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新乡

苏——源于昆吾之子的姓

2015/8/14 14:11:41 点击数: 【字体:


    苏sū——源于昆吾之子的姓
苏——源于昆吾之子的姓

    苏姓,有关古籍均称其是陆终长子昆吾的后代。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陆终是古帝颛顼的玄孙,有6个儿子,“其长一曰昆吾”(《集解》:“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昆吾有个儿子于夏代中叶被封于苏,即《竹书纪年》所载夏帝槐(芬)三十三年“封昆吾子于有苏”,所以,苏又称有苏氏。关于苏国的都城,《辞海》说“在今河南济源西北”,《中国地名大辞典》说“夏殷时本封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又有学者说在今河南辉县市的苏岭(即苏门山)。西周初年,昆吾的裔孙忿生被周武王任为司冠(掌管刑狱及纠察的官),因能公平量刑、善教百姓,被封于苏国,忿生迁都于温(今河南温县西南),故苏亦称温。《书·立政》孔传云“忿生为武王司寇,封苏国”,即指此。公元前650年,苏(温)国为狄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就是苏氏。

    据有关史书及苏氏族谱记载,苏氏世居河内(今河南温县、武陟、沁阳一带),先秦时有一支徙居今湖南、湖北境,一支徙居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如春秋时楚庄王有大夫苏从,战国时洛阳有苏秦、苏代、苏厉三兄弟。西汉初,徙天下豪杰充实关中,苏氏有一支迁至武功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后又有一支迁至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均发展成为大族;同时,西汉还有北海(郡治山东昌乐县东南)、桂阳(今广东连县)等地的苏氏。武功苏氏有一支于西晋末徙居襄阳(今属湖北),还有一支徙居蓝田(今属陕西);扶风苏氏后裔有人在邯郸(今属河北)做官,在当地安家,形成赵郡苏氏。东晋十六国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苏氏有一批人随之渡江,在江、浙一带安家。唐代,赵郡苏氏有一支徙居四川;河南苏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次是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一次在唐末,苏益随王潮于僖宗广明中入闽,后定居同安,发展成为大族。早期迁到湖南新化、安化梅山一带的苏氏,称为梅山蛮,部分融入瑶族。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章惇平定梅山蛮,杀戮过甚,苏氏有幸免者,大都南逃至今广西、广东、云南,有部分人逃到今越南、老挝、泰国的北部山区。北宋宣和进士苏钦为其家谱作序时曾说:苏氏族人“分于仙游南门、兴化涵头、泉州、晋江、同安、南安塔口、永春、龙溪、台湾,散居各处”。是知在北宋时已有苏氏族人移居台湾。

    但是,苏氏更多的人入台,则始于清朝初期,主要来自闽、粤两地,有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迁去的,而大部分是到台湾垦荒谋生的。据台湾有关文献记载,大陆苏氏于清代入台的主要有:顺治年间,南安人苏泽恩与龙溪人苏正顺入垦今台南安定:康熙年间,同安人苏嘉祉入垦今高雄湖内,晋江人苏懋德入垦嘉义六脚;雍正年间,南安人苏嘉骞入垦今台南市南港区;乾隆年间,永定人苏昌龙入垦台后里,苏章涣、苏怀德入垦今新竹宝山,苏禄进、苏乾秀、苏乾德入垦今新竹香山,晋江人苏彭进入垦今嘉义布袋,苏文清、苏文万兄弟入垦今台中清水,苏克国入垦今台北淡水,苏昌启入垦今台北林口,安溪人苏明岩入垦今台北市古亭区,苏光和入垦今台北汐止,苏其缘入垦今台北泰山,苏兴存入垦今台北景美,苏懋禄入垦今彰化市,龙溪人苏共入垦今嘉义县,同安人苏武入垦今台北市土林区,揭阳人苏笑入垦今嘉义市,苏扬武入垦今嘉义民雄,苏挺秀入垦今苗栗公馆,陆丰人苏朝尚入垦今苗栗三湾;嘉庆年间,永定人苏新长入垦今苗栗铜锣,苏进魁入垦今新竹芎林,苏湖宗入垦今桃园芦竹,同安人苏全、苏燕7兄弟入垦今台中大肚,安溪人苏清癸入垦今台北汐止,陆丰人苏嘉7兄弟入垦今新竹香山;道光年间,永定人苏拔益入垦今苗栗公馆,苏成昭入垦今新竹关西,苏开全入垦今新竹东,同安人苏进入垦今桃园市,苏宗信入垦今台北淡水,苏园入垦今台北兰芝,龙溪人苏瑞祥入垦今台北土林区;同治年间,同安人苏振信入垦今嘉义朴义,晋江人苏式月入垦今台南市。台湾苏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曾被迫改用武田、武岗、武山、安武等日本姓,直到1945年台湾光复后,才恢复原来的苏姓。目前,苏姓是台湾第24大姓,人口约有20多万,主要分布于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基隆、嘉义等市、县。另有资料记载,元成宗大德年间,有苏姓人押运库银被劫,被官府追缉,逃逸他乡,为躲避灾祸,苏家的人改姓易名,有使用许、连、周姓者,所以,在台湾有苏、许、连、周4姓联宗之说。

    为了进一步求发展,自近代以来,苏氏有不少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新的事业,现主要分布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姓氏考略》称,苏氏“望出扶风、武邑、武功,又出蓝田、洛阳”。这是说魏晋至隋唐时期,苏氏在这些地区为有声望的世家大族,人丁兴旺,英才辈出。扶风、武功、蓝田均在今陕西境,武邑今属河北,洛阳今属河南。

    苏氏对中国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曾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战国时有纵横家苏秦,东周洛阳人,曾以合纵策略说服六国联合抗秦,使秦国有十几年不敢向函谷关以东用兵;其弟苏代曾游说于齐、燕两国间,弟苏厉亦习纵横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16章。西汉时的苏武,杜陵人,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历经威胁诱降,并被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始终不屈。东汉扶风平陵人苏章,任武原令时逢荒年,开仓廪赈饥;在任冀州刺史、并州刺史时,执法无私,抑制豪强。晋代长广挺县(今山东莱阳南)人苏峻,西晋末纠合流人数千家结垒自守,后率众南渡,东晋初官至冠军将军,曾与祖约起兵,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专擅朝政。十六国时前秦女诗人苏蕙,武功(今属陕西)人,曾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给丈夫窦滔,以表思念之情。西魏武功人苏绰,官至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曾助宇文泰改革制度;其子苏威,为隋朝大臣,曾奏请减轻赋役,制定律令格式。唐代,苏氏有5人任相:苏良嗣相高宗,苏瓌相中宗、睿宗,苏味道相武后,苏頲相玄宗,苏检相昭宗,其中的苏味道、苏頲同时也都是文学家;还有大将苏定方,诗人苏源明。北宋时,四川苏氏在文坛占有显赫位置,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书法有天真烂漫之趣,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其父、散文家苏洵及其弟、散文家苏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其子苏过亦为文学家。与“三苏”同时,有诗人苏舜钦,为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南)人;还有一位天文学家、药学家苏颂,泉州(今属福建)人,曾组织韩公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著《新仪象法要》,所编著的《图经本草》,对药物学的考订有很大帮助。南宋有画家苏汉臣。元代的苏天爵,在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时,曾平反冤狱;在任肃政谦访使用,大事兴革;熟悉元代文献,有《国朝(元)名臣事略》等存世。清代有乾隆年间甘肃回族和撒拉族联合起义首领苏四十三;清末捻军将领苏天福,湘军将领苏元春。近代有文学家苏曼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苏兆征,数学家苏步青,医学家苏德隆,化学家苏元复等。

    侨居海外的苏姓华人,也有不少杰出人才,例如,泰国的苏岳章,是工商业界的著名人物,曾被泰皇赐予皇冠勋章、白象勋章及一等皇冠大绶勋章;泰国的苏旭明,拥有财富约30亿美元,在“世界华人亿万富豪超级富豪榜”上排名第28位。

    苏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41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分布很广,以广东为最,该省苏姓约占全国汉族苏姓人口的20%。苏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见于记载者主要有:汉至晋代,辽东乌桓有苏氏;北周武帝时有苏祗婆,西域龟兹人;宋代西夏人有苏姓;金时女真人有苏姓;明、清时云南保山县水眼巡检司土巡检为苏氏,系白族;世居辽阳的清满洲人有苏姓;清代满洲八旗姓伊拉哩氏、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后均改为苏氏;清代蒙古镶蓝旗中有苏氏;锡伯族苏木尔氏,汉姓为苏;裕固族苏勒都斯氏,汉姓为苏;土族苏卜氏,汉姓为苏;羌族苏蟒达房名,汉姓为苏;达斡尔族乌尔克氏,汉姓为苏;彝族阿苏氏,汉姓为苏;满、白、瑶、藏、回、黎、壮、蒙古、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苏姓。作者:谢钧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