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信阳 >> 当代信阳 >> 古今豫商 >> 浏览信阳

草根成长 行商无疆——记“柳编大王”万正和

2013/12/2 15:33:02 点击数: 【字体:


    初识万正和是在2000年。那是我作为嘉宾出席“河南省优秀农民企业家表彰大会”,并作“中小企业成长管理”的主题演讲。而万正和作为受表彰的企业界代表演讲。他在演讲中不断以风趣的语言、以他的实践经验支持我的观点。我们由此相识。
草根成长 行商无疆——记“柳编大王”万正和

    这期间,万正和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他的名字和事迹也常常见诸媒体、报端:“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青企协副会长”、“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正和工艺品集团董事长”,“美国亚洲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我很多次在我们的MBA课堂上向我的学员们介绍万正和的创业故事。一晃,六年过去了。

    此次的我作为“豫商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从调研启动伊始就不断联系万正和,希望采访他的创业传奇。在我们两下固始调研期间(万正和是固始人),或由于他身在国外忙于业务,或出差外地,均未能谋面。直到2007年5月?日,我们三下固始,万正和在参加了“中国青年英模大会”,并在郑州受到省委徐光春书记的接见后,才匆忙赶回固始接受我们的访谈。多年未见,万正和谈笑风生、风采依然,而他笔挺的西装和胸前佩戴的英模勋章,又使我眼前一亮:这就是那个靠柳编手艺创业起家、被中央媒体誉为“柳编大王”的万正和!

    我们之所以一定要采访万正和,不仅仅是我了解万正和的创业故事,更是因为,我们每次到固始,都有很多人推荐万正和:他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位在国际柳编工艺界有重要影响企业家,他把公司开到了深圳、开到了美国;他对固始柳编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将“固始柳编”发扬光大,并走向世界;他带领了一方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朴实与率直,“很有故事”。

    写豫商应该写万正和;写固始商人必写万正和,必写他的柳编事业和他的创业传奇!

    一、穷困放牛娃  别样学习路

    万正和的家乡在信阳固始县三河尖乡,位于固始县东北部,淮河、史河、泉河在此交汇,三河尖乡因此得名。而这里也是万正和的故事发生的起点。三河尖乡是信阳市海拔最低点,这里低洼易涝,十年九灾,是全省闻名的重灾区。但频繁的洪灾,却造就了三河尖的特产——柳条。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重访大别山 建设新农村》摄制组来到三河尖乡,冠以万正和“柳编大王”的美名。当时,万正和曾现场表演“徒手柳编”:他在河边折掉数根新鲜的柳条,不借助任何工具(甚至劈开柳条都是用手指),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即编成了一个泛着草青色的花篮。万正和看着这只亲手编成的花篮,说到:“我只是在重复自己九岁时曾做过的事。”

    1963年5月,“柳编大王”万正和,出生于三河尖乡黄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万正和的童年时代充满了辛酸。还是婴孩时代的万正和经常被大人放在一个柳编的床上,看着大人们干活挣工分。一年,村子里发大水,大人们在村后的河坝上打桩,突然,坝被打开了一个口子,大水向幼小的万正和冲了过来!幸运的是,万正和被一位路过的邻家老大爷及时抱起,还以天真的笑脸对着急忙赶来、惊魂未定的父母……

    从万正和开始记事时起,就跟着在大队里做“路长”的父亲沿着村后的小路巡视。一次,他们路过村里的红薯地,万正和要去拔红薯吃,父亲不许,还教育万正和:“不能给别人留下话柄。”当看见瘦小的儿子捡到一只红薯把儿的高兴样子,万正和父亲心里的辛酸和苦楚可想而知。虽然父亲的“成份”不好,虽然从小就饱受同龄小朋友的冷嘲热讽,但在万正和的心里,父亲是位有着一手好手艺的“能人”:打鱼、编筐、种田,样样能行,还是个能识字的文化人。父亲一直是自己崇拜的偶像。

    或许是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万正和身上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的气质。万正和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在那个年代,生活困难程度我们可想而知。但就是在那样的困难年代,年幼的万正和就懂得照顾他人。万家的一户邻居生活相当困难,万正和每次吃馒头或者米饭都会事先留些送给邻居家。就是这样,万正和从小就有很好的人缘,比他大几岁的孩子都跟他一起玩。

    1972年,9岁的万正和开始上学了。那时的他个子已经很高,老师以为他年纪比较大了,就问他一些算术题,从没上过学的万正和当然答不上来。但正是老师的那次提问,为万正和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世界的窗户,一个他至今仍渴求的世界。第一次上学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万正和就由于家庭困难,休学回家了。回家后的万正和分担起了父母肩上的重担,他在9岁那年编出了生产队里的第二个箩筐。

    那时农村里一个男的壮劳力一年能挣10个工分,妇女是8个,而万正和通过辛勤努力,能为家里挣7个工分。

    万正和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生产队放牛。那时没有机械设备,村里的农业生产都要靠耕牛出力,所以养好牛也是一件大事。不上学了,万正和所有的心思都在这头黄牛身上,每天就是放牛、割草、拣牛粪。万正和每天要割很多草给牛吃。他听大人们说牛吃嫩草能长得更肥壮,可是万正和用的镰刀是大人们用的,他用起来很不顺手。后来,还是有着好手艺的父亲帮万正和专门改制了一把短的镰刀,万正和别提多高兴了!正是有了这把特制的镰刀,万正和总是能给牛割到很多的嫩草,牛被养的膘肥体壮。一年以后,万正和10岁了。生产大队里看小万干得不错,就给他换了一头水牛来养。那是一头成年水牛,比黄牛能吃多了,力气也大得多,虽然水牛的性情比较温顺,但万正和拉它的时候经常会很吃力。万正和常骑着水牛到村后的那条沙河对岸去放牛。牛在河边吃草,万正和在河边寻找最嫩的草,用他的那把镰刀割好,绑成一捆。当夕阳撒在河面上的时候,也留下了一位牧童牵牛回家的身影。

    最令万正和难忘的一次放牛经历是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刚才还是晴朗的天气,突然间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场大雨顿时就要来临。万正和急忙牵着牛过河回家,走到河中间的时候,突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紧接着一声雷鸣将水牛吓得狂奔了起来!等万正和回过神来,倾盆大雨已下了起来。牛已经跑过了村头的岗坡,无影无踪了。万正和这才发疯地跑起来,边跑边哭,便哭边喊:“我的牛啊!”当时万正和心里怕极了,只怕弄丢了耕牛回去可怎么向父母交待,父母又怎么向生产队交待?不知道跑了多久,万正和在一片小树林里找到了耕牛。又喜又怒的他拿起一束草打在牛身上,而水牛也仿佛知道做错了事情,呆呆的站在那里。雨下的更大了……

    就这样,万正和白天放牛,晚上跟着父亲学习柳编。此时万正和的父亲由于手艺好,被安排到副业厂编外贸出口的柳编。万正和经常去收集别人不能用的柳条,将其绑成一捆,在石磨上搓去柳皮,然后编成各样的工艺品,交到队里挣工分。

    又是一年过去了,11岁的万正和仍然尽职尽责地为生产队放牛。这一年,天旱,村子周围基本都没有草了。那是麦子快熟的季节,又是一个午后,万正和顶着酷热的太阳到河边割草。就连河边也只剩下了很少的草了,但万正和还是认真的凑够了一捆。放工路过的哥哥看到幼小的弟弟在太阳下瘦弱的身影,哭了。回到家理,哥哥就对父母说:“这么大热的天,弟弟实在太辛苦了!以后不管咋样也得让正和上学啊。”

    就这样,万正和又回到了学校,当了一名插班生。开始学习写作文了,万正和学的很认真,他认真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当学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万正和想到村边也有个池塘,便认真的写了一篇,没想到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表扬了一番。又要写作文了,题目是《给亲人的一封信》。万正和想起了母亲曾经提到的在甘肃的一位姨母,从未谋面。于是他便真的以给姨母写信的口吻写到自己如何放牛、挣工分,如何利用在家的时间看书认字,如何渴望上学……当语文老师读到这篇真情流露的作文时,非常感动,当即决定在年级里当范文传读。艰苦的童年生活培养了万正和丰富的想象力,也成为万正和未来柳编工艺创新的源泉。

    由于表现出色,万正和在班里当上了学习委员和副班长。那时的小学每班里可以选出一名学生住校,这在当时可是一个莫大的荣誉。由于家庭成份不好,万正和本来没有机会被选中,但校长和老师都非常喜欢这个学习刻苦、认真的学生,于是万正和被安排每天晚上留校住宿。说是留校住宿,其实就是晚上在操场上打地铺。夜里,看着不远处坟头上冒出的磷火,万正和并不害怕,或许还有一丝幸福感。

    初中一年级,万正和又一次辍学了。那是他踏入中学校门后第三个月的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万正和觉察到父亲的神情有些异样。吃过晚饭,父亲终于说话了,“娃儿,别上学了。”此时的万正和虽然也才16岁,但他身材高大,在当时的农村却可以当作劳力了。万正和深知自己家里的困难:父亲患有有关节炎,身体已大不如前,不能像过去那样下地干活了;而母亲也因此哭坏了一只眼睛。万正和一横心,决定留在家里为父母分担家里的困难。一连三天,万正和都会悄悄地趴在屋外的半截土墙上,看着从自家屋后小路上背着书包上学的同学渐渐远去,他偷偷的流泪……就这样,万正和告别了学生生涯。那一年,是1978年。

    辍学后的万正和,一边种田、一边做起了渔民。而父母则在家里做 “柳编”。村后的小河,成了万正和经常去的地方。每天天不亮,他都会拿着父亲用柳条编的“网”,下河捕鱼捉虾,然后到集市上去卖,每次能卖两毛多钱。正是利用卖鱼虾的钱,万正和订了《中国青年报》,并在当年下半年订了《农业科技杂志》。万正和家的那间土屋门朝西,夏天西晒,屋子里很热,中午的时候,万正和就铺张破席子,躺在地上看报纸、杂志。母亲后来告诉他,父亲常在窗外看万正和读书的场景,多次留着眼泪说:“没啥能给娃儿的,苦了他了”。就这样,虽然辍学在家,但万正和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他通过学习,掌握了不少农业科技知识,还把将书本上的农业技术应用于平时的耕作中。

    由于长期使用碳铵肥,万正和发现田里的稻子“只长苗不长稻”,且土地板结严重。他恰好看到杂志上有专治土地板结的办法:用复合肥。于是,万正和用种油菜的田做起了实验,他用自己配的复合肥使油菜的亩产量比用碳铵肥的田高出了一倍。怀着兴奋的心情,他将复合肥推广开来,并获得了成功。这更激发了万正和钻研农业技术的兴趣。那时棉花地里病虫害比较严重,尤其以“红蜘蛛”最为猖獗。万正和通过研究农业技术,为全村解决了棉花“红蜘蛛”的长期困扰,从而在附近村里开始小有名气。

    1982年,19岁的万正和第一次出远门,村里生产组让万正和去省城郑州买犁。万正和一个人怀揣着公款,从信阳踏上了北上郑州的火车。一觉醒来到郑州,万正和发现自己的外衣不见了!他急忙去摸贴身放的钱,还好,钱还在。吓出了万正和一身冷汗。出了车站的万正和被两个相当“热情的老乡”带去住旅馆,不想却走了很久的路。后来,万正和才知道被骗了,原来自己住的旅馆已在郑州市北郊,都快到黄河边了!无奈的万正和再也不敢多做逗留,第二天便找到农机市场,买到了两个铁犁。看着两个百十斤的铁犁,万正和咬咬牙,一手提一个,步行往火车站走去。他不敢再找人“帮忙”了。凭着年轻力壮,他硬是把两个硕大的铁犁提上了火车,顺利的交给生产组。正和后来回忆说:当时就只想着要把事情办好,不能出事,这是责任哪!

    1985年春,22岁的万正和与当地一个姑娘结婚了,妻子叫潘传叶,农村人,没什么文化。婚后,夫妇俩守着两亩多滩地,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滩地里种有麦子、油菜、玉米等,但往往是看着到来的收成被洪水淹没,改种中药材和蔬菜也是不行。淮河中有鱼有虾,万正和也是一个“浪里白条”。他水性特好,常常打些鱼虾度日,日子过得很是紧巴。就这样,万正和一面钻研农业技术,一面种田、捕鱼;白天在外面忙碌,晚上则与父亲一起,在灯下打样、做“柳编”制品,一直到深夜。

    二、柳编手艺带来机遇  创业之路历尽坎坷

    万正和一直钻研柳编的技术和工艺,在学好传统柳编技术的基础上,他又创出了许多篮子的新编法、新样式,甚至可以用柳编制成风格独特的屏风。万正和的货好卖了起来。

    198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万正和被人介绍去安徽的一个小厂,做柳编的技术员。去安徽之前,万正和想:我们河南的柳编工艺不能带到安徽去,不然就是断了乡亲们的财路。所以他决定研制出一、两种新工艺去做“见面礼”。一天晚上,万正和端着饭碗坐在门口,望着天空中的一弯新月,顿时受到启发,便连夜赶制出了新款式“月牙篮”。眼看去安徽的日子渐渐临近,万正和想再做出一套佳品,于是他想到了父亲。一天在河里打鱼的时候,万正和问父亲:“伯,您还记得过去大户人家用的东西吗?”父亲知道万正和的心思,当天回去便与儿子一起钻研久已失传的“多层礼品盒”的编法。经过父子俩的共同努力,他们终于编出了有三层格子的礼品盒。这在当时省内外的柳编工艺中无疑是一项突破。

    万正和带着新研制的“月牙篮”、“多层礼品盒”样品东去安徽,很快得到重用。1986年3月,万正和跟厂里的领导去合肥开选样会,正是这次选样会令万正和扬名。来自洛杉矶的美籍华人朱亦先生(朱元璋第18代子嗣)带来了一只造型奇特的“牛胆筐”,想定购此种样式的柳编制品。各厂的技术员都从未见过如此形状的篮子,几个人试编都未成功。厂里领导决定让万正和试试。万正和二话不说,当即研究起来。专注之状,可谓忘我。没有工具,万正和用手劈,用嘴咬,他顾不得伤口流血,硬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样品编制。朱先生一手拿原样品,一手拿万正和的新作,仔细端详了许久,笑着对万正和说,“河南的这个小万啊,真不简单。以后肯定是个万元户”,遂当即决定订货2万8千个!万正和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同时也引起了采购商们的高度关注。

    面对大量到来的订货单,惟一掌握这一新技术的万正和开始挨家挨户地教。而在验货的时候,则严格把关,“看货不看人”,对不合格产品决不留情面。万正和一直认为,做柳编千万不能贪便宜,贪便宜别人就不会认可你。万正和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这种敬业精神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为自己惹下了麻烦。工厂老板的一家亲戚由于编的产品不合格,在万正和那儿数次都没有通过,便把事情告到了老板那里。老板不但不秉公办理,反而把万正和叫去大骂了一顿。万正和委屈极了,愤而辞职回乡。而这时他到这个厂里刚刚半年。“当时恨不得跳河算了,根本没脸见人。”万正和用这样的语言形容当时的委屈。这就是固始人,他们把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回家后的万正和说啥也不想去安徽了。秋天到了,当初介绍万正和去安徽的阜阳市外贸局的熟人来电报了,说有人想同他合伙建厂,万正和并没有答应。冬天来了,人家又打来了电报,说这次一定要来。万正和终于为之所动,东去安徽。万正和记得很清楚,他来到那熟人的家里的时候,天正下着大雪。主人向万正和引见了安徽省工艺品公司的业务员小丁。当时做柳编生意要靠省里的配额,所以基层的人们对省里的业务员是颇为看重。万正和立即明白了熟人再三催自己的诚意,不禁感动万分。窗外是漫天大雪,而屋内宾主三人则把酒言欢,万正和心里暖烘烘的,他开始重拾创业的信心。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天的酒是当地产的阜阳大曲……万正和来到合肥,他带来的柳编样品一亮相,便受到欢迎,第一次就拿到2万多元的生产订单,而且对方还主动垫付生产用款。万正和又开始忙碌起来。

    1987年淮河发大水,万正和要把在三河尖组织好的货源运到安徽去。然而,由于河南省开放较晚,当时不允许个体户搞跨省运输。货在码头准备装船时,万正和被人告到县外贸局去了!万正和接到外贸局的通知,下午三点去局长办公室。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万正和准时来到了局长的办公室前。出乎他的意料,局长给了他这样的答复:“小伙子,你能准时赴约,足见你是个守信用的人。既然是守信用的人,交税的事情以后再说,这次我给你放行!”就这样,万正和的纯朴得到了回报,他不但按时交了货,且“广结善缘”。创业是艰难的,万正和经常在大冬天拉着架子车往安徽送货,以致汗浸衣衫而成冰。但早已经历过百般磨练的他并不觉得苦,因为前方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等到当地完全开放了,万正和决定重回家乡。这年广交会,万正和好不容易拿到了固始县外贸局开的介绍信,他把家里的猪也卖了,得180块钱,又东拼西凑了400多元,满怀希望地带着许多样品南下广州参会。万正和找到了河南省的与会代表团,省工艺的领导和代表们看到万正和的柳编制品款式非常新颖,都不禁啧啧称赞。省工艺一位姓胡的女科长笑着对万正和说:“小万,你的柳编款式这么新,这下咱们河南团肯定多不少的订单呢。”万正和更是满怀希望,想象着家人热切期待的目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省工艺的另一位科长临时来视察,却坚决不同意万正和的产品参展!这令万正和大为震惊!他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机会,而家里人为了支持自己,也给予了能够给予的一切。万正和说尽了好话,那位科长就是不同意。失魂落魄的万正和第二天便坐上了返程的火车,一上车就忍不住哭了出来。“男儿有泪不轻弹”,能让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当众大哭,那只有他的事业-他已经把柳编视为一生为之努力的事业。一路上他顾不得旁人异样的目光,几乎是哭回了信阳。

    万正和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感慨不已:“那也是一种磨砺。其实就是当时自己太年轻了。后来去郑州见到胡科长,她告诉我那位科长只是临时来的,不久就调走了。如果我再等几天,肯定能参展。这也算是交了一次学费吧。”

    曾经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市场经济下已经不适用了。丢掉了一次机会的万正和更加清楚,必须要让自己的产品走出三河尖,他筹划着成立自己的厂子。为了这个目标,他四处奔走,积极争取、点点滴滴的积累启动资金。

    三、凭创新打入国际市场  靠柳编带富贫穷家乡

    1988年,万正和终于创办了三河尖乡第一家柳编企业-固始县第一柳编工艺厂。万正和的柳编事业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万正和深知,艺术品加工行业中工艺和款式的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因此,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新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究,为此他到处奔走,力图摸清市场的需求在何处。1989年,万正和第一次来到北京故宫。当他漫步于紫禁城中时,被一个青铜器所吸引。出于对事业的执着和思考,他突然受到启发:青铜器上的金属环也可以用到柳编产品上。于是,万正和回去之后就致力于研究怎么把传统的工艺中加入草、藤、铁。虽然我们如今听着容易,但在当时却是对柳编编法的一次革新,从打样设计,到编法流程,都必须做出改变。万正和凭借着多年的深厚功底,终于编出了第一个混合材料的柳编制品,使其观赏性、实用性都大幅提高。万正和先后联系天津工艺、中艺洽谈业务,对方一看到万正和带的的样品,都称其市场前景相当看好。万正和清楚的记得当时客户争相订货的热闹场景:交易会上,万正和坐在桌后,而桌前排起了长队,客户们争相向万正和订货。整整一个下午,万正和自己都记不清楚自己签了多少合同,那阵势颇有如今的明星签名售书的气势。万正和注意到,国外的客户都是争着下单子,而也有一些国内的人,开始拿着相机拍照,意图回去研究。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商帮合作网(2011-11-04)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