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2)
2013/10/21 16:10:4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神乎其技臻化境
--中原武术文化的神奇魅力
你也许听说过河南籍的许世友将军武功高强,但是否知道他的贴身警卫、人称“刘飞针”的武术家有口喷飞针的绝技?他在八米之内,口喷飞针可以穿过玻璃瓶,十米之内,人难脱身。他的儿子刘侦锋是武警军官,曾经在199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表演了口喷飞针:只见他含针、运气,瞬间喷出两根寸余的缝衣针,将四五米外的金鱼缸扎出两个小眼,水从两个小眼中喷出两股细流。真是技冠天下,魅力无穷!它的魅力究竟在何处?
佘志超(《图文中国民俗·武术》一书作者):中国武术的神奇是它的魅力之一,而神奇源于功夫。如太极拳是有名的内家拳,一般人只知道太极拳有健身的功能,对其技击功能就不知一二了。实际上,太极拳能够从历史上流传下来,首先是因为它的技击功能,是因为它能够防身,甚而在武林高手比试时也有上乘的表现。
为什么中原武术文化具有如此的神奇魅力?一在苦练,二在掌握规律和特点。
佘志超:武术特别强调练功,民间俗谚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说。
以点穴术为例,它就是练出来的。按照古人的说法,要练成点穴术,必须要有深厚的内功基础,一定要通过站桩练成浑厚的内气。在此基础上,还要经年累月地练指力和眼力。少林点打名师汝静法师有一首《点穴歌》:
点打奇功门,秘传在少林。
立志练真功,该有苦恒心。
一练硬功底,气功乃根本。
气壮推山河,四两拨千斤。
二练手指功,平日须专心。
先练指点土,再练点桐椿。
更练指点石,苦习五冬春。
后练点铁板,莫惧受苦深。
先练视点处,次练开穴门。
眼力练成准,暗室辨假真。
夜间能点打,白日千百准。
气指眼之法,点打武艺真。
三十春秋苦,可得真功夫。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和技术风格。其特点有三:①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技击性非常明显。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目的在于战胜对方。套路运动尽管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攻防技术的原形有所变化,但仍保留了技击的特性,踢、打、摔、拿、击、刺是套路的技术核心。②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武术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追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练习时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③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他们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的需要。
德播神州精神佳
--中原武术文化的精神特征
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由来已久,我们从武术的“武”字就可以进行分析。
佘志超:“武”字可以拆分成“止”和“戈”两个字。戈是古代的一种长兵器,动干戈就是打斗,就是战争,止字就是停止的止,就是不要动武。那么,为什么武字的结构竟是“止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戢兵”就是把兵器收藏起来,也就是说,武的本义是收兵,所以“止戈”为“武”。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的精神底蕴,就是止戈,就是不要动武。或者说,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单纯的胜负,而是中国儒家学说的“致中和”的精神,是道家学说中“无为无不为”的精神。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中,写到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任何招式,所谓无招胜有招。这就是深深契合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而作出的结论。
乔凤杰(河南大学教授):中国古人的实用理性思维方式,中国古人对于做人的特别重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高度集中而经济高度分散的特殊历史背景等,使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使中国武术客观成为几乎中国文化全部内容的载体,客观成为了中国文化整体的一个重要符号。正是因为此,很多外国人学习中国武术,除了是要满足其掌握武术技法的需要以外,更多的是想通过练习中国武术来深入学习与深刻体验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精神,本来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在武术实践中的落实。不蕴含中国民族精神的武术不能被称为中国武术,所有的中国武术都必须也必然蕴含着积极的民族精神,因此,练习中国武术,体验中国武术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培养中国民族精神的过程。
陆草: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诸多理论,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中国武术浸润着民族的性格气质,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搏击之道的独特悟解。它既不同于那种张扬自我、崇尚刚猛的欧美拳击,又不同于极具岛国文化特色的日本空手道,也不同于带有浓烈热带丛林气息的泰拳。中国武术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中国武术不仅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也不是力气与技法的简单结合,它饱含着哲理,深蕴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追求那种完美而和谐的人生境界。
佘志超:如果说,中国武术只是具有神奇的一面,那么中国武术还不足以为国人和外国人所称道,更重要的是,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使中国武术不仅具有神奇的一面,而且提高了品质,具有了高层次的文化精神境界,这就是不少外国人把太极拳称之为“哲学拳”的原因。
中国武术还具有审判价值和健身价值。特别是太极拳,讲究凝神静气,身气合一,中正安舒,从外形看动作柔和,但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柔内刚,阴阳转换,这不仅有外形美,而且有一种精神美,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看专家打太极拳,浑身上下都有和谐的美感。又如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全身动作浑如一个整体,有一种整体的美感。
武术的内外功,直接继承了中国佛家和道家的修持方法,中国现代流行的气功,许多流派都是从中国武术的内功中继承的,对于健身有很重要的作用。
任重道远多谋划
--河南武术发展建议
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品牌,中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品牌,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方面。发展中原武术对发展河南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乔凤杰:世界的武术看中国,中国的武术看河南,河南的武术文化发展的好坏,对中国武术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武术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河南武术在中国武术中的特殊地位,都对我们思考与谋划河南的武术文化发展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栗胜夫:纵观我省武术发展状况,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就全面而言,传承落后于发展,流失速度快于传承速度,武术整体在萎缩,尤其是一些有名的老拳师相继离世,致使一些拳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个别拳种已经到了失传的状况,千年遗产的消亡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表面上看,失传的是拳技之法,而实际损伤的则是我们民族的血脉。
为使我省武术呈良性发展态势,我认为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提高对传统武术的保护意识。建议体育职能部门制订武术挖掘整理与传承工作方案。对我省武术家底进行大排查,对民间杰出武术家、优秀传承人的功绩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二)设立武术博物馆及专门研究机构。河南是武术大省,每两年一届的郑州世界传统武术节和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的成功举办为河南增添了不少光彩。对于两个拳种的大型赛事活动,我们不能仅限于大会本身,要千方百计地利用这两个国际大舞台,把河南推向世界,让河南武术走向全球。建议创建河南武术博物馆,成立专门研究机构,设立武术资料库、人才库。发挥河南地域项目优势,把河南发展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武术中心。
(三)让武术走进大、中、小学校。作为教育事业一部分的武术教育,需要重视四个层面的人才培养:一是高级武术人才(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二是武术专业人才(本科生)的培养。三是民间武术人才培养。四是大、中、小学生的习武活动。广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需要健全的体魄和民族精神的哺育。把蕴含民族精神的武术纳入到学校体育课堂之中,是培养和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有效手段。
(四)坚持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协调发展的路子。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并蒂莲花,不可分割。二者并重、相互促进、不失平衡,应是我们今后坚定不移的发展方针。
(五)更新观念、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使传统武术为时代服务,为国策效力。传统武术一贯重视武德教育,过去,各门派均订有戒律训条,但由于各自为政,内容不一,明显带有历史胎记。一些理论观点有待修正,今天,构筑适应新时代的“武术美德工程”,也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武术要发展,离不开美德的指导与培育。
(六)利用现代宣传工具,积极稳妥地将河南武术文化推向世界。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等就是有效传播河南传统文化的典型实例。时代不同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武术要打破旧有的观念模式,在保持武术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利用现代媒体,经营更多更大的武术群体,为武术走向世界,加快河南的经济腾飞发挥作用。
河南四大拳派简说
天下功夫出少林
--专家评说之一
少林拳因源于少林寺而得名,在国外又称少林功夫。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国际上它几乎成了中国功夫的代名词,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文化品牌。
陆草:少林武术的渊源,只能是北方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民间武功。至迟在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武功已发展到相当高水平,行气导引之术也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少林寺的和尚多数来自中原民间,有些人入寺之前就会武功,入寺之后又在僧众之间相互切磋传授。少林寺僧一向有兼收并蓄、善于学习的传统,所以能够广泛吸收僧俗两界的武功精华,不断总结提高,并有所发展创造。
栗胜夫:在少林寺的历史上,传说有“十三和尚救唐王”的故事。其实,这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夸张和美化。隋末唐初(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兵攻打盘踞洛阳的王世充,激烈的战斗中,少林僧偷袭了王世充的后营,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将其捆绑送至唐营。此举,对唐军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王世充军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不久,王世充投降,李世民军队获胜。李世民登基以后,为了感谢少林僧的帮助,频降玺书宣慰,特“封昙宗为大将军,赐田四十顷,水碾一具”。自此,少林寺名声大振,地位高升,贞观以后,不少名僧甚至还被唐王邀请到皇室参政议政。习武之风更加兴盛,“昼习经曲,夜练武略”的少林宗风代代相传不止。这就是少林武僧助唐立功的事实真相。也是少林武术成名于世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陆草:少林寺以武功名扬天下是在明清时期。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窜扰东南沿海,少林派武僧80余人在月空等人的率领下勇赴沙场,屡挫敌焰,先后有30余人为国捐躯。嘉靖四十年(1561年),抗倭名将俞大猷(福建晋江人,其武功学于泉州)途经少林寺,指点拳术和棍法。俞大猷在看过众僧的表演以后,认为少林寺棍法传久而讹,真诀皆失,乃从少林寺众僧中选出宗擎、普从两位少年僧人,让他们随军南下,亲自传授武艺,历时三年有余。普从不久去世,宗擎学得真诀,回寺广传僧众。万历五年(1577年),俞大猷又在京师授给宗擎《剑经》(此为论棍之书,当时把棍称为长剑,故称《剑经》,而非论剑之书)。
在名家的指点下,又经过实战的磨炼,少林棍术水平在明朝晚期有了明显提高。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程宗猷著《少林棍法阐宗》一书,把少林棍法列为棍家“正传”之一。其后,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进一步提出“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第一次将少林棍术列为诸家棍法之首。至此,少林棍术已被公认为武术正宗。
少林棍术名扬四海之后,少林寺僧众又致力于拳术的提高。明末时,“寺僧攻拳”,因少林拳术“犹未盛行海内,今专攻于拳者,欲使与棍同登彼岸也”。当时,少林寺僧洪记又从刘德长学得独步天下的峨眉枪法。与此同时,不少文人感叹国事日非,内忧外患,遂自觉习武,以图报国,一时文人习武之风大盛。在武装抗清失败以后,一些志士仁人耻于剃发留辫当新朝臣民,纷纷遁迹山林,削发为僧。他们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些人又有深厚的武术功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民间的俗界武功与原有的少林武功再次交流融合,使少林武功日臻精湛。
入清以后,中原地区的习武之风依然盛行不衰。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清廷曾下旨严禁民间习武,但少林寺僧众依然暗中练武不辍。少林寺的反清民族意识曾引起清廷的注意,而少林武功则通过包括秘密会社在内的各种渠道广泛外传。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寺院武功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武术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明末清初之际,少林武术广泛吸收了北方许多拳派的精华,同时也吸收了南方的棍术和枪术,在本寺武功的基础上加以融合提炼,终于形成了内容广博、技艺精湛的少林拳系,全面取得了武术正宗的崇高地位。试看有关少林武技的种种记载,绝大多数见于清人的笔记小说,便是一个佐证。同时,由于僧俗两界武艺的频繁交流,也由于少林武术的名气越来越大,北方的不少拳派,或受到少林武功的影响,或托名少林以自重。这样,少林拳系实际上就涵盖了中国北方地区几乎所有的武术门派,少林武术也成了中国北方地区武术的总称。
近年来,少林武功的名气如日中天,以“少林”冠名的各种武馆遍布大河上下、大江南北。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等专门到少林寺参观,观看少林拳。然而,物壮则老,盛极则衰,少林武功也自有它的隐忧所在。自我感觉始终良好,少林拳的隐忧也许就在这里吧?
陈氏太极润中州
--专家评说之二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苑中的奇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主旨,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中国武术步入了更高的文化境界。
栗胜夫:陈氏太极拳源于我省的温县陈家沟。是明末清初陈家沟陈氏家族第九世子孙陈王廷所创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陈氏太极拳是在吸取中华武术各派精华的基础上,以《易经》阴阳之理和中医经络学说、导引吐纳术等为基础,所创编而成的一种新拳种--太极拳。由于太极拳的理论是以太极学说为基础,发明者陈王廷是陈家沟的陈氏家族弟子,故名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问世之初,只在本家族内部传承,后来,打破传统家规,吸收外姓弟子入室习拳,其中杨氏太极拳始祖杨露禅就是习练陈氏太极拳的外姓第一人。自此以后,太极拳流行于世,又衍生出武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和氏太极拳等多种流派。
今年3月20日~22日,“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专家组”专程到温县陈家沟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专题汇报、观看录像、审查史料、古迹考查、专家论证,最后一致认为,温县陈家沟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这一结论,将对陈氏太极拳未来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陈沛菊(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高级教练、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世传人):陈王廷创编有太极拳五路、跑捶一路和刀、剑、枪、棍、大刀、锏等器械套路,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技击对练方法。陈氏家族世代习练太极拳,历代名手辈出,如十四世的陈有本、陈长兴,十五世的陈清萍、陈耕耘,十六世的陈鑫、十七世的陈椿元、陈子明,十八世的陈鸿烈、陈照奎等先辈,均武德高尚,武艺精湛,传徒众多,名闻中外。特别是十六世陈鑫(字品三),清末贡生,更是文武双全,他阐发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用13年时间写成《陈氏太极拳图说》,以易理说拳理,完整地展现了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后人从事理论研究和技术练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成为太极拳发展史上一个醒目的里程碑,被奉为武学之圣典。
陆草:太极拳讲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慢胜快,以少胜多,以巧胜拙,最忌以拙力死拼滥打,最忌硬顶硬抗。这是一种蕴含着深奥哲理、充满了智慧的拳种,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生、对宇宙的悟解,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直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诸大拳系中,太极拳始终具有文化层次上的明显优势。研究太极拳的著作,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有理论深度,在功法和技击方面也较少保守性,显得襟怀坦荡,血肉丰满,平易实在,不喜吹牛。文化优势,大概就是太极拳的活力所在吧!
陈沛菊:太极拳在明末清初一经产生,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原文化,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快成为中原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力地巩固了中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地位。太极拳以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为基础而创编,致使太极拳的发展必然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不仅如此,太极拳还对繁荣和丰富中国民族文化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太极拳源于河南,属于世界,在河南人为之骄傲的同时,河南人深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河南人正以博大的胸怀,将具有多元化功能的太极拳无私地奉献给世界人民。
一招制胜苌家拳
--专家评说之三
苌家拳是萌发于中州腹地的又一著名拳种,它与少林拳、陈氏太极拳一起构成了中州武术的三大拳种。
韩雪:“苌家拳”又称“苌门拳”,它是以发祥者的姓氏而命名的拳种。1930年以后,因苌家拳被整理出版,综合其拳学理论和套路技术,统称为“苌氏武技”。
苌家拳是由河南荥阳汜水人苌乃周所创。苌乃周(公元1742年~1783年),在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将易理、医理吸收融会于武技拳法之中,并经过反复研习,最后终于形成了以培养中气为拳技学理主旨的、以二十四字拳为基本技术内容的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内功拳派--苌家拳,并著有专门论述武术技法与学理的《培养中气论》和《武备参考》两部著作。这就是后来经过武术学者徐震整理编辑的《苌氏武技书》。苌氏武技理论内容丰富,论理独特,是最早的系统论述拳法为何进行内外兼修,以及如何进行“形气合练”的拳学文献。其内容已经构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以内练精气神为主体的拳学体系。苌氏武技讲究自身“中气”的培养,以便求得形神兼备、外强内壮的功效,进而达到健身、养生之目的。
苌家拳现存内容分为桩功功法和套路两大类。苌氏武技桩功既是习练者初学之基本功法,又是专习内气“文修内丹”的养生功法。桩功功法包括文修和武练两种。目前,苌氏武技的套路包括:拳术、器械和对练三类。
以快打慢形意拳
--专家评说之四
形意六合拳,又叫心意拳、六合拳、形意拳,与武当、太极、八卦合称内家四大拳派。
吕延芝(河南形意六合拳嫡亲传人,中国武术八段,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高级教练):古拳谱有岳飞始创心意六合拳之说。洛阳马坡村人马学礼是河南心意六合拳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物。
形意六合拳拳理: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天人合一、物我同然。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鸡腿、龙身、熊背、虎抱头、鹰捉、雷声。五行相生相克,循环不息。河南心意六合拳雄浑质朴,动作简练,狠毒迅猛,势势虎扑,把把鹰捉,恨天无把,恨地无环。起如蛰龙升天,落如劈雷击地之气势。
陆草:在技击原则上,形意拳主张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抢占中门,硬打硬进。然而,形意拳毕竟是内家拳,它的拳法理论依然与道家思想有关,与武当、太极、八卦诸拳种同出一源,而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形意拳在中国武术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武学的三大境界,首次厘清了武术功力的层次差别,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国武术的理论宝库。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0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