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汉名士黄叔度

2014/5/13 14:39:30 点击数: 【字体:


    位于淮河之滨的正阳县,不靠山,不临海,人口不足百万。然而在东汉末年出了一位可传可颂的人物,他就是被历代尊称为“贤士、人镜、征君”的东汉清流名士黄叔度。

    黄叔度,现代人对他恐怕不太了解。《后汉书·黄宪传》开篇说:“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今正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就是这位牛医的儿子,勤勉好学,修为操守,淡泊名利,不仅成为饱学之士,而且做到了如孔子所说的“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其德行修为方面受好评的程度却很高,造就了汉末乱世的一个道德楷模,被历代士人尊称为“颜渊”、“人镜”,与他同时代的荀淑、戴良、陈蕃等达官显宦清流人物对黄叔度更是推崇备至。

    先说荀淑。荀淑(83~149),字季和,颍川颍阴(今许昌人)。荀况的第十一代孙,三国时曹操谋士荀彧的祖父。荀淑是汉末“海内所师”的大名士,素有“清识难尚”之誉。《后汉书·黄宪传》说,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悚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

    既而前至袁阆(闳)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这段文字的意思说明,颍川名士荀淑,有一次到慎阳游学,在一家旅店里偶遇相当于今天的初中二年级学生黄叔度,是何等的风流儒雅,彬彬有礼,谈吐之间所表现出的不凡气质,令荀淑如此敬仰,口服心服呀!再看荀淑去拜访慎阳的另一位名士袁阆(字奉高),一到袁的住所,就问:“你这个地方有个当世颜回,你可知道?”袁阆马上说:“你一定见过我们的叔度了吧?”由此可见,十四岁的黄叔度在乡里早有当世颜回的声誉。

    《后汉书·黄宪传》接着记载另一个故事: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所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对曰:“良不见叔度,不自以为不及;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固难得而测矣。”戴良,字守鸾,慎阳人,曾祖父戴尊,平帝时为侍御史。《后汉书》本传上说戴良“才高倨傲”,自比大禹、仲尼,曾发出“独步天下,谁能为偶”的豪言。这样一个狂放不羁的人见到黄叔度却“未尝不正容”,甚至怅然若失。可见他对黄叔度是真心服膺。

    当时还有两个人最推崇黄叔度,一个叫周子居,一个叫郭泰。他们都把黄叔度比作“人镜”。《世说新语》说,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周子居名乘,东汉汝南安城人,曾为泰山太守,在职时品行端庄,励精图治,是一位为人称道的地方长官。就是这样一位品德很高的人物还常说:一个月不见黄生,浅薄庸俗的坏毛病就又犯了。《后汉书·黄宪传》说,同郡陈蕃、周举(周子居)常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陈蕃,字仲举,平舆县人。曾为豫章太守。陈蕃后来官至太尉、太傅、位列三公,还念念不忘黄叔度,他常在朝堂上感慨说:“假如叔度还在,我不敢先佩相印啊!”这句话《后汉书》的原文是“及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再,吾不敢先配印绶矣”。

    再说郭泰。郭泰(128~169),字林宗,山西太原人,汉末太学生领袖,是当时出名的人物品评大师。“叔度汪汪”的典故,就是他创出来的。

    《世说新语·德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用现在的话说,郭林宗到汝南先造访袁奉高,车子都没灭火,见过面,又急忙登车离去。而拜访黄叔度时,两人“话逢知己千言少”,谈得天昏地黑,连日整宿,流连忘返。别人问他什么原因,郭说:“黄叔度好比万顷的湖泊那样宽阔深邃,澄之不可能使其更清,搅之也不可能使其更浊,他的器量渊深广大,很难测量啊!”后人评论说:“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大海之度;斟之不盈,酌之不虚,大海之量。”由此可见,黄叔度气势恢弘的君子风格,是周子居、郭泰等人深深折服的主要原因。他们不仅从内心崇拜,而且把黄叔度视若“人镜”,自觉以黄叔度为榜样,“吾日三省吾身”,照去自身心灵上的杂尘,像黄叔度那样洁身立世,清白做人。

    最让人称道的是“叔度不仕”德行。史书上说,黄叔度直性高迈,屡征不仕,多次拒绝做官的机会。起初他被选拔为孝廉,又召到公府,他就是不接受。汝南郡太守王龚,礼贤下士,擢拔了许多人才,但终究无法请黄叔度出道为官。黄叔度居家长期过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闭门谢客的生活。所以,在他四十八岁去世时,天下号为“征君”。征君者,屡征不仕的君子也。被褐怀玉,甘居贫贱,追求精神自由,这让那些利禄之辈自惭形秽。

    “黄叔度不仕”即坚持不从政为官,到底为什么?这得从汉末乱世说起:奸佞当道,主昏政乖,贫富不均,强势群盛嚣尘上,皇权统治者的道德资源告罄,酷吏治国、官场倾轧、吏治腐败,不同利益集团明争暗斗,各种社会矛盾已展现无余。“春江水暖鸭先知”。聪明的文人,是社会的魂灵。他们理所当然已经敏感地察觉出深刻的社会存在问题,开始唤起了人性的觉醒,这点点觉醒在今天看来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黄叔度就是这些彻悟达观之士的一个代表。他们个人主体性特别强,到达学问自觉的层次,不为官用,也不去当点缀升平的“时髦”圣贤,彻悟世道和官场沧桑,却不乞求神灵、皈依宗教、遁入空门,其精神境界又高于一般隐士君子之流。

    黄叔度清静无为观念,其思想和行为受到当时社会的局限,不犯上,不作乱,安贫乐道,与世无争。在某种程度上给当时出类拔萃的精英文人一个精神导向,或归隐田园,啸傲山林,或暗珠明投,或老死田间。

    黄叔度身处浊世,正直纯洁,耿介有度,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在汉末乱世,选择“不仕”,这些正是他的不凡之处。其高尚的道德品格不仅被同时代达官名流所折服,而且令后世名人贤俊所仰慕。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于建中四年(783年)拜谒黄叔度墓并亲书“汉黄叔度墓”5字碑文。其字“端庄笃实,清劲丰润”,历近两千余载,仍然光彩照人。自魏晋以后,历代文人墨客,慕黄公高名,吟诗作词,颂其懿德。唐黄滔《祭翠补阙道融文》称:“多君子士元廊庙,待我以叔度陂湖”。“叔度陂湖”成为赞美人格雅量的一种象征。

    北宋大文学家黄庭坚《汴岸置酒赠黄十七》曰: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明张睿(张璇)游览黄宪故里后,诗云:
   
    麒麟高冢卧蓬蒿,千载芳名北斗高。
    郭泰有言真国士,陈蕃推羡见人豪。
    鸣驺入谷非容致,鸿鹄冲天未易招。
    自恨晚生无复见,也将鄙吝自潜消。
    明末人士曹文谈拜谒黄叔度墓诗曰:
    探奇偶尔向天中,仰止高山拜下风。
    钩党姑从陈迹论,芳灵应许梦魂通。
    千年马鬣钦黄子,七尺螭碑重鲁公。
    仿佛懿型如可即,遥看云迹羡飞鸿。
 
    纵观黄叔度一生,一没做过一天官,无功可言;二没有什么著述,无言可立,但他却以清白之身而入正史《后汉书》,并为他单独列传,奇哉!据传黄叔度死时正阳县城万人空巷,享尽哀荣。这对于今天来说,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其事迹或可供好古者叹赏唏嘘,其精神在当下社会,则早已成为绝唱。特别是当今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虽然“官本位”意识古已有之,然而今天则更为强烈。

    黄叔度在那样一个污浊的世道,坚守住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张扬了自己的个人意志,摈弃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奴性,活出了与众不同的自我。然而令我们敬仰的黄叔度,不仅自己的品格高尚,而且能将自己的品格传播给他人的可贵精神,或许正是当代社会所缺失的。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少之又少的人将精神传播出去,感染他人,恢复高尚道德风尚,发掘出人性的真谛,他们是道德与人性化的时代英雄。(原标题:汉名士黄叔度)作者:王淑和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驻马店新闻网(2012-10-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