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走进新乡 >> 印象新乡 >> 浏览新乡

浸润着前世龙山文化的风致

2013/9/25 16:31:41 点击数: 【字体:

浸润着前世龙山文化的风致
 
龙山文化促进会LOGO

  —探寻新乡县李大召村的前世今生

  记者 刘新萍 通讯员 李青春 文图

  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时间性和空间性。文化的时间即文化的纵向面,亦即文化的古往今来,是某种文化的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是一个文化整体或文化体系,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综合。文化的空间即文化的横断面,亦即文化的上下四方,也就是文化的结构和状态。文化息息不停,运动必然引起文化的变迁,故而我们从动态的角度去考察、从静态的角度去分析文化,了解文化变迁历程的始末。

  今天,脱胎于昨日。李大召村当世的变迁,浸润着前世龙山文化的风致。

  溯源:村名曾用“李大赵”

  探寻龙山文化,分析亦复如此。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明代的那次人口大迁移,几百年过去了,人们都无法忘却,就是这份无法忘却,让他们融入了历史,实实在在地与祖先联系了起来。假如再过几百年,后人会同样地将他们与我们联系起来吗?记得我们吗?认可我们就是他们的先人吗?

  至于“洪洞迁民”,因为在《明史》、《中国通史简编》、清代宣统元年的《新乡县续志》以及多本家谱、碑碣均有记载,在此不作深谈。

  据《新乡县地名志》记载:李大召村位于新乡市区中心西9公里,早在宋代时,此处就有人居住,名叫大赵庄,明代洪武年间(1370—1380年),“李姓迁徙”有村里的李氏祖坟碑记记载。村名曾用李大赵为名,后逐渐演变成为李大召,该村名沿用至今。

  李大召村早在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属西路十都。宣统元年(1909年)属三西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大召乡。1948年属三区,1955年属大召营中心乡,1958年属大召营人民公社,1983年随着人民公社改乡,属大召营乡。

  截至1992年底,李大召的聚落呈方形,面积17.8万平方米,拥有街道3条,沥青路面。居民房舍多为砖木结构和水泥预制构件结构平房。村委会、商店在村庄中部。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为主。粮食总产60.7万公斤,年亩产778公斤,人均产粮558公斤;棉花740亩,总产7.5万公斤,亩产101公斤。有机制砖厂2个,人造肉厂1个,工农业总收入475万元,人均纯收入984元,比1978年增长8.4倍。村里有小学一所,在校生120人,教师8人。卫生所有医生2人。打有深井,村民吃到了低氟自来水。

  发展:这里已成希望的田野

  村庄北侧有新乡市至济源市的公路。有龙山文化遗址,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不停流转的时空中,许许多多的“事”,都值得被我们收藏。

  千百年来,李大召村的人们胼手胝足地在黄土里刨食,把土地视作命根子,土地包含了他们全部的人生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李大召村与全国各地的村庄一样,农村的面貌、农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该村紧紧围绕“美村、安村、强经济”的要求,对照“建设小康示范村”的标准,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整治村容村貌,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至2012年,人均纯收入已达8960元。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拥有了彩电、电脑、空调等家用电器以及农用车,部分家庭还拥有了轿车。

  农村,应该是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然而,站在今天,他们是否该以全新的思维去面对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前景呢?他们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愿景呢?生活上向城市靠近,追求城乡一体化,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等等,想必这些随着努力都是可以实现的!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3-08-2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