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信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信阳

信阳民歌:河南民歌在信阳(3)

2013/11/29 14:40:13 点击数: 【字体:

  在对信阳的走访中,一不留神我们就会越了省界,到了湖北和安徽。信阳有3/4边界线蜿蜒于皖鄂两省,八县一市皆受皖鄂影响。

  位于潢川县的小潢河是淮河的一个支流,一百五十多年前,这是个热闹的内河码头。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地的商人从淮河逆流而上,湖北、湖南的商人从长江两岸打马北上。他们带来了盐、丝绸和陶瓷,也带来了成船的歌女娼妓。花船或商船在水面上轻轻荡漾,温柔得像暧昧十足的床。一名江南花船女子,手拿清脆的碟子唱起来:“蛾眉月儿半边缺,等郎等到大半夜,桐油点了二三盏,灯草烧了七八节。情郎不来灯不灭。”歌在信阳人中间流传开来,天长日久,变成了信阳人的“口水歌”。

  信阳音乐人王平安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我和潢川县文化局的同志采风,一位老大娘满肚子民歌,可找不到感觉。熟悉她的人给她找了个碟子,她拿筷子一敲,唱得不知道歇气。”拿碟子唱曲的场景,我们在电影《洪湖赤卫队》里看过。这个老大娘,承袭的该是安徽民歌。

  歌从南方来,歌到北方去。无论是江浙商人溯水而上到信阳做生意,还是信阳人放排到苏杭,总会把外来的音乐带过来。信阳的民歌兼容并收,吸收了外地民歌的养分,成就了自己的特色。

  在信阳,我们可以听到皖南民歌、湖北民歌甚至江苏民歌,流传全国的《孟姜女》、《茉莉花》在信阳广泛流传并有多种变体。“信阳民歌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出于宽容,接纳了相当部分的外地民间音乐,将其精华吸收融会到自己的躯体中。”信阳音乐人黄铁成说。

  多山多水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信阳人的抒情方式不是大锣大鼓的戏曲,而是委婉细腻的山歌。人文传承上,楚文化的渗透,促成了信阳民歌的进一步发展。便利的水运交通、南北交融的经济流通,又使信阳民歌领风气之先,成为当时一个“时尚”敏感的地区。这一切,导致了信阳民歌多,歌手多。

  信阳民歌“兼收并蓄”的特点,却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广泛吸收,丰富了自己。另一方面也让自身特色变得苍白模糊,不再亮丽。所谓民歌色彩区,是民歌风格个性特别突出的区域,信阳处在各民族色彩区边缘的接合地带,它的个性被各地民歌交融磨蚀,直接后果是,“民歌数量很多,但被音乐界认可具有突出个性可作为一个区域代表的民歌又寥若晨星”。

  这正是它被现代音乐史家们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记者盛夏首席记者何正权文图)【原标题:“豫韵楚风”信阳民歌系列一 河南民歌在信阳】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报 2006年12月3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