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 10496平方公里
【人口】 224.02万(2009年)
【邮编】 472000
【区号】 0398
【区划】辖湖滨区、渑池县、陕县、卢氏县、义马市、灵宝市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边缘,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连洛阳,南接南阳,西与陕西省接壤,北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东西长153.2千米,南北宽132千米,总面积10 496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6%。
三门峡市地处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境内多丘陵山地,除卢氏县熊耳山以南低山丘陵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外,全市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3.8° C 。年降雨量一般在500毫米~800毫米,无霜期216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 261.7小时。
三门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滔滔黄河向东流去,三门峡由此而得名。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约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公元前21—前13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属虢国,秦置三川郡,西汉为河南府,汉武帝设置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新中国成立后,设立陕州专署,195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市。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馆藏文物7万余件。其中仰韶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虢国上阳城与虢国墓地三大发掘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这里是东汉“关西孔子”杨震,唐朝贤相姚崇,唐朝宫廷文人上官仪、上官婉儿,宋代诗人魏野,著名翻译家曹靖华的故里,也是“紫气东来”、“白马非马”、“唇亡齿寒”、“完璧归赵”、“秦赵会盟”等重要历史典故的发生地。老子在函谷关太初宫著就《道德经》,黄帝、大禹、刘邦、李世民、武则天、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司马光等历代名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等现代文人也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或诗篇。
三门峡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临中原腹地,西望西安,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城市。境内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横贯东西,209国道和即将开工建设的运(城)十(堰)铁路、三(门峡)淅(川)高速公路沟通南北,将形成“三纵四横”大交通网络,是连接豫晋陕三省、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三门峡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共发现矿藏6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50种,保有储量居全省前3位的31种,其中黄(金)、白(铝)、黑(煤)是三大优势矿产资源,其中黄金探明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二;铝土矿储量居全省第三位,铝硅比大于7的优质矿产占65%以上;煤炭保有储量居全省第六位。土特产种类多、品质好,著名的有灵宝苹果、仰韶杏、卢氏野山菌等。目前,已有9种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居全国省辖市之首。
三门峡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著名景区(点)有虢国博物馆、函谷关、空相寺、黄帝铸鼎原、三门峡大坝、仰韶大峡谷、白天鹅观赏区、豫西天井窑院、陕州风景区、温泉疗养区、卢氏山水等。全市森林覆盖率47.99%,有国家森林公园4处、省森林公园5处,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心城市形成了具有黄河沿岸特色的生态山水城市景观,是国家旅游局“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和中国“王朝街道”之旅的主要城市之一,是河南省生态旅游的主要城市。2009年末,全市共有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46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24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点)7家,旅游星级饭店23家,星级餐馆2家。全年接待***游客36 053人次,比上年增长17.3%;接待国内旅游者975.87万人次,增长38.6%,实现旅游总收入54.84亿元,增长18.2%。
建市以来,经过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三个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河南省重要的能源、煤化工、铝工业、黄金生产加工和林果业生产加工基地,跨入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进行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74亿元,增长1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7亿元,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7.5亿元,增长22.4%;工业增加值完成562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032元和5787元。一个日新月异、生机勃发的三门峡犹如镶嵌在黄河岸边一颗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的明珠,正迅速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文化、旅游中心。
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全年专利申请数417件。共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75项,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通过认定2家。开展了2009年度科技成果评审工作,有21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在省级2009年度科技成果评审中有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4 302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43 102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80万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9.98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8.65万人。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了100%。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5个。全市有4座博物馆、纪念馆实现了免费向公众开放。全市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教育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有线电视用户21.71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5.77%,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6.7%。
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3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监督检验所6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8 33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 065张。卫生技术人员9 39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 960人,注册护士3 10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83人,卫生监督检验所卫生技术人员134人。农村乡(镇)卫生院75个,床位2 301张,卫生技术人员2 00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人数比上年增长2.57%,参合率97.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总人口224.02万人,常住人口222.96万人。人口出生率9.06‰,死亡率4.95‰,人口自然增长率4.11‰。年末城镇化率为45.40%,比上年提高1.5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