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行山老乡聊天
侯德昌作品《林绿垂朝露》 68cm×136cm
侯德昌作品《太行景色之二十》 136cm×68cm
2000年在太行山重握锄头
一九九一年在太行山写生
著名画家侯德昌先生,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享誉当代。
贫困的,可是自然的原生态美感却是得天独厚的,太行山的壮丽、雄伟与崇高感以及山川河流的婉转曲折、林木幽深的美感,是他最早的艺术启蒙。
太行山水是他生命的摇篮,是他走向艺术高度的出发地,也是他艺术走向成熟的造化之师,更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数十年来,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国外,世事沧桑的历练都不能忘掉故乡太行的身影和对他影响至深的“太行精神”。
对侯德昌来说,太行山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历史、关于文化的大书,读懂了太行山,也就读懂了生命精神和规律。为此,几十年来,他乐此不疲地往返于太行山与北京之间,踏遍了太行山的山道、小径,去领略那无尽风光;穿行在村落之间,去寻访弥足珍贵的人间温情;奔走在围岩绝壁之间,去感受造化的鬼斧神工。应该说,始终保持生命艺术与太行山的紧密联系,是他生命和艺术青春永驻的奥秘,坚持了这一点,画家的生命和艺术才获得了充实和饱满,才获得了活力四射的“精气神”。
——徐恩存(《中国美术》主编、著名艺术评论家)
“太行风”吹到南粤来,送来了雄浑。浑厚的北国风光,给广东美术界带来了一股春风。在“太行风”中,“太行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气息迎面而至。这种气息的营造有三个来源:
一、来自传统。近百年来,艺术在强调中西融合的过程中对国学的研究渐显缺失,于是人们又重提“传统回归”。侯德昌的画是从传统出发,气韵生动。画面很“稳”,很“舒服”。
二、来自书法。中国画的载体是书法,100多年来国画的革命好像忘了这一条。侯德昌的画大都是以隶书题字。他的隶书以雄伟的气势加强画作的整体气魄,在将汉隶、清隶融为一体中,注入个人的创作,其用笔厚重而流畅,线条苍劲、严谨中有变化。没有诗、书、印的积累,谈画好书画是骗人的。
三、来自脚踏大地。侯德昌的画从传统出发,随着时代在前进,吸收了传统山水的营养,同时又很巧妙地揉进了工艺美术的元素。侯德昌主笔创作的《幽燕金秋图》,群山环抱,层峦叠嶂,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盘卧于上,加之昂立青松,斗木的红叶,奔腾不息的瀑布与云雾相连的大海……
这“太行风”中,我们看到了传承与发展。这风是侯德昌及其学生一起合力产生的。两道风风向相同,但又各异。侯德昌的画面用笔墨构建画面的“钢筋水泥”,其学生耿安辉更重视墨色的探索。无形中这又应和了齐白石说过且为人所知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诤言。可惜的是,很多人再咀嚼这句话时却忘记或迷失了自己。
侯德昌就是“太行山”,那是中华民族的巍巍太行。他的画浑厚稳健、气势磅礴、开阔奔放,他的为人谦虚、严谨、朴实、敦厚。见其人,更加深了对“画如其人”的理解,真正做到这点实属不易。
——刘平
雄健浑厚是侯德昌追求的艺术风格,范宽、李成、黄宾虹等以浑厚见长的山水画大师都是他苦追的对象。被侯德昌崇拜的范宽正是此时北方雄强画派的杰出代表人物。继承是为了出新,他每年都踏访名山大川,从大自然中感悟艺术的真谛: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奇石,峨眉山之清秀,黄山莫不兼而有之。所以,侯先生数上黄山,他笔下的黄山图被美术界誉为“侯黄山”。太行山则是侯先生每年必去之处,每次探访都有新的收获。侯氏山水在继承出新中已飞越过座座巅峰,卓然矗立起一座全然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高峰,备受画坛瞩目。
——王景山
侯德昌,1934年1月30日生于河南辉县市孟庄镇,自幼酷爱书画。1956年考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攻陶瓷美术设计专业,1961年毕业并留校任教陶瓷美术设计专业,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任教国画山水课并潜心创作研究山水画。他现为中国美协会员。1998年9月8日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朱镕基亲自为他颁发聘书。
自幼临池习帖,先从颜体入手,后又攻汉隶,又学清代名家,临池不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976年,他书写的“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17个大字被制成金字镶嵌于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大厅,受到中央领导、专家和群众的好评,获文化部嘉奖。
侯德昌的山水画功力深厚,生活气息浓重,布局严谨,气势如虹。1992年,他为我国申办奥运会主笔创作了百米长卷《中华魂》,形象地再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1994年前夕,他为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主笔绘制大型山水画《幽燕金秋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1995年和1997年,他为中南海创作了《山永寿松长青》和几幅山水画;1999年,为中央军委八一大楼创作巨幅山水画《长城雄关图》等。曾应邀赴许多国家讲学、举办展览和考察。【原标题:侯德昌 巍巍太行铸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