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新乡

毛遂的自荐与自刎

2014/12/10 9:06:46 点击数: 【字体:

    人们大都知道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典故。《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赵孝成王九年,秦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的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他的门客毛遂要求随同前往。到了楚国,平原君没有说动楚王发兵救赵。这时,毛遂挺身而出,向平原君自荐,愿前去向楚王陈述利害。他又来见楚王,最后,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动了楚王。楚王派春申君领兵救赵,解除了赵国的危机。平原君这样评价毛遂:“毛先生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师。”
还有一个发生在毛遂身上的故事,大概并不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在他“自荐”的第二年在战场上拔剑自刎。《史记》上记载,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联合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赢得了赵王的特别赏识和重用。后来,燕国派大军进犯赵国,赵王便委派毛遂统率军队前去御敌。毛遂自知不能胜任赵军统帅之职,向赵王陈述,但赵王还是委派毛遂任赵军主帅。毛遂并未带过兵打过仗,不会排兵布阵。他是个舌辩之士,是个外交人才,政治上还是有着远见卓识的。他对于指挥打仗一窍不通,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赵军被燕军杀得大败。统帅毛遂面对一败涂地惨状羞惭万分,自觉无颜去见赵王和赵国父老。于是,便拔出佩剑,自刎而亡。
 
    毛遂自刎于战场的悲剧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也应引起我们从中接受教训。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是与学识和修养分不开的。一个人的才能往往表现在某一方面特长或在某一领域显现出特别的才华。但一般情况下他不可能是全才,对于各个领域都精通的人是没有的。即使是博士是院士也只能是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里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如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的专家,但他在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未必是拔尖人才,原因很简单,他没有学过或涉足过这些领域。
 
    优秀人才不一定是全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在对待人才的使用上,要人尽其才,用其所长。现在有个说法非常好:能使卫星上天的人和能使马桶不漏水的人都是人才。这样的人才观是值得称道的。有不少地方传来高级技术工人缺乏的消息,应该说,培养一个技工,即使是高级技工,所付出的时间和代价要比培养一个高精尖的科研人员要少得多。当然,这并不是说技术工人不必具有高深学历和一定的科学知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不把技术工人当人才,当然,给予他们的待遇也很低,影响了一些人当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由于人才的不当使用,致使毛遂从自荐到自刎。这里面是有着深刻教训的。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济南日报(2014-10-2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