统年节或家族中的重要时刻,都要祭祀禀告祖先。祖先崇拜造就和维护了传统社会最为强调的“忠”、“孝”观念,这两种道德观念成为社会团结和合作的重要纽带。在当代,“忠”、“孝”观念仍然是我们民族和社会强调的核心价值理念。

  倪宝诚(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员、河南民间美术学会会长):民俗文化是一种远去的历史的记忆,中原民俗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以淮阳的泥泥狗为例,淮阳泥泥狗有很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淮阳“泥泥狗”上千种,据老艺人讲,“泥泥狗”是女娲老祖传下来的。淮阳“泥泥狗”不同于一般的泥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泥泥狗”表现的民族文化,可以写一部大书。它反映出的一种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远古历史,再现了远古历史。不少泥泥狗至今可以清楚地反映远古人类的生活与向往。

  中原民俗文化影响广泛

  中原民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变革,成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骨干和基础。随着民族融合、人口流动和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原民俗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族群中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王全营:中原民俗文化在中华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一,中原民俗文化通过几千年的沉淀,成为中华民俗的骨干和基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有三分之二采自中原民间,如《溱洧》描述了新密一带三月三上巳节人们野外踏青举行盛会的风俗。我国是一个传统农耕社会,而中原则是我国农耕文明的诞生地和重要发展地。许多源于中原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生育、婚丧等人生礼俗,家族、乡邻方面的交往礼俗,春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沿革,逐步成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骨干和基础。

  第二,中原民俗文化渗透力强、影响大。由于中原地区长期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中原的民俗文化向外的辐射力极强,影响到全国,往往风行全国。随着历史地变迁,全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中原民俗文化对周边更远地区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例如,历史上中原人的数次大规模南迁,中原民俗对广东、福建乃至台湾地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些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中原传统习俗的痕迹。现在台湾民间的婚礼和葬礼仍然遵循中原古代礼制的传统。

  崔灿(河南民俗学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原民俗文化产生较早,对周边地区乃至国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以春节、重阳节为代表的岁时节俗、以婚俗为代表的婚丧喜庆民俗,均源于中原,影响所及,近至汉族的诸民系,远达国内外一些民族。

  中国历史上,中原南迁的汉人把大量的民俗带到当地保留了下来。比如,婚俗,沿袭周朝“六礼”传统形式,只是称谓与繁简有所变化而已。客家地区的“传庚”相当于“问名”,“下定”相当于“纳吉”,“行聘”相当于“纳征”,“报日”相当于“请期”,“接亲”相当于“亲迎”,作为中原移民的客家人,仍恪守中原礼俗。比如节日,以“冬至”一节为例。客俗,以冬至为“冬年”,庆贺冬至称作“贺新年”,或以冬至为岁首,过冬至称作“增岁”、“添岁”。民间则有“冬至大过年”之谚。此俗,是客家人保持中原古礼的又一明证。周朝建制,以十一月为正月。这就是以冬至为“年”、过冬至视作新的一年开始的历史根据。现在某些民俗事象在中原地区已经消失,客家却还保留着。例如,过重阳节客家人最为普遍的活动是头插茱萸,饮菊花酒,登山游玩。若没有这些活动,恐怕今天许多人已不知道王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名句中茱萸是何物,有何用了。有些中原地区的习俗,被客家人带到当地后,在新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如广东人做的客家豆腐,在豆腐上挖个洞,填满肉馅,蒸熟后食用,其实就是客家人从中原带去的吃饺子风俗的变异。

  春节等风俗唐宋时就影响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邻邦。在现代,随着国际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春节等风俗不仅在华人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已经超出了华人社会。

  中原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时代,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

  吴效群:中原民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和谐价值观渐成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

  和谐共生是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追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风俗本来就存在差异;“入乡问俗”,要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东汉时,正是对于异文化的这种尊重和平等态度,佛教才得以在中原地区流传并最终在中国社会扎下根基。这种博大的胸怀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活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冲突而导致的矛盾和纷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安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实要求人们必须认真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和谐价值观可以为当代多元文化的共存提供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夏挽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俗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数千年的农耕时代,在民间,深藏着博大雄沉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民俗文化。

  其次,能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恢复传统民俗,因为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赓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再者可以教化人心、匡正风气。作为惯例的民俗是法律的基础和补充,社会治理需要有效地运用民俗的力量。譬如春节所表现出的敬奉祖先、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和合”精神;端午节所张扬的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七夕节所蕴含的忠贞不渝、诚信友爱的观念;重阳文化所尊奉的“五伦之孝,推家至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达至和谐大同”的传统美德等。倡导传统节庆的弘扬,对于尊崇人伦观念、规范言行礼仪、调和人际关系、调适群体生活、提升道德水准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其重要作用。

  马紫晨(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不仅拥有无比丰硕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具有无限魅力的“民间文化之乡”,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仅举几例,无需更多的赘述,便可见全貌:

  戏曲中的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戏品种;曲艺中的河南梆子,是影响最广、根子最深的“大姐大”;萌芽于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杂技,到汉代时的中原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从南阳一带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砖上反映出的情景可证。此正是河南号称“杂技之乡”的历史底蕴。时至今日,河南的杂技队伍在全国杂技界中依然是最庞大的。各类杂技团有近千家,从业人员近六万人,占据了全国同类民间艺人的半壁江山。

  源于古代中原地区广为进行的“报赛”活动的庙会,在漫长的文化演进过程中,从“娱神”为主逐渐转向了以“娱人”为主,已经成了民俗文化活动的最大载体。鉴于其与发展经济、商品交流及农事生产、休闲娱乐的关系,人民群众实在是离不了它,由此它也就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曾下大力对河南全省庙会作了认真的考察统计。概观之,各县每年的庙会数量少者百余,多者盈千。如林州,年会231次,温县243次,滑县249次,新密450次,禹州609次等。会期每届少者一天(宝丰“正月十三马街会”),多者月余(如淮阳太昊陵的“人祖会”)等。最为常见的会则多为三天。如此算来,全省庙会的数量大约

  为35000届,合13万个赛日,无论从规模或从数量上看,这在全国很可能也是非常惊人的。

  创世神话和民间传说:河南的盘古山是“盘古圣地”,淮阳伏羲太昊陵、新郑黄帝故里、神农、嫘祖、颛顼二帝、老子、火神都是群众心目中的信仰情结,而“女娲”更有女娲山、女娲城、女娲宫等诸多朝拜圣地。所以袁珂先生说:“中原古典神话乃是中国神话的摇篮”;已故中国民俗学会会长钟敬文先生说:“中原人民口头遗存下来的许多古典神话,便是一种文化史上的奇迹,是十分值得重视的珍宝。”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的故事发生地全部在河南:孟姜女和范杞梁在杞县,牛郎、织女在南阳、鲁山,白娘子、许仙在鹤壁和博爱青天河,梁山伯、祝英台在汝南等;其他一些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也全都如此这般地有所依据。如花木兰在虞城,董永、张七姐在汝南和武陟,等等。无怪早在五四时期,冯沅君先生即断言:中国的民间故事大多由一个风物圈生发开去,而中原就是这个风物圈的中心。如此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举不胜举。这些,既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又有极高的经济价值。2003年,我国启动了为期10年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河南则被列为首批实施省份之一,这对我省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传承与保护: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

  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在固守我们民族的根脉,就是在保护民族文化的DNA。

  夏挽群:民俗民间文化是民族精神、个性特征的载体,具有团结社会的凝聚力与亲和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受到冲击是世界性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家园。一旦这个家园消失了,我们民族的主体性地位就不复存在。我们一定要把保护民俗民间文化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去认识。我们还要把保护民俗民间文化事业转化为文化资源的开发,向全社会普及三种理念:抢救、保护、开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当今世界立于不败之地。这方面法国、日本、韩国的经验可供借鉴。

  冯骥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半在河南。我们要反复申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要使越来越多的公民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认识到只有维持自己文明的传承,才能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自己的DNA才不会迷失在全球化的大海里。一个地方经济可消可长,文化是永远不变的王牌,富起来容易,有文化不容易。

  向云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对于民俗文化来说,发展是最好的传承和保护。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崛起,文化产业开发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外许多有识之士发现了这些领域的价值,将它挖掘出来充分研究利用,所以才会有韩国人抢注中国的民俗节日“中秋节”,端午申遗等,才有美国动漫将花木兰、梁祝拍成电影。可见,民俗文化领域拥有很大的市场价值,需要给它相应的支持,参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马紫晨:中共河南省委已经提出,要实现我们这个“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这是事关中华文明历史走向,事关民族精神的绵延与赓续,事关了解国情、省情、民情,促进文化创新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举措和千秋大业。我们不能“抱着金碗讨饭吃”,一定要努力挖掘、盘点、整合这许许多多的文化宝藏,使古代优秀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中原崛起!

  清朝绘画《清明戴柳》

  太昊陵的伏羲金像:每年在太昊陵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孟宪明 摄)

  明代画家萧云从的《女娲图》:中原民俗很多源于此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08-06-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