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新乡

奇人异数:姜太公发迹前的倒霉事儿(4)

2013/7/10 17:44:17 点击数:550 【字体: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敌忾与斗志。接着,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要保持队形,以稳住阵脚;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帅作战。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尔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商朝灭亡。 

  对姜子牙在牧野之战中的功绩,姬周的后代们以赞美的笔调写成歌来唱道:“牧野战地宽又广,檀木兵车多堂皇,四匹花马多强壮。啊,这个太师吕尚父,就像苍鹰在飞翔。扶助那个周武王,快速出兵伐大商,一朝天下都清明。”在灭商的同一年,建立了统一的周政权,建都镐京,史称西周。 

  分封齐地,发展经济 

  武王夺取天下后,采取了“封邦建国”的方法,以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和对周王室的屏藩。姜子牙以首功封于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姜子牙率领一队人马,日夜兼程赶到封地,打退了前来争国的莱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此后,姜子牙不顾年迈,在齐国孜孜求治。他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十五字方针,即“因其俗,简其礼”、“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齐地本来是夷人的家园,夷人的势力很大。在对待夷人问题上,姜子牙采取“因”、“简”措施,灵活得当并且颇见成效,齐国的政治文化也因此而带有民主色彩。“修道术”对齐国的政治文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其在春秋时就形成了道家传统。战国时则分裂为黄老道家、阴阳家、神仙家三个既不同又有联系的学派。秦汉以后,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结合演化为道教。“尊”、“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计出身,唯才是举;二是以功为尚,不重名分。此后齐以此为继,形成一个良好的政治文化传统。 

  齐国虽依山傍海,但太公初封齐时,经济基础并不好,负海泻卤,地薄人少。太公因地制宜,随事而化,采取“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劝女工“极技巧”、“宜桑麻”等经济政策,结果,男女老少以及运送货物的车辆从各地涌向齐地。这显然让姜太公尝到了甜头,所以“工”和“商”在姜太公的《六韬》一书中,和“农”一道被列为国之“三宝”。齐国俨然成了一个生产制造大国,这里出产的衣带鞋帽遍及天下。从东海到泰山之间的各诸侯都前往朝拜致敬,因为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据《史记》记载,姜太公主政齐地,“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发达的手工生产业和商业活动,一下子使得齐国变为令人刮目相看的东方大国。 

  齐地生产的商品之所以行销天下,与便利的货币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姜太公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他手中重要的经济杠杆--货币制度,让自然资源、劳动生产和贸易流通衔接并流动起来。

  按照周朝制度,以商通货,以贾易物。当姜太公还在周朝为官时,就在日益频繁的货物交换的基础上创立了九府圜法。所谓“九府”,指的是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币、职金9个政府管理部门,它们负责掌握调控财币。“圜”,均而通之意;圜法,指的就是货币制度。 

  姜太公确立的“九府圜法”是一整套的货币制度:规定黄金方寸见方,重量1斤;钱,外圆而内方,轻重以“铢”来计量;布帛宽2尺2寸为幅,长4丈为匹。在姜太公创造的货币体系中,以黄金最宝贵,刀币最便利,人们使用起来像泉水那样周流不息,像布帛那样分布在民间各地,像帛那样可以卷束起来。 

  《尚书·洪范》中就记载了古代国家施政的8个方面,即所谓的“八政”: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食和货,因为关系到百姓生活的日用起居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位居前列,显得尤为重要。食,指田地的垦殖,谷物的种植;货,指布帛的生产和金、刀、龟、贝等货币的流通。看来,姜太公在商品经济生活中紧抓货币制度的建设,还是颇有几分眼力的。 

  “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史记·平准书》),货币产生的时代很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帝喾之前,只不过没有文字记载可以参考了。有了货币,就可以更好地发展经济,积聚财富。姜太公在周朝退职之后,把这一货币制度推行到他受封的齐地,使得齐地的物品买卖更加便利。这才最终使得齐地商品行销天下,誉满东方。 

  周成王时,管叔、蔡叔勾结商纣王之子武庚作乱,淮夷也乘机叛周,周王朝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当时姜子牙年事已高,仍奉命派兵配合周公旦东征平叛。周王室派召公奭去授权给他“五侯九伯,汝实征之”,在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今安徽淮南)、北至无棣(今山东无棣)的广阔地面上,齐国有权进行征伐。这为齐国以后的对外军事扩张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政治条件,齐遂为大国。周康王六年(约前998),姜子牙与世长辞了。 

  太公兵法,泽惠后世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颇享盛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尚武功,重智谋,轻鬼神,军事思想博大精深,用兵打仗无往不胜。在渭水垂钓遇到明主后,他协助周文王、周武王修德理政、兴国安邦,带领军队纵横驰骋于战场,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兵家始祖。 

  姜子牙给后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之一,是《太公兵法》。关于姜太公的著述,《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曾有著录曰:“《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六韬》书名,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题“周文王师姜望撰。”清沈钦韩说:“《谋》者即太公之《阴谋》,言者即太公之《金匮》,《兵》者即《太公兵法》。”战国时苏秦曾得《太公阴符》,汉初张良得《太公兵法》。可惜的是,太公之学而今已多数散佚,仅有《六韬》传世,即人们通常说的《太公兵法》。 

  《六韬》以太公答周文王、周武王之问的形式写作,其书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共60篇,是齐桓公时期齐官府根据西周原始档案整理而成,但其基本内容和思想内核为姜太公所言则无疑。 

  《六韬》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详尽的兵学理论体系,它作为先秦兵学的集大成者,举凡战略进攻、战略防御、军事训练、统帅部构成,特殊地形下的作战原则,步骑兵的相互配合、战场通讯、武器装备以及用间等都有详细的论列,堪称古代的政治军事百科全书。 

  《六韬》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关于全胜的战略。《六韬》认为:“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从而提出了文伐十二节,或因其所喜,彼将生骄;或亲其所爱,以分其威;或阴赂左右,国将生害;或辅其谣乐,娱以美人等,以扰乱敌国内部,削弱其战斗力为宗旨。二是关于战机的选择,《守土》曰:“日中必慧,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慧,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兵道》曰:“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土寂若无生,敌不知我备,欲其西,袭其东。”三是关于将帅要量才录用各种人才,取其各自所长。如王翼的72人分工。将帅要具有五材,为将者要礼将、力将、止欲将等。四是详尽阐述了武器装备及利用地形攻守等思想,“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成为历代兵家的取胜法宝。五是关于敌情判断的方法,要保守机密,制造种种假像迷惑对方,对天道、人事、阴阳、内外皆予以考察,最后做出正确的决策。 

  《六韬》是一部光照千秋万代的完备的兵学理论专著,姜子牙也因此受到了历代兵家的敬仰。张良、诸葛亮等都将《六韬》视为至宝。 

  姜子牙的民本思想、人才思想、权谋思想都很著名。他尚武功,重智谋,轻鬼神,军事思想博大精深,用兵打仗无往不胜。在渭水垂钓遇到明主后,他协助周文王、周武王修德理政、兴国安邦,带领军队纵横驰骋于战场,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兵家始祖。文章摘自《中国古代宰相传》作者:熊良钟【原标题:奇人异数:姜太公发迹前的倒霉事儿】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2010年08月10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柏杨:我满身都是伤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