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走进河南 >> 河南区划 >> 浏览文章
精彩推荐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热点排行

濮阳市

2013/1/10 10:24:26 点击数: 【字体:

   
  濮阳市
    基本情况

  
    位置面积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冀、鲁、豫3省交界处。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毗邻,北部与河北省邯郸市相连,西南部与河南省新乡市相倚,西部与河南省安阳市接壤。地处北纬35°20′0″~36°12′23″,东经114°52′0″~116°5′4″之间,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100公里。全市总面积为418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5%,其中耕地面积26.94万公顷。

  
    地质地貌 濮阳的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其辖区位于东濮凹陷之上。东濮凹陷夹在鲁西隆起区、太行山隆起带、秦岭隆起带大构造体系之间。东有兰聊断裂,南接兰考凸起,北界马陵断层,西连内黄隆起。东濮凹陷是一个以结晶变质岩系及其上地台构造层为基底,在新生代地壳水平拉张应力作用下逐渐裂解断陷而成的双断式凹陷,走向北窄南宽,呈琵琶状。该凹陷形成过程中,在古生界基岩上,沉积了一套巨厚以下第三系为主的中、新生界陆相沙泥岩地层,是油气生成与储存的极有利地区。

  
    濮阳地貌系中国第三级阶梯的中后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地面自然坡降南北为1/4000~1/6000,东西为1/6000~1/9000。地面海拔一般在48~58米之间。濮阳县西南滩区局部海拔高达61.8米,台前县东北部最低仅39.3米。由于历史上黄河沉积、淤塞、决口、改道等作用,造就了濮阳平地、岗洼、沙丘、沟河相间的地貌特征。境内有临黄堤、金堤及一些故道残堤。平地约占全市面积的70%,洼地约占20%,沙丘约占7%,水域约占3%。

  
    矿藏
濮阳地质因湖相沉积发育广泛,下第三系沉积很厚,对油气生成及储存极为有利。已知的主要矿藏是石油、天然气、煤炭,还有盐、铁、铝等。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且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地质资料表明,最大储油厚度为1900米,平均厚度1100米,生油岩体积为3892立方公里。据其生油岩成熟状况、排烃及储盖条件,经多种测算方法估算,石油远景总资源量达十几亿吨,天然气远景资源量2000亿~3000亿立方米。本区石炭至二叠系煤系地层分布面积为5018.3平方公里,煤储量800多亿吨,盐矿资源储量初步探明1440亿吨。铁、铝土矿因埋藏较深,其藏量尚未探明。

  
    气候 濮阳市位于中纬地带,常年受东南季风环流的控制和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光辐射值高,能充分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年平均气温为13.3℃,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3.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无霜期一般为2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54.5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8%。年太阳辐射量为118.3千卡每平方厘米,年有效辐射量为57.9千卡每平方厘米。年平均风速为2.7米每秒,常年主导风向是南风、北风。夏季多南风,冬季多北风,春秋两季风向风速多变。年平均降水量为502.3~601.3毫米。

  
    水文 水资源 濮阳市属河南省比较干旱地区之一,水资源不多。地表径流靠天然降水补给,平均年径流量为1.86亿立方米,径流深为44.4毫米。境内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6.73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资源量6.24亿立方米。濮阳市境内有河流97条,多为中小河流,分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过境河主要有黄河、金堤河和卫河。另外,较大河流还有天然文岩渠、马颊河、潴龙河、徒骇河等。

  
    黄河 干流自新乡市长垣县何寨村东入濮阳,流经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县南界,由台前县张庄村北出境,境内流长约168公里,流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4%。这段黄河水量比较丰富,是濮阳的主要过境水资源。黄河年平均流量为659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07.82亿立方米。黄河曾给濮阳人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屡次决口、改道,使人民深受其害。“岁岁河灾,民不得耕者十五六”。历代虽与黄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也曾出现过不少治黄能手和治黄功臣,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基本控制了这条桀骜不驯的万里巨川。濮阳建市以后,进一步加强黄河治理,修固堤防,整治河道,引黄淤灌,变害为利。

  
    金堤河 系黄河的一条支流,源于新乡县司张排水沟,自安阳市滑县五爷庙村入濮阳境,流经高新区、濮阳县、范县、台前县,于台前县吴坝乡张庄村北入黄河。境内流长131.6公里,流域面积175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2%。它在境内的主要支流有回木沟、三里店沟、五星沟、董楼沟、胡状沟、房刘庄沟、濮城干沟、孟楼河等。濮阳水文站的资料表明,金堤河年平均流量为5.26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径流量为1.66亿立方米。金堤河干流河道宽浅,比降平缓,流域内洪涝灾害频繁。1965年进行过一次治理,治理后在除涝、防洪、治碱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效益。但由于年久失修,河道淤积,堤防残破,阻水作物和阻水建筑物较多,洪涝水出路不畅,加之涉及豫、鲁两省,管理困难,造成流域内屡屡发生洪涝灾害。同时,由于金堤河水不能及时排入黄河,河水长期浸泡金堤,严重威胁北金堤的安全。因此,199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实施金堤河干流近期治理工程,设计防洪标准20年一遇、除涝标准3年一遇。1996年11月金堤河干流近期治理工程全面开工,2002年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治理后显著改善了上游的排水条件,河床宽深,蓄水量大,在下游南北小堤堤防坚固,充分发挥了防洪、除涝和减灾的作用。由于是近期治理,还有部分工程项目未实施,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理。

  
    卫河源于太行山南麓,自安阳市内黄县西善村北入濮阳市,流经清丰、南乐两县,于南乐县西崇町村东出境,入河北省,再至山东临清入运河,境内流长29.4公里,流域面积380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支流有硝河、加五支等。卫河支流多出自太行山区,源短流急,暴雨集流迅速,支大干小,排水不畅,常泛决成灾,历史上多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对干流进行局部疏浚、扩挖、截流、清淤,并对堤防多次修复,泄洪流量由650~85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2000~2500立方米每秒。卫河年均径流总量为27.47亿立方米,平水年为23.91亿立方米,偏旱年为14.29亿立方米。

  
    马颊河发源于濮阳澶州坡,自西向东北流经濮阳县、华龙区、清丰县和南乐县,从南乐县西小楼村南出境,至山东临清穿大运河东北而去,注入渤海。境内流长62.5公里,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支流为潴龙河。年均流量为2.47立方米每秒,年均径流量为0.7亿立方米。

  
    过境水中,引用黄河水的潜力最大。偏旱年份,全市可供利用的过境水总量8.54亿立方米,平水年为6.56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是黄河水。

  
    濮阳地下水分布广泛,富水区和中等水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0%。但近些年,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土地土壤 濮阳市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64.3%,人均0.091公顷(1.36亩)。其基本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便于开发利用;垦殖率较高,但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资源匮乏。濮阳市土地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绝大部分已开辟为农田,土地垦殖率77.5%。除生产建设和生活用地外,宜农而尚未开垦的荒地已所剩无几。

  
    濮阳市的土壤类型有潮土、风砂土和碱土3个土类,9个亚类,15个土属,62个土种。潮土为主要土壤,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7.2%,分布在除西北部黄河故道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潮土表层呈灰黄色,土层深厚,熟化程度较高,土体疏松,沙黏适中,耕性良好,保水保肥,酸碱适度,肥力较高,适合栽种多种作物,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风砂土有半固定风砂土和固定风砂土两个亚类,共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黄河故道,华龙区、清丰县和南乐县的西部。风砂土养分含量少,理化性状差,漏水漏肥,不利耕作,但适宜植树造林,发展园艺业。碱土只有草甸碱土一个亚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0.2%,主要分布在黄河背河洼地。碱土因碱性太强,一般农作物难以生长,改良后可种植水稻。

  
    植物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境内生存植物除农作物外,尚有118科381属12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6种,裸子植物3科13属75种,被子植物112科365属1120余种,引进驯化植物达630种。境内植被组成成分丰富,孑遗、稀有植物较多,而以禾本科、豆科、菊科、蔷薇科、茄科、十字花科、百合科、杨柳科、伞形科、锦葵科、石蒜科、玄参科、仙人掌科、毛茛科、苋科、石竹科、莎草科为主,多属暖温带植被。濮阳天然林木甚少,基本为人造林,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及背河洼地。优质用材林树种主要有毛白杨、三倍体毛白杨、速生杨108、加拿大杨、枫杨、榆、柳、泡桐、椿、槐等。经济林树种主要有红枣、苹果、桃、杏、梨、葡萄、柿、山楂、核桃、花椒等。

  
    濮阳地处冲积平原,是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主要栽培植物为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红薯等,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为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蔬菜种类有12大类100多个品种,种植较多的有白菜、西红柿、葱、蒜、韭菜、辣椒、萝卜、黄瓜、茄子、马铃薯、豆角、姜、藕、菠菜,芥菜、冬瓜、南瓜等。近年引进蔬菜新品种20多个,如芥兰、西兰花、木耳菜、佛手瓜、雪莲果、蒜葱、五彩椒等。

  
    全市常见药用植物110余种,分布零散。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引种较多。本地著名的药用植物是香附、枸杞、二花、车前子、半夏、益母草等。

  
    境内园艺花卉及其他观赏植物有70多种。近几年,非洲菊等鲜切花生产发展较快,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动物资源常见的有4门12纲39目85科200多种。其中,脊椎动物(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等)有5纲20目32科;野生动物中,兽类主要有野兔、狐狸、獾、鼠、黄鼬、刺猬等。1997年调查全市鸟类有38种,主要有鹊、雀、燕、猫头鹰、啄木鸟、布谷、鸽子、画眉等;水生动物主要有蛙、蟾、鱼、虾;昆虫种类繁多,常见的有11目45科,害虫天敌有9目44科70种。

  
    饲养动物有30多种,其中家畜主要有牛、驴、马、骡、猪、羊、兔,家禽主要有鸡、鸭、鹅、鸽、鹌鹑等。另外,桑蚕、蜜蜂的养殖也有较快的发展。猪、羊、兔、鸡的饲养占有优势。产于濮阳县的青山羊、产于台前县的小尾寒羊及清丰县的豫丰黄兔久负盛名,是出口创汇产品。

  
    历史沿革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在此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北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86年,境内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岗文化典型器物证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专家据此遗址推断,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

  
    上古时期 濮阳一带地处河济平原,是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活动的交接地带。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说蚩尤之首就埋在今台前县。黄帝长子玄嚣青阳氏邑于顿丘(今清丰南),次子昌意在南乐筑昌意城;黄帝史官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有造书遗址及仓颉陵、仓颉庙。中原地区继黄帝之后由颛顼统一治理,都帝丘(今濮阳东南高城,史称“颛顼之墟”)。颛顼时,其氏族集团实力强大,打败了以共工为首的集团,活动范围“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颛顼之后,帝喾继位,初都帝丘,后迁都伊洛平原。帝喾赐颛顼玄孙樊为己姓,封邑昆吾(今濮阳东南)。帝喾之后,尧继位成为祁姓集团首领,以冀州为活动中心,死后葬于城阳(今范县东)谷林。范县原有尧母庆都庙,今辛庄乡北有尧子丹朱墓遗址。舜生于姚墟(今濮阳东南),住南河。他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到雷泽(古泽名,在今范县东南)渔猎,去历山耕作,还贩于顿丘(今清丰)。舜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后代尧而立,成为姚姓联盟的首领。尧舜之时,水患频仍。以秦(今范县)为活动中心的东夷首领伯益协助大禹治水,两大集团在联合抗洪斗争中进一步增进了民族融合。

  
    夏朝时期 帝仲康六年,因昆吾氏有功于王室,故封昆吾氏为“夏伯”,位居五伯之首。昆吾氏自此在濮阳建立昆吾国,至帝廑四年迁许,建都时间近300年。夏启时于昆吾铸九鼎,并视为国宝。夏帝仲康的儿子相为羿所逐,奔依同姓邦国斟灌氏。后相即位,都帝丘,至帝杼时迁都于原。在今濮阳范围内,当时还有顾(今范县城东南)、观(今清丰南)等封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濮阳一直是夏文化中心地带,不仅农业发达,制陶和冶铜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

  
    殷商时期 以契为始祖的子姓集团至相土时迁至商丘,即帝丘(今濮阳境内),活动于今豫北、冀南和豫东一带,势力发展到东海之滨。汤征服了昆吾、韦(在今滑县东南)、顾等邦国,后灭夏建商,以帝丘为其陪都。

  
    西周时期 帝丘一带为管叔封地。周成王四年,周公旦东征,平定武庚及三监叛乱,封康叔于河、淇之间,建立卫国,帝丘一带受其节制。西周时,帝丘一带的经济、文化都得到迅速发展,实力较强。厉王时,卫武公曾带兵入朝平定叛乱,稳定政局。

  
    春秋时期 濮阳一带仍属卫国,为当时较先进的地区之一。公元前660年,狄人入侵卫国,占领卫都朝歌。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今濮阳)。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凡388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大改道流经濮阳,给这里带来水利之便。这一时期人们用桔槔提水灌田,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纺织、皮革、竹木、冶铸等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业兴旺,涌现出一批城镇。如临黄河的戚邑,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十分繁荣。仅公元前626年至前479年的140多年间,春秋经传中关于戚的记载即28处,诸侯来卫国的14次会盟中,就有半数在戚举行。其他如咸(位于今濮阳市东南25公里)、铁丘(位于华龙区)、顿丘(今清丰西北)、五鹿(今清丰南)、清丘(位于市东南30公里)等城邑商旅不绝,异常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思想的活跃,精神的解放,文化的发展,劳动人民于“桑间濮上”创造的诗歌“卫之新声”,风靡华夏。先进的卫文化既培育了中国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也激励工奴于公元前478年掀起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奴隶暴动——百工起义。同时,因帝丘“据中国要枢,不独卫之重地,抑亦晋郑吴楚之孔道也”,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铁丘之战等都发生在这里。

  
    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普遍推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各诸侯国为壮大实力、争夺霸权竞相改革,大批优秀人才应运而生,仅濮阳人就有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儒商子贡、改革家商鞅、政治家吕不韦、外交家张仪等,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记载了天文、地理、物理、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战国后期,大国争霸,帝丘一带战争频繁,原为西周第一大国的卫国,春秋时已降为中等诸侯国,到战国时更加式微,最后仅剩濮阳城(今濮阳县东南)一弹丸之地。公元前242年,秦置东郡,次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公元前240年,东郡治濮阳。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亡。

  
    秦汉时期 秦统一中国后,为束黄河之水,曾修金堤(即原黄河大堤,顶宽20丈,兼作御道。谓其坚固无比,故名金堤)。秦末,濮阳人民助项羽大败章邯,加速秦朝灭亡。汉时,濮阳仍为东郡治所。西汉武帝曾于元封二年(前109年),亲率官吏、将士数万人到濮阳堵塞瓠子河决;西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秋,河决东郡,朝廷遣官发众来堵,并增筑金堤;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濮阳人民修渠筑堤,固河道于濮阳城南,黄河安澜700余年。西汉时期,濮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大增,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濮阳人口已达3787万人。成为中国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今戚城遗址丰富的汉代灰层出土的大量陶器、汉铜镞、铜釜、犁、铁镬、石器及水井等文物,表明当时这里十分发达。汉初,戚曾是将军李泌的封邑。汉时濮阳经济文化发达,人才荟萃,名臣汲黯、经学家索卢放、京房等濮阳人均为一代俊杰。

  
    两汉之间短暂的新朝,曾把东郡改名治亭。

  
    东汉末年,濮阳再次成为军阀逐鹿的战场。194年,曹操与吕布大战濮阳相持百余日,战乱、旱灾、蝗灾相互交织,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370年间,魏、后赵、冉魏、前燕、后燕、前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割据者曾先后在濮阳地区称王道孤。这里的行政建置朝立夕废,变化频仍,几个辖县分别隶属过濮阳郡、东郡、魏郡、顿丘郡、昌乐郡、武阳郡等。西晋时还曾建濮阳国。南北朝时,濮阳更是兵连祸结,干戈纷然,大量居民被迫迁徙,边塞游牧民族陆续入居濮阳,与汉族融合,同时把大片耕地改为牧场,农业生产受到破坏。至北魏时,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农业才有所恢复。综观此期,乱多于治、毁多于创,濮阳地区经济萧条,文化衰退。曹魏、前秦、北魏时,曾有过短期的稳定,濮阳经济有所恢复,也产生了一些有贡献的人物,如书法家窦遵,文学家董微,名臣李彪、李谐、李崇、王观、吴隐之等。

  
    隋唐时期 据炀帝大业八年(612年)政区划分,今辖区分属东郡(治白马)、汲郡(治在今滑县城西北)、济北郡(治在今东阿西北)、武阳郡(治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隋文帝实行节俭政治、轻徭薄赋,大开漕运,使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大业四年(608年),永济渠过濮阳后,便利了交通,濮阳日趋繁荣。不久,隋炀帝的暴政迫使濮阳人民纷纷参加东郡法曹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反隋,这支起义军在推翻隋朝统治中起了骨干作用。唐初,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澶渊县为澶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辖澶水、顿丘、观城等县,今南乐县属魏州,范县属濮州,台前县境属郓州。唐大历七年(772年),割顿丘、昌乐4乡于清丰店置清丰县,属澶州。初唐时,濮阳一带地旷人稀,均田制实行程度较高,水利兴修,农业生产恢复较快。唐朝中期,黄河安澜,濮阳的农业、手工业等得到长足发展。丝绢业闻名全国,丝织贡品列为上三等。唐代濮阳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张遂),第一个测量子午线长度,最先发现了恒星运动。还产生了勤政廉洁的杜暹,拒重贿名留青史的李义琰,唐辅臣张公谨、杜鸿渐,抗击安史叛乱的名将南霁云等名人。唐末至五代,濮阳一带又成了血雨腥风的群雄逐鹿之地,仅后梁、后唐就在濮阳征战20余场。长期兵燹战乱,使唐代前期100多年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宋元时期 入宋以后,属唐河北路为澶州澶渊郡镇宁军节度,俗称澶渊。熙宁十年(1077年),州城为大小所毁,改筑州城于濮阳(今濮阳)为州治。宋徽宗崇宁初,濮阳一度纳入京畿路,成为京师北辅。1106年升为开德府,辖濮阳、观城、临河、清丰、卫南、朝城、南乐7县。同年,契丹兵临澶州,濮阳军民奋起抵抗,在寇准力谏下,真宗御驾亲征至澶。宋军射杀辽主将萧挞览,迫辽言和,双方签订了有名的“澶渊之盟”。此后百余年,两国相安,宋时濮阳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到神宗元丰年间,澶州一带已相当富饶,人口回升,有55989户,比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增长42%。纺织业发展更快,成为当时“衣被天下”的地方。这一时期,濮阳名人辈出,著述家晁迥、晁宗悫、晁永之,名将赵延进,清官王赞、张田,治黄专家高超等彪炳史册。北宋后期,朝廷腐败,濮阳不少人被逼上梁山,参加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1128年秋,金兵占领开德府,复名澶州。金皇统四年(1144年)改澶州为开州,辖今濮阳县、清丰县。此时,今南乐县属大名府、范县属濮州、今台前县境属东平府。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第五次大改道而南迁,经延津、封丘、寿张(其辖区部分为今台前境)入梁山。1222年,成吉思汗派兵占领开州。金元统治时期,虽注意生产,但因破坏太重,加之黄河屡决,经济难以恢复。终元之世,开州的经济文化都未达到北宋鼎盛时期的水平。唯戏曲艺术有所创新,濮阳人宫天挺的元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其本人成为元代杂剧大家之一。

  
    明朝时期 濮阳仍称开州,辖清丰县、南乐县,属大名府,范县属东昌府,今台前县(寿张一部分)境属兖州府。明初,因受战争破坏,这里景象极为荒凉,“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土著只余七姓,丁不满千”。朱元璋下诏鼓励无田农民辟荒造田,并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起,数次将山西黎民徙居濮阳一带置屯垦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老鸹窝”移民。洪武十八年(1385年)修筑了黄河、卫河等堤岸。至明中叶,开州经济得到恢复且有较大发展。英宗天顺元年至4年间(1457~1460年),仅开州3县即垦荒6万公顷,植棉0.07万公顷,栽桑133公顷,上缴租粮4万余担,比明初增加近两倍。达17100户、8.86万人,成为“天雄之上游,河朔之名区”。嘉靖五年(1526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百余年间,濮阳发生水、旱、蝗、风、地震等较大灾害逾百次,大灾年徭役负担却有增无减,农民被逼起而抗争。崇祯十三年(1640年),濮阳人民以范县榆树园为根据地发动起义。他们联结豫东、鲁南农民军,连破濮、曹二州及梁山、东明等县,继而西进开封,北伐大名,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清朝时期 濮阳称开州,与清丰县、南乐县隶属于大名府。范县属濮州隶曹州府,台前境(寿张一部分)隶兖州府。清代中期社会较为稳定,生产得到恢复,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这里荒地开垦率达80%,人口增至50多万人。清代末叶,封建帝制已处于没落阶段,成为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加之黄河水患时发,濮阳灾情不断,经济逐渐萧条。特别是咸丰五年(1855年)河决,将濮阳大半变为泽国,为害29年。这次大改道后,黄河经濮阳、范县及今台前境奔东北入海。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濮阳才有了第一条电话线路;宣统三年(1911年)始建邮局;光绪二十年(1894年)才开办了官营铁厂、机织厂、针织厂、石印厂、草帽厂之类。文化名人寥寥,留有著述者也不过李建勋、鲁世英、高惠民等数人而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的政策激起反帝反封建浪潮的不断高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濮阳人民奋起参加捻军反帝反清。咸丰三年(1853年),其队伍发展到八九千人,向开州、范县、清丰、内黄、浚县、滑县、延津等地的官府进攻,打击清军。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丰县义和团首领韩大申、韩顺江高举清邑义和团大旗,聚众数万,劫富济贫,烧教堂、废洋教,把濮阳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向高潮。

  
    民国时期 民国2年(1913年),曾改开州为开县,但因与四川、贵州两省的开县重名,1914年1月复称濮阳县。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归河北省大名府管辖,范县及今台前县境域属山东省东临道。1926年,范县改属曹濮道。

  
    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震醒了濮阳人民,这里开始成为革命运动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24年,在北京俄文法专读书的濮阳人王亦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濮阳地区第一个中共党员,后回乡宣传革命。1926年10月,濮阳县黄楼村党小组成立,为境内最早的党组织。1927年4月,南乐县佛善村建立了濮阳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此后,党的组织逐步发展壮大。1927年10月建立了中共濮阳县委,1931年5月改为中共濮阳中心县委;1929年春建立了中共清丰县委;1929年秋建立了中共南乐县委;1934年秋建立了中共濮县县委;1936年6月建立了中共范县县委。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濮阳地区群众运动蓬勃发展。1929年的濮阳“二一五”农民革命斗争(即“温邢固事件”),1932年的濮阳盐民斗争和濮阳县、清丰县小学教师增资运动,1933年的濮阳姚家暴动,1935年的濮县农民斗争、平原游击战争和濮(阳)内(黄)滑(县)农民革命斗争等,都先后取得了胜利。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农民协会和商民协会等组织。1936年国民政府设河北省第十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濮阳,1939年改称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濮阳、东明、长垣、南乐、清丰5县。1936年范县及今台前县境域属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聊城)。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难当头,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奔走救亡,先后在濮阳地区建立“冀南文化界救国会”和“抗日救国十人团”。到1938年底,濮阳各县、区、乡、村普遍建立了“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妇女联合救国会”等抗日群众组织,形成了群众抗日救亡高潮。1938年2月,日军进攻濮阳。国民政府濮阳县县长丁树本弃城而逃,县城沦陷。日军在濮阳烧杀抢掠,用飞机轰炸濮阳城,使许多村庄变为废墟,许多居民丧生火海。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军展开了游击战。1939年初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进驻濮阳,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至4月,濮阳地区先后建立了清丰、南乐、濮阳、濮县、范县各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4月,大名、南乐、清丰、濮阳、东明、长垣6县代表在清丰县安庄(今属华龙区胡村乡)召开党、政、民代表大会,成立冀南六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范县及今台前县境域归运西专署。此后,濮阳一带一直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中心。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冀中、冀南、冀鲁豫军区部队,在中共地方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向盘踞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顽固势力石友三、孙良诚等发动讨逆战役,在半年多的讨逆反顽作战中,共歼灭顽军2.2万多人,扭转了被动局面,巩固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从1940年6月至1942年夏,日军对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区进行了多次大扫荡,其中著名的有“五五”大扫荡、“四一二”大扫荡、“九二七”大扫荡,敌人共出动兵力4万多人。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共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冀鲁豫军区、分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从1943年12月至1945年初,先后对日伪发动了八公桥战役、清丰战役、南乐战役。在3次战役中,共歼灭日伪军85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10月,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军区进驻濮阳县城。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决定设立濮阳市,机关驻濮阳城内,直属区党委领导。

  
    1946年6月8日,冀鲁豫行署决定,将所属的抗日政府一律改为民主政府。1946年11月,冀鲁豫区划再次调整,撤销濮阳市建置,成立八专署(机关驻清丰)。八专署辖清丰、南乐等县。二专署(机关驻范县一带)辖范县及今台前县境域。四专署(机关驻两门一带)辖濮阳等县。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濮阳地区各县根据中共中央和冀鲁豫行署的部署,从1946年6月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至1947年5月,濮阳地区各县基本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实现平分土地的目标。1946年12月,濮阳地区所属各县党组织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紧密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新五军的进攻,巩固了解放区的胜利果实。

  
    解放战争开始后,濮阳地区掀起一次又一次参军热潮,从1945年11月至1949年2月,濮阳地区参军人数近10万人;共出动担架37万多副,民兵民工37万多人,车364万辆,牲口4989万头;提供粮食2944万公斤,草料647万公斤,木柴16515万公斤,食油75万公斤,食盐3万公斤;从1947年至1949年濮阳地区共抽调干部4760人,战勤人员2027人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1949年5月,豫北全部解放。1949年8月20日,冀鲁豫边区撤销,建立平原省,并成立了平原省濮阳专署(驻濮阳县城)。濮阳专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昆吾、尚和、卫南、高陵、漳南、卫河等17个县和濮阳城区、道口区两个区。同年9月,昆吾、尚和与濮阳县,卫南与滑县,高陵、漳南(一部)与内黄县,卫河与清丰县分别合并。此时濮阳专署辖濮阳县、滑县、内黄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濮县、长垣县、封丘县、观城县、朝城县及濮阳城区和道口区。

  
    在民主革命时期,濮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伪顽势力、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濮阳专员公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11个县和濮阳城关区、道口区2个区。1952年11月24日,濮阳专员公署所辖的濮县、范县、观城、朝城4个县划归山东省聊城地区。1952年12月1日,平原省撤销,濮阳专区划归河南省领导。1954年6月,濮阳专区所辖的濮阳城关区、道口区分别划归濮阳县、滑县。9月25日,濮阳专区与安阳专区合并为安阳地区。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56年3月,撤销濮县。1958年3月30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合并为新乡地区。1961年12月18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分设,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64年4月1日,为便于黄河治理,经国务院批准,寿张县撤销,一部分划归范县。范县由山东聊城地区划归河南省安阳地区。1973年12月16日,范县东部的9个公社划出成立了范县台前办事处,系县级机构,直属安阳地区。1975年3月14日,范县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办事处。1978年12月,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县。

  
    行政区划 1983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濮阳市,并将原安阳地区所辖滑县、长垣、濮阳、内黄、清丰、南乐、范县、台前8个县划归濮阳市。1984年2月,撤销濮阳县成立濮阳市郊区。1985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濮阳市市区。划濮阳市郊区胡村乡、孟轲乡、王助乡、城关镇、岳村乡及清河头乡一部分置濮阳市市区。1986年1月18日,濮阳市所辖滑县、内黄县划归安阳市,长垣县划归新乡市。1987年4月20日,撤销市郊区恢复濮阳县建置,并将市区城关镇划归濮阳县,同时把城关镇的马呼屯、辛庄、辛庙、贾庄、申庄5个村划归市区孟轲乡。2002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市区更名为华龙区。2005年11月,濮阳市完成撤并乡镇工作,濮阳县撤销两门镇,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海通乡管辖;新习乡由高新区代管。清丰县撤销王什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华龙区胡村乡管辖(调整后的胡村乡由高新区继续代管)。范县撤销孟楼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龙王庄乡管辖。2006年1月,濮阳市华龙区成立昆吾街道办事处和皇甫街道办事处,并整体移交濮阳高新区管理。2008年4月,濮阳市华龙区成立长庆路街道办事处。至2009年底,濮阳市辖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5县1区及濮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府派出机构),下辖59个乡,16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共有2970个村民委员会,75个居委会(不含油田)。中共濮阳市委、市人民政府驻濮阳市人民路51号。

  
    随着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和濮阳市的成立,濮阳的政治、经济地位日趋重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工业、农业、交通、邮电、科教文卫等事业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濮阳市于1995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1999年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0年12月28日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1年12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2年获国际花园城市铜牌奖。2003年获国际花园城市金奖。2004年10月1日,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在全国600多个城市综合评定中,濮阳市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社科院《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国内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濮阳名列第七十七位、全省第三位。2006年6月,濮阳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工作通过省爱卫会专家组考核鉴定。2006年10月,全国爱卫办对河南省到届的国家卫生城市进行暗访,濮阳市通过全国爱卫办复检。2007年2月,濮阳市再次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2008年11月,濮阳市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

  
    旅游资源 濮阳历经沧桑,英雄辈出,胜迹遍地。至2009年底,濮阳市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27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唐兀公碑、戚城遗址、颜村铺革命旧址、单拐革命根据地旧址、京杭大运河台前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西水坡遗址、回銮碑、晋冀鲁豫野战军渡河纪念地、程庄遗址、铁丘遗址、马庄遗址、咸城遗址、濮阳四牌楼(含十字街民居)、魏氏墓碑、濮阳基督教堂(含华美中学旧址)、卫河县抗战烈士陵园、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八里庙治黄碑(含镇河铁兽)、南乐文庙、蒯聩台遗址、仓颉陵遗址、丹朱墓遗址、子路墓、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旧址、普照寺大雄宝殿、高城遗址、瑕丘遗址、清丰抗战烈士祠、中共直南特委旧址、濮阳天主教堂。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5处。市内主要旅游景点有中原绿色庄园、世锦园、濮上园、毛楼生态旅游区、张挥公园、帝舜宫、杂技故里东北庄、子路墓祠、戚城遗址、蒯聩台、四牌楼、中华第一龙、回銮碑、御井、八都坊、华东野战军濮阳整军纪念地和朱德、陈毅、邓小平濮阳活动纪念地及旧居等。市辖区内旅游景点主要有南乐仓颉陵、唐槐、文庙,清丰普照寺大雄宝殿、张清丰孝子碑,濮阳东濮黄河大桥、渠村黄河分洪闸、中原油田发现井、唐兀公碑,范县李桥渡河处、闵子墓、十字坡,台前张公艺墓、孙口渡河处、京九铁路黄河大桥等。1994年,濮阳市的戚城文物景区、子路墓祠、回銮碑等文物景点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一条中国文物古迹旅游活动专线——2500年前孔子周游列国线。1999年后,濮阳市又开辟5条濮阳旅游专线。特别是随着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优秀旅游城市及国际花园城的成功创建,濮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2005年,推出濮阳红色旅游一日游、二日游线路,以单拐、孙口为主要景点的“千里跃进游”被河南省旅游局确定为河南省红色旅游推荐线路,建成并包装4家杂技小院,全天进行杂技表演。有关专家把濮阳龙乡的旅游总结为八大看点:一是欲把濮阳比西施,红花绿叶总传情。濮阳市规划合理,建筑新颖,管理规范,环境优美,城市道路与绿化浑然一体。世誉“人在绿中走,车在树下行,楼房花丛卧,闹市森林中”。二是听涛观澜黄河边,沧海桑田看毛楼。置身于范县辛庄乡毛楼村,既可看到波澜壮阔的黄河,又可参观风格别致的乡间别墅。三是故园神游一万里,三皇五帝到如今。华夏民族上古时期的重要人物——黄帝、蚩尤、颛顼、帝喾、帝尧、舜帝、张姓始祖、后羿等,大都在濮阳一带活动。四是中华龙祖西水坡,皇陵初开天地惊。1987年,在西水坡发掘的仰韶文化时期的蚌砌龙虎图案,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该遗址被有关专家论证为我国华夏祖先最早的皇陵之一。五是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这是北宋名臣寇准为南乐县仓颉庙所题楹联。六是亿元同姓同祖,惟吾挥公一人。在中国姓氏中,张姓乃第一大姓。张姓始祖挥公诞生在濮阳这块土地上,他以发明弓箭被载入史册。每年清明节,许多海内外张姓后裔前来祭拜。七是蟠桃玉兰时时有,疑为瑶池落人间。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恒温鲜切花基地——濮阳世锦农业园区,采用无土栽培、电脑控温、自动灌溉等先进技术生产红掌、百合、非洲菊等鲜切花产品,园内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八是再咏风雅颂诗,重行桑间濮上。濮上生态园区,融游乐、野营、度假为一体,有民俗园、森林乐园、水上乐园、百果园、杂技园、人工湖、跑马场、动物园20多处景中之景。

  
    人口 2009年,濮阳市总人口为365.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0.31万人,非农业人口64.83万人,性别比为101.76(女性为100) 。全市常住人口35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4.66万人,乡村人口227.14万人。出生人口3.88万人,出生率10.6‰;死亡人口2.06万人,死亡率5.63‰;全年自然增长人口1.82万人,自然增长率4.97‰。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下一条:焦作市上一条:许昌市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