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新乡

高适在封丘的“仕”和“诗”(下)(2)

2013/11/22 17:55:19 点击数: 【字体:

    在任职封丘期间,高适很难安心县尉这份工作,只得通过不断创作来打发时光。他初次送兵到蓟北,写诗道:“积雪与天迥,屯军连云愁。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他还写了《送青夷军入居庸三首》、《答侯少府》、《蓟中作》等诗,描述他愁闷、惆怅的心情。他和杜甫、岑参等诗友到国都长安同登慈恩寺塔(即大雁塔),写了一首《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意为在盛世不能像西晋阮籍一样消极遁世,官职虽小应该学习周防。据史载,周防16岁就做了汝南郡一名小吏,后皇帝视察到汝南,召所有官吏考试四书五经,因周防特别能诵读,为此升为郡守。高适很想报效国家,但又没有这样的机遇,只好归隐。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冬,高适奉命出了一趟官差,自封丘送新兵赴清夷军。清夷军是范阳节度所统九军之一,屯驻于今河北怀来东南。经过几个月的跋涉,他出了居庸关,当年年底来到位于燕山山脉的一个小镇。除夕之夜,镇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寒风从旅舍的门窗缝隙中钻进来,吹得油灯忽明忽暗,寒冷、孤独和深深的思念故乡、思念故友之情侵扰着他。他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于是坐起挥笔赋诗一首:“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从一个雄心万丈涉世未深的书生变成了一个历经沧桑的半老之人,然而命运之神似乎还没有垂青这位志大心高的诗人。不光是他,他的朋友们也大都命运不济,仕途不顺。他不禁想起了开元23年(公元735年)那个雪花飘飘的冬日,在长安与他一起“旗亭画壁”的挚友王昌龄和王之涣。如今,王昌龄被贬到偏远的南方去做县令,而王之涣早在8年前就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他又想起了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初秋与李白、杜甫共游梁宋的美好时光。那时,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出了长安,来到洛阳,与杜甫相遇。李白要回老家,杜甫要到大梁(开封)办事,于是两人相约携手共游大梁,他们在那里邂逅了高适。李白和高适恃才傲物的性格相近,李白比高适年长1岁,杜甫比高适小10岁,尚没有名气,但浑身才气横溢,忧国忧民。他们一见如故,共同游历了大梁的“古吹台”、“琴台”,李白留下了著名的《梁园吟》,高适留下了《古大梁行》。然后,3人又共同来到宋州,游览阏伯台、梁苑等古迹。他们还同睢阳太守共同驰猎,饮酒作赋,很是逍遥。3位大诗人共游梁宋,被后世称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而这次相会,是李白和杜甫一生中唯一一次相聚,被闻一多称为“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

    3位大诗人在短暂的相聚时光里,谈诗、谈人生、谈理想,谈立功、立言、立德这些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他们“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酣饮豪歌,慷慨怀古,在猎猎秋风中谱写了一曲中国文学史上的华彩乐章。

    他忽然又想起了他的恩公——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刺史张九皋。张九皋是前任宰相张九龄的弟弟,一直在京任职。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史后,他也被外放,历任安康、淮安、彭城、睢阳(宋州)等地刺史。张九皋在睢阳刺史任上,读到了高适的诗,发现高适是个人才,对他很是推崇,延为坐上宾。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玄宗开有道科,诏令各地地方官推荐有才者,到京经过考核后授予官职。张九皋不失时机地推荐了高适,并把高适的诗呈给唐玄宗。高适的好朋友颜真卿这时也在京做官,把高适的诗编成一个集子,发给朝中的显贵。高适一下子引起了朝廷官员们的注意。唐玄宗下诏令高适进京谒见。等待了30年的机会终于来了,高适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昼夜兼程,在炎炎夏日,很快赶到了长安。然而,由于奸相李林甫、陈希烈当权,即使高适违心地给他们献上了颂诗,但仍没被重用,只给了他一个封丘县尉的小官。

    高适思前想后,一夜没有合眼。次日清晨,当小镇上到处飘荡着贺岁声、祝福声的时候,他带着青夷军又上路了。

    送兵期间在边地的所见所闻,令高适感到愤慨失望至极,并促使他下定去职的决心。在完成送兵的任务之后,高适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春南返封丘,接着便毅然辞去了封丘县尉的职务。“安史之乱”祸起,他助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守卫潼关,任掌书记。潼关失守后,他只身逃走,之后参与唐玄宗、唐肃宗的重要谋略,深得赏识,被赐官待御史。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蜀州刺史、河西节度使,入刑部待郎,封散骑常待渤海侯。

    在封丘3年,高适一直处于出仕和归隐的矛盾中。虽然生活贫困,作风却非常豪侠浪漫,游历甚广。他的名篇《邯郸少年行》、《古大梁行》等都充满豪士侠客的肝胆意气。就是赠别朋友的一些诗也写得豪迈动人。如《别韦参军》中说:“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又如《别董大》中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类诗和他的边塞诗一样,言辞间忧戚而不绝望,豪言放达之中饱含对民间疾苦的眷眷关注之心。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正月的一天夜里,高适安静地离开了人世。诗人65年的生命就像那已经耗尽的灯油,又像天上的一片薄云,被一阵风吹走了。而他留下的200多首气势恢弘的诗篇,却永久地流传下来,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人们。他死后获赠礼部尚书衔,成了唐代职位最高的诗人。

    高适的一生就像是一首跌宕起伏的诗篇,他少年时胸怀大志,却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直到50岁后才时来运转,获得了实现抱负的舞台,仕途上大有起色,10年10迁。他崇尚先贤之风、圣人之举,不苟同于腐朽制度、合流世俗的修身之道,其诗篇现实主义更盛于浪漫主义的批判精神,都值得后人津津称道。庆幸封丘历史上出现过这样的文人明仕,以及留给后人无限怀念的那诗、那事、那人。本报记者 姬光环【原标题:高适在封丘的“仕”和“诗”(下)】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乡日报 2013年11月1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