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新乡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新乡

东张门村的文化符号——“小咚鼓”

2013/4/16 11:43:03 点击数: 【字体:

东张门村的文化符号——“小咚鼓”
 

    《诗经·小雅·鼓钟》中有言:鼓钟钦钦,鼓瑟鼓琴。

    由此可知,关于鼓的历史记载是悠久的,击鼓传递信号,击鼓鼓舞士气,击鼓祭祀神灵……鼓,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无可替代。2009年6月,“小咚鼓”艺术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使我们再次热切地关注“小咚鼓”。

    2月9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七,传说是“火神爷”的生日。当天,迎着一场久违的瑞雪,记者在凤泉区耿黄乡东张门村初次感受了小咚鼓独特的艺术风味,可谓耳目一新,韵味悠长。但要重新探讨小咚鼓的历史渊源,则要把时光倒回到从前……
 
东张门村的文化符号——“小咚鼓”
 
    相传,武王伐纣,屯兵于此,设东、西、南3处帐篷,明洪武4年,山西洪桐县人迁到此处,取名“东帐篷”,后因“帐篷”两字不雅,易名“东张门”,即如今的东张门村。这个村的村民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总要围在一起共同庆祝“火神爷”的生日,祈祷“火神爷”保佑全家安全,不发生火灾事故、祭祀和联欢,而祭祀的方式就是敲小咚鼓。

    “小咚鼓”民间也称“小腰鼓”、“套鼓”。关于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大多是以鼓器敲响时发出的“咚咚声”命名的,小咚鼓起源明代,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鼓延续而来,演变成今天的“小咚鼓”。

    村里的老艺人说,明朝万历年间,东北有一个逃荒的人逃到他们村子,住在一个庙里,村民们可怜他,对他很好。晚上,他就把自己精通的《大得胜》、《小得胜》、《小二姐上楼》等22套鼓乐传授给了村里的青年,一年多以后,他离开了村子,而此时村里的青年已经将这段鼓乐熟稔于心了。从此,小咚鼓成为东张门村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时至今日,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可是它留给祖祖代代珍贵的艺术瑰宝却被记录和传承了下来。

    小咚鼓盛行之初,曾在凤泉区东张门、南张门、王门、陈堡等多个村子广泛传播,发展到现在,只有东张门村的小咚鼓鼓队完整将这种民俗文化保存了下来。并且有记载的一件实物,即自明代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个小咚鼓,鼓身上有清晰的二龙图案。

    “无鼓不成大会,无鼓不成宴席。”这句俗语足以可见小咚鼓在当地民间文艺中的地位之高。按照当地习俗,敬“火神”的集会从农历腊月三十开始,三更天,一声炮起床,二声炮集合、烧香敬火神,三声炮起驾,集会正式开始,小咚鼓就是在这时候开始演出的。等到来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仅在村子里亮一亮阵势,只有到了初七“火神爷”的生日时,才会隆重演出,演出盛况空前,到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演出则达到高潮,午夜时分在火神庙落架结束,以此表示对火神的敬畏。
鼓乐齐鸣,奏响的不仅仅是热闹喜庆,更是劳动人民用音乐语言诉说他们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渴望,祈求来年能够安康、富足。

    据了解,小咚鼓艺术是按照严格的家族轨迹进行传承的,在东张门村,只有牛姓传人才能继承这门技艺,如今,随着传承方式和小咚鼓发展现状的改变,这门艺术的传递已经由典型的家传转为群众传承,只要对小咚鼓艺术感兴趣,谁都可以学习。

    牛如顺是小咚鼓艺术第8代传人,今年已经50多岁了。他从十几岁起,就跟随父辈学敲小咚鼓,至今已有30多年的鼓龄。牛如顺是小咚鼓世家,小时候,他的父亲和爷爷经常在家里敲鼓,耳濡目染,渐渐地他就喜欢上了这门艺术。然而,小咚鼓并不好练,光是背鼓谱,就让牛如顺费尽了心思。

    一般的鼓节奏单一,只有一两个段落,学习者背熟很容易。可小咚鼓的鼓谱共有22段,每一段的节奏不同,表达内容也不同,如果全部演奏完,需要半个小时,而如果接头连续演奏,则要长达三四个小时的时间。

    “不光是时间长,那个年代,学鼓特别苦,因为鼓的数量太少,学习阶段基本上挨不着鼓的边儿。没有鼓谱,全凭老一辈人口传心授,一句一句地教,一句一句地记,教完后,接着没日没夜、不分场地地练习。就连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也用双手在肚皮上拍打练习,那段时间,满脑子里想的全是鼓谱……”这种原始、枯燥的学鼓方法并没有让牛如顺放弃,他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还做得很出色。

    小咚鼓鼓队的演出形式主要是“涮街”,即在行进中演奏,鼓队由27人组成,乐器配备由小鼓、小马锣和二锣组成,二锣是整支队伍的“指挥”牛光武和张发余,他们同一年学敲鼓,又一同“出师”。

    “小咚鼓属于省内稀有鼓类,乐曲特色鲜明、优美,或高亢、激越,或风趣幽默,或舒缓有致,表演古朴大方,姿态优美,鼓花多变,鼓乐通过音乐语言和演奏者的舞姿塑造艺术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鼓谱规范、完整,完全符合乐理,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符合该地区既已形成的音乐欣赏习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有关专家如此概括了小咚鼓。

    “小咚鼓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还得是洒脱、丰富的上肢动作。”牛光武对拥有这门艺术很自豪,“其他的鼓都是直上直下地敲,手式上没有任何变化,很死板,可小咚鼓不同,队员手持鼓棒要在空中做出各种花样儿,或画圆圈,或画弧线,丰富多彩,观赏者看到的是变化多端的手法,听到的是悦耳动听的鼓声,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也正是小咚鼓艺术的难点。敲鼓时,心中默读鼓谱,手中玩着花样儿,做到心手一致。”张发余还说,小咚鼓不论群体、个人都可以表演,不受场地的限制,便于表演,这也是其他鼓类乐器不具备的优势。

    小咚鼓艺术是一套具有浓郁的北方民间乐曲特色的鼓乐,每段的演奏可塑性都很强,层次分明,各具特色,各段之间衔接紧密,浑然一体。

    然而,懂得并固守这份爱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少。东张门村共有5000口人,会敲小咚鼓的只有30多人,而这30多人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有40多岁,小咚鼓队员的老龄化现象凸显。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赚钱了,没有时间,加上现在新兴事物多,小咚鼓艺术的段落复杂,不易掌握,年轻人也对这门艺术不太感兴趣。

    民间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原汁原味,小咚鼓艺术尽管经历了岁月长久的消蚀,可它的精髓仍然没有改变。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倾心于小咚鼓艺术的魅力,两年时间里,数十次来到东张门村,逐户拜访会敲小咚鼓的艺人,亲自体验学习小咚鼓的演奏技巧,最终完成了一篇出色的学术论文。

    小咚鼓艺术为闭塞的村庄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东张门村的村民们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使祖祖辈辈延续着小咚鼓艺术的生命,他们对小咚鼓艺术深厚的情早已化为浓重的爱,成为村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名副其实的文化符号。

     难怪,就连那尚不会走路的孩子也对小鼓(拨浪鼓)爱不释手呢!【原标题:东张门村的文化符号——“小咚鼓”】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原文化研究院 作者:李青春2012-12-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